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邓剡在上元节客散后怀念起往事,作一首《忆秦娥》词赠予我,我读过之后顿感凄凉,便按照原韵和了一首,不禁觉得非常悲痛。过去每逢元宵,成千上万的朝京士女,拥进城里观灯闹元宵。如今皇上太后都被掳到北方去了,京城已不复存在,进京朝拜的路上,行人断绝,有的只是满天风雪。
刚才还是盛极一时,文恬武嬉,载歌载舞,极尽奢靡,转眼便成凄凉瓦砾焦土。唯有当年的明月,仍然永恒地照着人间,照着流泪的蜡烛,照着大家已经花白的头发。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双调,共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
中斋:即邓剡,号中斋。词人之友。
上元: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又称元宵节。
见属(zhǔ):赠送。
烧灯:燃灯。正月十五夜各处挂出花灯。
朝京:通往京城的路。
梅发(fà):指花白的头发。

赏析

  这首词从上元节临安道上行人稀少,引发了他的亡国之恨,词情凄苦,表现了一个士大夫对故国的忠贞。

  上片触景生情,写上元节凄凉景象。南宋都城临安,上元节多繁华热闹,《梦梁录》曾有这样的记载:“深坊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装,竞夸华丽。公子王孙,王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人都道玉漏频催,金鸡屡唱,兴尤未已。”这样的通宵欢乐,词人是记忆犹新的,就引起了与当今的对比。如今的上元节风雪交加,遮天盖地,故都内外,一片苍凉。词人起笔,就以故都烧灯节极度的繁华欢乐与现实中的风雪酷寒、无限凄凉进行强烈的对比,烘托出严酷冷寂的气氛。“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这里的“风和雪”,不单是自然景象的实写,更成了元蒙统治下那种严酷气氛的象征。正因如此,“风和雪”的再次复述,既是适应词牌格式的需要,更是词人着意的强调。有了这着意的强调,作者一腔亡国之痛就顺势而出了。“江山如旧”的“如”字,已蕴含着“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世说新语》)的深哀大痛;“朝京人绝”的“绝”字,又寄寓着故都易主、人心绝望的深仇大恨。字里行间,充满了悲苦凄怆的情调。

  上片写景,景以引情,描写元宵之夜故部路上风雪交加行人断绝的凄凉景象;下片抒情,景以衬情,抒发物是人非、怀念故国的悲苦心情。

  “百年”二句,承上生发,直抒胸臆,感慨系之。人生百年,本已十分短暂,偏又经受了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深哀大痛;尽管人们都不再去故都观灯欢度佳节了,自己却还要跟知己好友面对故国的明月“感旧”“寄情”。使词人锥心泣血的“兴亡别”,不仅指“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永遇乐》)的一去不返,更指南宋覆亡之后“无花只落空悲”(《汉宫春》)的眼前处境。江山剧变,明月如故,只能对月凭吊,寄怀故国了。一个“犹”字,既表达了永念故国的执着深情,也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悲凉心境。词意发展到此,可谓沉痛至极。词人面对着“当时月”,故国情景,纷拥而来,眼前处境,却无比悲凉。这里的“当时月”,当然也不仅是适应词牌格式的需要,更是词人着意的强调,突出了他对故国的耿耿丹心和对元蒙统治的强烈厌恶。词人对月凭吊,寄情故国,“当时月”又在默默地照人如烛之泪,照人如梅之发。这两句对仗工整,情景交融,把“当时月”之善解人意和词人之悲凄坚贞交织起来了,意境苍凉,余味绵绵。

  全词辞情哀苦,音调悲怆,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体现了宋亡后遗民作家的惨痛心情,是《须溪词》中的名篇。

创作背景

  这是刘辰翁于宋亡之后写的一首小令。小序中所说的“中斋”,乃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幕僚邓剡之号,“宋亡,以义行者”(《历代诗余》引《遂昌杂录》)。当时,邓剡于上元节聚客叙旧,客散之后写了一首《忆秦娥》赠给刘辰翁,刘辰翁就写了这首步韵的和作。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猜你喜欢
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
乡看秋草归无路,家对寒江病且贫。
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
怜君计画谁知者,但见蓬蒿空没身。
采菱辛苦废犁锄,
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
近来湖面亦收租!
近水新栽一巷梅,而今雪里想齐开。
只愁夜后花幽独,谁与携筇踏月来。

未容广受擅馀徽,远嗣亲荣二十期。山岳有神储秀日,朝廷无事乞身时。

挂车濯濯吴风厚,奉寿诜诜夏景迟。贱士葭莩敢为献,愿光南国过期颐。

多情春意忆时节。北圃人来,传道江梅,依稀芳姿,数枝新发。夸嫩脸著胭脂,腻滑凝香雪。问伊还记年时,正好相看,因甚轻别。
情切。往事散浮云,旧恨成华发。算知空对,绮槛雕栏,孜孜望人攀折。愁未见苦思量,待见重端叠。愿与永仿高堂,云雨芳菲月。

年年春事,西直门前寺。一路衣香随蝶至,不辨人丛花气。

枝枝红艳消魂,相携翠管金尊。一霎绿杨风起,倚栏独数春痕。

蝼蚁浮生脱怒涛,一茆容膝尽逍遥。宦情更比诗情薄,日力聊凭酒力消。

心类候虫更更切,鬓随霜叶病先凋。儿童失笑翁慵甚,送客今朝却过桥。

平生乐事在三余,不管梧阴过玉除。
绝尾忽参嫠纬句,风尘今日正愁予。
古寺东峰上,登临兴有馀。同观白简使,新报赤囊书。
几处闲烽堠,千方庆里闾。欣欣夏木长,寂寂晚烟徐。
战罢言归马,还师赋出车。因知越范蠡,湖海意何如。
青天云去如平湖,银河界空月明孤。
百花飘香柳垂影,千金一刻谁能沽。
危城移更起琼箭,华屋向月开铜铺。
青丝绾结白玉壶,酒倾凿落金芙蕖。
瑶筝冰弦挂银雁,沉水翠缕飞金凫。
美人呼来歌鹧鸪,缠头匹锦三斛株。
凤皇叫月清可听,杨柳颤风娇欲扶。
戏挥樽前铁如意,击碎座上珊瑚珠。
梨花风动香玉肤,片片飞舞沾罗襦。
杜鹃啼血吻欲枯,青春屈指一半无。
井桐哑哑啼老乌,女垣欻见横星枢。
金篦插月夜莫徂,楼头画鼓停一枹。
相逢萍水皆尘途,忧愤暂变为欢娱。
此时不饮胡为乎,素发种种侵头颅。
龙铅虎汞总一炉,顾我凡质非仙徒。
牙筹在手身忽殂,白璧乌能润黄垆。
劝尔痛饮毋踟蹰,醉后笑语从卢胡。
更买五斗粉与朱,为我绘作宵游图。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今年尽今日,明日是明年。客况萧条处,春寒雪后天。

崆峒访道屈尊乎,万卷丹书看转愚。
着破铁鞋无觅处,得师全不费功夫。

不为篮舆倦,客知洞壑幽。禅栖空意识,树老阅春秋。

深竹涧阿抱,野云山缺流。衣尘何日浣,一笑此句留。

流澌十月下双鱼,传得金陵一纸书。
马角未寒盟语后,蝇头犹湿泪痕余。
梦中暮雨题难就,镜里春山画不如。
红杏碧桃千万树,待侬花下七香车。

云容叠巘起沧溟,两角山光照眼青。只有披襟人独立,四无边际一茅亭。

危坐眼渐明,夜久炉烟直。回肠一气清,饥人畏茶力。

相看逐微末,穴鼠饮砚滴。

正系苍生望,先生未合闲。累朝看赤舄,两疏乞青山。

直道安危后,深心去就间。盈盈章贡水,为照老臣颜。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叱咤侯门热,孤吟夜漏残。豪情就束缚,余味耐寒酸。

得失争鸡口,文章笑鼠肝。此怀了无尽,付与酒杯宽。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