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雨: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作“日”,旁注“雨”。晴: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旁注“和”;《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历代诗余》《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作“和”;《花草粹编》、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清”;《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清,误”。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眼:《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润”;《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润”。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轻”。
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乍:起初,刚刚开始。衫:《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林下词选》《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作“衣”。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
山枕:即檀枕。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山,《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鸳”。斜欹:《历代诗余》、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欹斜”。欹(qī):靠着。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因其形如凤,故名。
夜阑:夜深。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赏析

  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闺情、伤别,在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中,大约也算是永恒的主题之一了。但是,在李清照之前,真正出自少女作家之手,而又能以纯情的笔致、高雅的格调来曲写闺事的作品,并不多见,更不要说能透过闺情这一侧面,反映出一个人心灵的历史,折射出某时代的治乱沧桑了。

  李清照的这首《蝶恋花》写闺中离情,在她的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既不像早年之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写出了青年夫妻间特有的别离相思之苦;也不似她晚年的《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借咏梅来抒发备尝战乱流离、伉俪生死睽隔的凄楚情怀。这首词中,抒情主人公,生活依然安定,情感亦较深沉,整篇以高雅的精神生活为基点,写她同丈夫赵明诚暂别后的孤寂落寞。

  上片前三句,既以明丽的色彩描绘早春持有的风物,也表现出对生活的信心、期望和热爱。她不写料峭春寒,而选择了“暖雨晴风”;“柳眼梅腮”,更以拟人之笔,细腻地描摹出她对万物复苏的审美情感。“柳眼”,是说杨柳初生的嫩叶象人刚刚张开的睡眼;“梅腮”则创造性地刻画出早梅花发时的生动意象。梅在落叶果树中是花发最早的一种,它的:花先叶开放,又往往两朵齐出,或呈淡红,或呈粉白,用少女的双腮比拟它,可谓一字传神。“已觉春心动”,既象是说大自然透出了春的信息。又似景物触动了缕缕春愁。“酒意诗情谁与共?”这近乎内心独白的一句,便把别后相思与失落之感直接道破了。但这句貌似直露,实则含蓄,其中高度凝炼地概括了赵李二人夫妻生活所独具的丰富内容;李清照和赵明诚都是诗人和学者。论创作天才,赵不及李;讲学者气质李逊于赵。李清照天才秀出,其作品“俯视巾帼”、“压倒须眉”;赵明诚治学精慎,每能“援碑刻以正史传”;夫妻各有所长,巧妙互补,达到了“意会心谋,目往神授”的入化境界。李清照在赵明诚死后,为他的学术著作《金石录》所写的《后序》中,就曾深情地追怀他们共同创造的、交织着文艺、学术、爱情的美好经历。结婚之初,赵明诚还在“太学”作学生,“每朔望谒先出”,就往往“质衣取半千钱,步火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后来赵明诚出为郡守,更是“竭其俸入”,以贿金石、图籍,就连李清照也为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而以摩蕊彝鼎,校勘史传,指摘疵病,其析疑义为最大的乐趣。所以“酒意诗情谁与共冬决不是寻常士大夫的花前月下,浅醉低吟,而是指更深刻、更丰富、更高雅,甚至更崇高的精神生活。这种生活的暂时中断,怎能不令人感到难以忍受的精神失落?所以难怪独坐相思,泪融残粉,就连头上所戴的些许首饰,也觉得无比沉重而不胜负荷了。

  下片选取了闺中生活的三个典型细节,分层次、多侧面地刻画了李清照的孤寂情怀。乍试夹衫,山枕独倚,夜弄灯花,把“酒意诗情谁与共”的内心独自;化成了生动的视觉形象。特别是最后两句,借用古人灯花报喜之说,其深夜剪弄,就不只为了消解浓愁,而更透出了对丈夫早归的热切期待。

创作背景

  此词很难确切系年,应该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在有的版本中,题作”离情“或”春怀“。当作于赵明诚闲居故里十年后重新出仕、李清照仍独自留居青州时。赵明诚担任地方官的时候,二人曾有过短暂的离别。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猜你喜欢
朝廷防盗贼,供给愍诛求。下诏选郎署,传声能典州。
苍生今日困,天子向时忧。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
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白发寐常早,荒榛农复秋。
解龟逾卧辙,遣骑觅扁舟。徐榻不知倦,颍川何以酬。
尘生彤管笔,寒腻黑貂裘。高义终焉在,斯文去矣休。
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林热鸟开口,江浑鱼掉头。
尉佗虽北拜,太史尚南留。军旅应都息,寰区要尽收。
九重思谏诤,八极念怀柔。徙倚瞻王室,从容仰庙谋。
故人持雅论,绝塞豁穷愁。复见陶唐理,甘为汗漫游。
三间浰水小茅屋,不比麻田新草堂。
门我秋来气如火,此间何事得安康。
襄蜀莽万里,战骨高於城。
湖南宁几州,耕凿偷余生。
倒海倾潮翻白雨,钩窗卷箔度清风。
江山一饷惊雷静,已有闲云行碧空。

船尾轻阴细雨,楼头飞霭沉晖。美景良辰有客,赏心乐事无违。

兴比王猷剡曲,踪似严陵钓矶。烟外青帘风舞,得鱼沽酒方归。

远浦归舟鸟外还,棹歌迢递过前滩。丹枫树里帆初落,多少青山夕照间。

岁入飞黄净虏尘,上书归似玉门人。边歌醉学伊州曲,河水寒流积石春。

尚有公车留倦客,只今开府用词臣。江南渐近渔樵地,嬴得相逢白发新。

踏石穿林去,披云就坐来。禅翁寂乐地,猿鸟肯相猜。

桃花红深李花白,昨日成团今日拆。歌声满耳何处来,杨柳青旗洛阳陌。

拊君背,握君手。朝钟暮鼓无了期,世事于人竟何有!

青青镜中发,忽忽成白首。六国印,何如负郭二顷田,千载名,不及即时一杯酒。

结茅来住水云边,面壁工夫几岁年。已悟佛乘无小大,不知人事有推迁。

江湖远迹应俱扫,雨露恩深岂独偏。井上辘轳移得去,钵盂到处濯清泉。

碧露枝枝重,青苞颗颗匀。叶深初覆夏,花弱不禁春。

核隐龟筒小,浆凝密枳新。向来谁致汝,吾欲恨平津。

夫前撒网如车轮,妇后摇橹青衣裙。全家托命烟波里,扁舟为屋鸥为邻。

生男已解安贫贱,生女已得供炊爨。天生网罟作田园,不教衣食看人面。

男大还娶渔家女,女大还作渔家妇。朝朝骨肉在眼前,年年生计大江边。

更愿官中减征赋,有钱沽酒供醉眠。虽无馀羡无不足,何用世上千钟禄。

一顷山田半已芜,闭门高卧著潜夫。不才分作沟中断,旧好谁瞻屋上乌。

南阮强须攀北富,东丘何用叹西愚。自怜幽默相忘久,斗鸟鸣蝉枉叫呼。

荷锸陇头春雨,鸣榔浦口黄昏。谁道南阳渭水,不似桐江鹿门。

独立阳台望广州,更添羁客异乡愁。
晚潮未至早潮落,井邑暂依沙上头。

潦倒十年事,风尘一剑孤。败坟盘怒隼,荒堡叫饥鼯。

寒雨连宵滞,秋花满道芜。飞扬无限意,半辱在泥涂。

红杏漏春光,风流已出墙。折来瓶内润,赏去句生香。

解语迎人笑,含情里艳妆。夜深同入睡,蝴蝶梦猖狂。

飞尽燕云秋色新,两经星变可伤神。今朝送别君为客,我去还谁作主人。

连朝密雨静柴扉,小霁携朋踏翠微。孤磬远随流水度,危楼斜倚暮云飞。

桥通芳草迷游屐,烟锁垂杨隐钓矶。到此尘心浑不染,乱峰高处落霞晖。

羁愁暂摆作山行,秋日平分气转清。溪影照人风已息,稻香沾袖雨初晴。

古今在眼青山色,岁序惊心白雁声。更喜同游俱物表,搴芝坐石看云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