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
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东风寒似夜来些。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楼角的一缕晚霞刚刚消失在天际,淡黄色的杨柳掩住了巢里乌鸦的踪迹。美人在月光下将梅花摘取。

笑拈着芬芳的梅瓣回到互相通连的门里,放下帘幕把窗纱紧紧遮蔽。东风冷冷的,同夜间没有什么差异。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

杨柳暗栖鸦:杨柳幽暗处,栖息着归林的乌鸦。化用古乐府《杨叛儿》:“杨柳可藏鸦”意谓春色已浓。

和月:趁着月色

捻:摘取。

粉香:指梅花的花香,此以花香代替花枝。

洞户:室与室之间相通的门户。

寒似:寒于。

夜来:昨夜。

些(sǎ):语助词。楚辞中往往有将“些”置于语尾之例,如《招魂》曰:“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乎四方些。”

赏析

  这首小令是一幅初春夕照图,并以轻淡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傍晚到入夜时的生活片断。全词以写景为主,把美人和月摘梅也作为月夜美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气,美丽迷人,体现出潇洒脱尘的风致。

  开头出现在画面上的不是一座高楼的全貌,而是它的一角。这一角红楼,正具有“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艺术魅力。在它上面,一缕晚霞正在消逝。用“初”就是说那一缕霞光,眼看着正在消失,从时间说有个变化的进程,但它是那样快。不过人却是看得见,感觉得出来的。总之,这一句不是一幅静止的画,它给人以动感。“淡黄杨柳暗栖鸦”。杨柳淡黄,知是初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看尽鹅黄嫩绿”(姜夔),指的都是初春。在淡黄杨柳之中,有乌鸦栖息其中。这里用了一“暗”字,就更给人以景物清幽之感。但下句境地更美:玉人,本来是美的;月下玉人,更美;月下的梅花,那该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吧。正是“以境衬人”,则月美。花美,人更美了。上阕展现的是一幅清幽澹雅的图画,有超尘绝俗之感。

  下阕紧承人在月下摘花,轻轻启开她的心扉。“笑捻粉香归洞户”,她要回到房间里去了,手里捻着梅花,脸上笑盈盈的。作品像密封的罐头,未透出一点味儿,没有说明这个“笑”是因梅花的清新气息令人高兴而笑,还是想起了旁的什么事情来。

  她回到闺房以后,只做了一件事:“更垂帘幕护窗纱”。放下帘幕,使它挡住纱窗,因为东风吹来,比入夜时又冷了一些,为的是使屋子里暖和点。这“寒”的程度的加深,她在室外时就已感觉到,所以才归户,垂帘。这缘故移到末句点明,是《浣溪沙》作法上的需要。此调下片首两句大都用对偶句,末句单承作结,极不易写好。张炎《词源》说到词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所举擅于此道的词人中就有贺铸。贺词小令的结尾确是不凡,其手法是多样的。这里“东风寒似夜来些”一句,既绾住上两句的归户与垂帘的人物活动,又回带上片从霞消到月上这段时间历程,可称妙笔。

  全词意境清幽淡雅,朦胧优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贺铸笔下,常出现超凡脱俗的美人形象。如《青玉案》中芳踪缥缈的美人,《感皇恩》中罗袜生尘的女子,这首词写的也是一位这样的美人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猜你喜欢
谢家庭槛晓无尘。芳宴祝良辰。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
榴花一盏浓香满,为寿百千春。岁岁年年,共欢同乐,嘉庆与时新。
绝代幽人独。掩芳姿、深居何处,乱云深谷。自说关中良家子,零落聊依草木。世丧败、谁收骨肉。轻薄儿郎为夫婿,爱新人、窕窈颜如玉。千万事,风前烛。
鸳鸯一旦成孤宿。最堪怜、新人欢笑,旧人哀哭。侍婢卖珠回来后,相与牵萝补屋。漫采得、柏枝盈掬。日暮山中天寒也,翠绡衣、薄甚肌生粟。空敛袖,倚修竹。

白板艅艎铁裹头,吴歌声在藕花洲。故来急雨归何处,和月吹凉入柂楼。

白玉堂中旧演纶,赤帷裳底老班春。
攫煤自省非尝饭,投杼徐知不杀人。
常恐虚名遭吓鼠,宁防平路解摧轮。
由来辨谤须君宰,收得江鱼未葬身。

古交重气谊,不为势位隔。会少别离多,志士深所惜。

骢马东南来,来暮去何亟。留连苦无计,杯酒聊永日。

绝嫌城市喧,一舸访荒寂。孤山芳意歇,青子渐堪摘。

凄凄风雨横,黯黯杨柳碧。天公岂有意,助我动秋色。

重来定何时,慰此长相忆。

野冬修竹欲连天,苦费西邻买笋钱。
此是商鞅垦土令,不同凿空误开边。

万里卷潮来,一柱当中撑。甚日天公堕宝簪,巧向江心碇。

乞与小姑奁,不共彭郎饤。簪到宫亭换晚妆,霞落明于镜。

从来赛社说金渊,鼓笛钲旗隘市廛。
地上鬼神行白昼,夜中风雨洗青天。
妖氛旱魃驱无迹,和气欢声兆有年。
车马纵观儿女事,老夫闭户读韦编。

为谢高阳旧酒徒,相逢从此莫言酤。野鸟不知官禁苦,向人犹自说提壶。

都门杨柳万丝垂,城下行人驷牡騑。宫中近得三年谒,箧里新裁五色衣。

汉皋秋晚游娼少,梦渚波寒猎火微。我有愁心似征雁,随君日日向南飞。

桂台清露拂,铜陛落花沾。美人红妆罢,攀钩卷细帘。

思君暂促柱,玉指何纤纤。未应为此别,无故坐相嫌。

閒倚小楼西。风雨频催。望中新涨画桥低。洗得柳枝肥又碧,一片烟迷。

鸦湿傍檐栖。窗暗云披。不堪憔悴病春归。高控玉钩帘怕卷,寒透罗衣。

崎岖历古道,踯躅背斜曛。水到莱芜合,山从岱岳分。

崩岩留积雪,断壁入寒云。尘甑流风绝,谁歌范令君。

除却风风雨雨天,分装急唤渡头船。深秋播种清冬熟,拣得西瓜贡十员。

入山须判宿,不宿漫区区。泉脉寻还有,兰香嗅却无。

杉高方见直,石怪不成粗。若到三潭顶,归时路更迂。

魏公判相州,始作昼锦堂。
老圃秋色淡,自爱晚节香。
怡斋怀紫绶,得诰归故乡。
葺圃承祖志,构堂先庐傍。
命名仰前哲,阔步追遗芳。
人生随分定,鹏鷃自殊翔。
富贵任适志,余暇聊徜徉。
譬彼兰与菊,托根花卉场。
荣枯有迟速,代谢从暄凉。
百年倏过半,须发各已苍。
多情感会别,聚散安可常。
非惟隔今古,况复阅兴亡。
何以消我忧,一醉万虑忘。
季子久颠沛,买臣早疏狂。
累累暮年印,得失宁相傥。
何如光霁时,呼客同举觞。
静中猿鸟乐,闲处日月长。
愿坚岁寒操,有如傲霜黄。

东下钱江深复深,渡江一舸入山阴。天台此去无多路,流水桃花未易寻。

寒花有晚节,犹伤天地秋。虽各一时秀,论心耻与俦。

上之回,自回中。
陇山晴,秋云空。
上之回,自终南。
罢期门,调云骖。
上之回,自岱宫。
带三观,盘六龙。
上之回,自汾河。
泛楼船,横棹歌。
上之回,自灊岳。
射赤蛟,导神雀。
上之回,自大宛。
驾龙驹,飞凤幰。
居九重,垂衣裳。
一人端拱,千祀无疆。
净亭亭。步盈盈。蝉影明绡傅体轻。水边无限情。
翠尊倾。翠鬟倾。归去如何睡得成。西风吹酒醒。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