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小令是一幅初春夕照图,并以轻淡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傍晚到入夜时的生活片断。全词以写景为主,把美人和月摘梅也作为月夜美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气,美丽迷人,体现出潇洒脱尘的风致。
开头出现在画面上的不是一座高楼的全貌,而是它的一角。这一角红楼,正具有“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艺术魅力。在它上面,一缕晚霞正在消逝。用“初”就是说那一缕霞光,眼看着正在消失,从时间说有个变化的进程,但它是那样快。不过人却是看得见,感觉得出来的。总之,这一句不是一幅静止的画,它给人以动感。“淡黄杨柳暗栖鸦”。杨柳淡黄,知是初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看尽鹅黄嫩绿”(姜夔),指的都是初春。在淡黄杨柳之中,有乌鸦栖息其中。这里用了一“暗”字,就更给人以景物清幽之感。但下句境地更美:玉人,本来是美的;月下玉人,更美;月下的梅花,那该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吧。正是“以境衬人”,则月美。花美,人更美了。上阕展现的是一幅清幽澹雅的图画,有超尘绝俗之感。
下阕紧承人在月下摘花,轻轻启开她的心扉。“笑捻粉香归洞户”,她要回到房间里去了,手里捻着梅花,脸上笑盈盈的。作品像密封的罐头,未透出一点味儿,没有说明这个“笑”是因梅花的清新气息令人高兴而笑,还是想起了旁的什么事情来。
她回到闺房以后,只做了一件事:“更垂帘幕护窗纱”。放下帘幕,使它挡住纱窗,因为东风吹来,比入夜时又冷了一些,为的是使屋子里暖和点。这“寒”的程度的加深,她在室外时就已感觉到,所以才归户,垂帘。这缘故移到末句点明,是《浣溪沙》作法上的需要。此调下片首两句大都用对偶句,末句单承作结,极不易写好。张炎《词源》说到词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所举擅于此道的词人中就有贺铸。贺词小令的结尾确是不凡,其手法是多样的。这里“东风寒似夜来些”一句,既绾住上两句的归户与垂帘的人物活动,又回带上片从霞消到月上这段时间历程,可称妙笔。
全词意境清幽淡雅,朦胧优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忆与美人别,惠我云锦裳。锦裳不足贵,遗我冰雪肠。
寸肠亦何遗,誓言终不渝。珍重美人意,深秋以为期。
玉树悬秋,蜜沈烬暖馀香袅。银台双引绕花行,宿宴连清晓。
数点官梅信早。占年光、琼箫缥缈。春风无定,过却重阳,蟠桃正饱。
野阔天宽,赋情合载鸱夷棹。身閒犹耿寸心丹,阆苑芝仙猊。
同抚云根一笑。彩毫飞、朱弦古调。双鸾共跨,已㬉天香,红萸乌帽。
岁寒得静居,敢言吾遇穷。大江多客船,朔雪近愁风。
冥冥六合飞,天地无停鸿。我先群鸿归,托根偶忘蓬。
携壶再斟酌,身委何留衷?隔屋书声孤,能辟霜烟空。
霜烟万里横,斗室春融融。静者聊倚琴,愁人自闻钟。
龙节欣逢八度颁,仰邀华选到清班。波涛极目瞻三岛,风物从头数百蛮。
先世陇阡荣墓表,故人文宴话乡关。澄澜东望都如镜,旧志荒唐总可删。
古城阴、一川新浸,天然尘外幽绝。谁家幻出千机锦,疑是蕊仙云织。
环燕席。便纵有万花,此际无颜色。清风两腋。炯玉树森前,碧筒满注,共作醉乡客。
长堤路,还忆西湖景物。游船曾点空碧。当时总负凌云气,俯仰顿成今昔。
愁易极。更对景销凝,怅望天西北。归来日夕。但展转无眠,风棂水馆,冷浸五更月。
天津查君今豪士,权守蛮荒天所使。文章政事到古人,能使古人今不死。
谁遣涪翁住南楼,赤脚承溜不言愁。楼前杜鹃叫钩辀,何时金鸡赦九州。
生来羁管死恋留,部民献地庙祀修。嘉定以后兵燹改,丹霞不作此心在。
云兴雷集倾一时,山高水长望千载。诗人万子君故知,妙赋南池工部祠。
吾家仲弟才亦横,生好公诗如性命。假若二子在世间,定有杰句发天悭。
题成欲寄重欷歔,万里遥酹愁云山。
开遍群英一院中。对花顾影自怜侬。探春人懒步香丛。
遥盼驿梅千里寄,尽拈红豆两心同。好梦上巫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