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边词二首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
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将军镇守着边远的古城汧州,水流清爽山色青葱春光柔柔。
夜气清和满城的歌舞刚散去,过路人不信这里是边镇尽头。西域四镇的战士调弓试箭,蕃人不敢靠近东边来侵犯。
千里边防线上都平安无事,平安烽火一站站传入京城。
注释
穷边:荒僻的边远地区。
将军作镇:将军镇守。晋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藩岳作镇,辅我京室。”作:一作“坐”。古汧(qiān)州:唐属官内道,领汧源、汧阳两县。今为陕西千县。
水腻(nì):水流细涓,滑润如油。山春:山上有了春色节气柔:天气暖和。
丝管:弦乐器与管乐器。泛指乐器。亦借指音乐。
行人:征行之人,即士卒。唐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边头:边疆;边地。唐王昌龄《塞下曲》之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箭利弓调(tiáo):使箭利把弓调。四镇:据《唐书·陆挚》略云:四镇指“朔方、泾原、陇右、河东四节度。”又唐时称龟兹、于阗、焉耆、疏勒为西域四镇。(见《小学绀珠·地理类》)
蕃(fān)人:中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通“番”。近东行:指相对于四镇东西两边来说的。西边为少数民族,东边为唐帝国。
沿边:靠近边境一带。浑:全,全然。无事:平安无事。
平安火:唐代每三十里置一堠,每日初夜举烽火报无事,谓之“平安火”。

赏析

  这组诗共两首,其中第一首诗首句“将军作镇古汧州”,点明此诗颂扬的对象,下面二句诗即介绍了将军担任镇守之职后,古州出现的繁荣景象。诗人着意渲染了春日的山、水、节气和清夜的丝管,使人感到这里不再有边地的荒凉,不再有边地的战火气息,耳濡目染的都是欣欣向荣的太平景象。“水腻山春节气柔”,水腻,自是春水的柔美形态,和夏水的汹涌浩荡有别。用“腻”字形容春水,自然也含了诗人的赞美之意。“山春”二字简洁地描绘出群山万壑山花烂漫的无限春色节气柔,是说节气柔和,风雨以时。这句的意思是:春光柔媚,山清水秀;而明丽的春光,则正是“节气柔”的结果。这是总写春日白天的边镇风光。入夜以后的边镇,又是一番景象。诗人只用了“满城丝管”四字来描绘它,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丝管之声不是只从高门大户中传出,而是大街小巷满城荡漾。一个“散”字用得极妙,把万家欢乐,没有边警之扰的景象烘托了出来。丝管之声发自“清夜”,又说明边镇在欢乐中清静而有秩序,虽然欢乐,却不扰嚷。因此,地虽是“穷边”,景却是美景。难怪从内地来的客人看到这种春意盎然、歌舞升平的景象,竟然不相信这是边塞之地。这种太平景象的出现,应该归功于“作镇”的将军。但是诗人却没有对将军致边地于太平之功直接赞美一词,只是把赞美之情暗含于对美景赞扬之中,用笔显得非常委婉。结句写行人的感想,仍然避免自己直说誉词。“行人不信”,似乎是作为客观现象来写,其实来来往往的行人也包括诗人自己。那种由衷的赞美之情写得蕴藉有味。

  第二首诗描绘的也是一派太平景象,但这太平景象不是平白无故来的,而是将士们长期英勇守边的结果。如果不是“箭利弓调四镇兵”,就难以实现“蕃人不敢近东行”,当然“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也就无从谈起。这就表现出了将士守卫边疆的功劳,表达了作者对守边将士的由衷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这组诗写边镇的升平景象,借以赞扬边镇守将的防守之功。作者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曾以记室从“陇西公”镇泾州(今属甘肃),诗或作于此时。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久客应吾道,相随独尔来。孰知江路近,频为草堂回。
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残叶翻浓,余香栖苦,障风怨动秋声。云影摇寒,波尘锁腻,翠房人去深扃。昼成凄黯,雁飞过、垂杨转青。阑干横暮,酥印痕香,玉腕谁凭。
菱花乍失娉婷。别岸围红,千艳倾城。重洗清杯,同追深夜,豆花寒落愁灯。近欢成梦,断云隔、巫山几层。偷相怜处,熏尽金篝,销瘦云英。
百计疏慵一味闲,杖藜无日不寻山。
着鞭每到羲皇上,杖履欣同季孟间。
雨步思君每远梦,七言惊我动衰颜。
定无戛玉酬人句,拙速应胜隔岁还。
单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
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
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
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

地僻村深过客稀,数家生聚突烟微。鱼虾入网忙呼酒,鹅鸭栖池静掩扉。

唤妇索绹苫屋角,课儿斫竹补篱围。沟东积水通前浦,也有蒲帆带雨归。

襟怀渊海浩难量,仕路恩威见弛张。
剧邑蒲鞭闲累月,潢池血剑萧如霜。
朱门绝迹心常泰,银艾横腰鬓未苍。
学不康时年半百,可怜天道竟茫茫。

韩干画马出曹霸,得名不在陈栩下。诏令师栩辞不可,苑中万马师在我。

王侯读书爱此言,由来能事须天然。看图作诗寄慷慨,锦文织字珠联联。

乘黄騕袅久埋没,安西大宛路超忽。丹青能令千万年,不比燕人空市骨。

霜蹄踣铁精权奇,耳截筒竹稍垂丝。超然抉后三十尺,一日千里御者谁。

舐笔和铅人所同,尔今独成第一工。神凝意会不可料,天驷降精来此中。

少陵作诗讥画肉,惋惜骅骝气凋缩。未知良工尝苦心,空使时人争贱目。

九皋相马观天机,神隽不辨黄与骊。

君知画手贵自我,何若相法非有师。拙工俗子纷纷是,畏避权豪如畏死。

生栋湿涂多覆屋,巧书掣肘真难使。吾知公诗正如此,丈夫特立嗟已矣。

衙池乾蓱秋纵横,荒园曙禽催客行。连樯三日造我闼,破履蹋木声彭铿。

怪翁七十发未白,谈琴读画有气力。长松倚壑回春容,老鹤盘霄健秋翮。

武昌城外长江流,抟沙一聚风马牛。作诗赠翁翁忆我,隆中山北岘山头。

晚游临碧殿,日上望春亭。芳树罗仙仗,晴山展翠屏。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风前调玉管,花下簇金羁。
阊阖春风起,蓬莱雪水消。相将折杨柳,争取最长条。

秋风激上苑,持节向秦京。山月临函谷,官舟泊卫城。

亲闱频入梦,子舍总关情。圣泽云须报,宁辞万里行。

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

章台杨柳枝枝好,明月箜篌。宝镜香篝。中有佳人字莫愁。

使君也有罗敷在,锦帐春浮。寄语琼楼。不是莲花不并头。

蚌胎抉珠光陆离,山石韫玉形瑰奇。民生适秉俊秀姿,如玉含润珠生辉。

广平世德远已微,云礽奋发思前徽。轻獧不遂裘马肥,下帷恬淡齑盐宜。

读书待旦心孜孜,穴壁睥睨晨光熹。我忆视子龆龀时,髧发郁尔青齐眉。

椿庭期待余所知,近师嘱汝吾儒归。只今年才二十几,瑰词藻语超伦夷。

示予琬琰润且滋,蝇头点漆光累累。兰苕芬馥翡翠飞,鲸鱼掉尾横天池。

秋风丹桂香纷霏,明年期尔扳高枝。而翁阴祐应扶持,抟风九万非难期。

但愁老眼将昏眵,羽翼不睹连云垂。

王事圭峰下,将还禁漏馀。偶欢新岁近,惜别后期疏。
雪罢见来吏,川昏聊整车。独吟多暇日,应寄柏台书。

好将孤注作机关,名士清谈未是閒。驿骑但能传捷报,出游何必不东山。

夜夜空阶落叶横,因风随处答虫鸣。纸窗如墨每疑雨,华发成丝是此声。

兰芷江边迁客泪,蘼芜山下故人情。飘零自分无归日,略向歧途诉不平。

俗子呶呶,为劝南征,若岂知予。虽生年未老,心于名淡,登科无命,天与才枯。

那更炎风,一肩行李,又策华阳道上驴。真劳甚,任人思高第,我爱閒居。

豆棚凉月刚初。早散遣、生徒一事无。喜酒香客到,齐倾伯雅,夜阑人去,独掩吾庐。

省得今番,离离禾黍,感叹重经旧帝都。浑难忘,只山光翠湿,江影金铺。

碧海遗珠焦尾琴,只争运会与升沈。嗤非千手弥陀佛,世上难平亿万心。

九峰溪上郁嵯峨,洞口阴阴长薜萝。闻道仙成猿亦去,石床丹灶碧苔多。

野店杏花红满枝,江南天气早春时。
青山笑我何何晚,白发催人老不知。
云窦雪消龙涧满,星坛树偃鹘巢危。
明朝欲尽登临兴,还赴云间羽士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