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

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和河伯畅游在黄河之上,大风吹过河面上扬起层层波浪。

随你乘着荷叶作盖的水车,以双龙为驾螭龙套在两旁。

登上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向四处眺望,心绪随着浩荡的黄河飞扬。

但恨天色已晚而忘了归去,惟河水尽处令我寤寐怀想。

鱼鳞盖屋顶堂上画着蛟龙,紫贝砌城阙朱红涂满室宫。

河伯你为什么住在这水中?乘着大白鼋鲤鱼追随身旁,

随你河伯一起游弋在河上,浩浩河水缓缓地向东流淌。

你握手道别将要远行东方,我送你送到这向阳的河旁。

波浪滔滔而来迎接我河伯,为我护驾的鱼儿排列成行。

注释

女(rǔ):汝,你。

九河:黄河的总名,前人说是黄河到兖州境即分九道,故称九河。

冲风:隧风,大风。

横波:聚起波浪,扬波。

骖螭(cān chī):四匹马拉车时两旁的马叫“骖”。螭,《说文解字》:“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或日无角曰螭。”据文意当指后者,那么“骖螭”即以螭为骖了。

昆仑:山名,黄河的发源地。今作昆仑。

极浦:水边尽头。

寤怀:寤寐怀想,形容思念之极。

灵:神灵,这里指河伯。

鼋(yuán):大鳖。逐:追随,跟从。

文鱼:有斑纹的鲤鱼。

渚(zhǔ):水边。《国语·越下》:“鼋龟鱼鳖之与处,而鼃(蛙)黾之与同渚。”下注:“水边亦曰渚。”这里泛指水,“渚”当为押韵。

流澌(sī):古代成语,意思就是流水。《楚辞·七谏·沉江》“赴湘沅之流澌兮”等可证。

交手:古人将分别,则相执手表示不忍分离。

美人:指河伯。

南浦:向阳的岸边。

邻邻:一本作“鳞鳞”,如鱼鳞般密集排列的样子。

媵(yìng):原指随嫁或陪嫁的人,这里指护送陪伴。

赏析

  此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祭祀河伯的祭歌,歌中没有礼祀之词,而是河伯与女神相恋的故事,大约是以恋歌情歌作为娱神的祭词。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以主祀黄河河神为题,假借一次九河的神游之旅,象征表现出深深的故国之思最终战胜“远逝以自疏”的去国之念的矛盾心态,表现出诗人的爱国情怀。全诗景物美丽神奇,情感激昂奋发。

  这首诗开篇就以开阔的视野,通过主祭者的眼睛对黄河(河神)的伟大雄壮进行了描述。大风起兮,波浪翻腾,气势非凡。河神遨游黄河,驾着水车,车顶覆盖着荷叶。驾车的是神异的飞龙,两龙为驾,螭龙为骖,是何等威赫。

  河伯驾驭龙车,溯流而上,一直飞到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山。来到昆仑,登高一望,面对浩浩荡荡的黄河,不禁心胸开张,意气昂扬。所遗憾的是天色将晚还忘了归去。昆仑虽是作者的故乡(帝高阳的发祥地),但他所怀念的家却是在遥远的河上。屈原有认宗亲的思想,这种思想贯穿着他的全部作品,贯穿着他对楚国楚君和楚国人民的精诚之爱。他愁思未解时,往往想到故乡(昆仑)。河伯看到故乡后就很悲伤,悲伤之后还是得回到家里(对屈原来说就是郢都)。这种情愫既在《离骚》《远游》等篇中都有明显的流露,那么在此诗中应是又一次表现。

  而河伯的家是锦鳞披盖的华屋,是雕绘蛟龙的大堂,紫贝堆砌的城阙,朱红涂饰的宫殿。河伯既是河中之神,居于水下本是极自然的。居所如此的华美,但是还要发问。对其发问的原因,过去一些解说有点勉强,联系上文,也许就不难理解了。

  但内心的矛盾对于有着博大胸怀的河伯来说毕竟是次要的一面,所以接下来仍乘着白色的灵物大鳖,边上跟随着有斑纹的鲤鱼(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画中有神人驾龙车,鲤鱼在旁边游动的画面),在河上畅游,看到的是浩荡的黄河之水缓缓而来,这一幕场景显得宏大而深沉。

  最后,当河伯想要继续往东行时,他和主祭者握手道别,主祭者送他(“美人”在屈赋中多指贤人或所怀念者)到面南的水边分手处。河伯巡视于黄河下游,那波涛滚滚而来,热烈地欢迎河伯的莅临,那成群结队排列成行的鱼儿伴随着河伯,为他护驾。这里的人物关系转换很明确,主祭者告别后,波涛欢迎、鱼儿随从的对象只是河伯。末一个“予”字,不仅点出了主人公,而这样的安排或许也暗示了楚国人民对作者的感情。

创作背景

  《九歌·河伯》是祭祀河伯的歌辞。河伯即黄河之神,河神是尊贵的地祗,商周以来一直列入祀典的主要对象,而楚国虽一向十分重视祭祀活动,但早先似乎只祭祀楚国境内的江汉等河。《左传·哀公六年》曾记载这么一件事:“(楚)昭王有疾,卜日:‘河为祟。’王弗祭。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章,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榖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可知春秋时代楚昭王因为黄河不在楚国地望之内,所以不肯祭河伯。而据顾观光《七国地理考》、程恩泽《国策地名考》的考证,战国时楚国的势力范围已达到黄河流域的南侧,故陈子展以为这时“楚国王室祭祀河伯,已经不算违犯‘三代命祀,祭不越望’的什么大道理,也就是不违犯他们的先代昭王的遗教了。”(《楚辞直解》)不过,也有学者如姜亮夫认为《庄子·秋水》以及《外篇》诸篇皆言河伯事,“则南楚传河伯之事最丰盛,不得以不祀河为说”(《屈原赋校注》)。总之,不论楚祀河伯起于何时,在屈原的时代,确有此事,当可无疑。

  今人多以为《九歌》各篇中表现人神恋爱的内容颇多。据考此篇可能是记叙河伯与洛水女神前期相恋之事。一是因为洛水在黄河之南,不是远离楚国的其它水系;二是因为洛水女神正是宓妃。宓妃性情放荡,曾与后羿相恋,故有后羿“射夫河伯”,“眇其左目”,河伯上告于天帝请诛后羿之事。郭沫若认为此篇的内容是“男性的河神和女性的洛神讲恋爱”(《屈原赋今译》),河洛之神相爱虽有来历,但《九歌》的主旨是祭神,是在歌颂天神地祗人鬼,河神是黄河的代表,那么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自然可以表现其伟大。况且,诗的文本中又没有“隐思君兮啡侧”(《九歌·湘君》)、“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之类明白显示相思的言辞可作直接的证据,因此,此诗不妨理解为主祭者随着河神对黄河所做的一番巡礼。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刘郎今日拥旌麾,传到江南喜可知。
上冢还须击羊豕,下车应不问狐狸。
无人敢效公荣酒,为我聊寻逸少池。
亦见岭头花烂熳,更将春色寄相思。
江边芦苇风飕飕,东君一点破寒愁。
窗间疏影横春瘦,枕上冷香寻梦幽。
夜半竹折惊残雪,醉起捲帘千山月。
肺腑洗空龙麝腥,落笔天香斗清绝。

黄鹄高飞云路遐,野凫谋食但泥沙。山中樗栎年年在,看尽西风木槿花。

病骨悲残岁,归心落暮潮。正闻烽火急,休道海门遥。

蜃市连云幻,鲸涛挟雨骄。旧惭持汉节,才薄负中朝。

槐龙舞修影,颓景忽西没。
空庭漾金波,坐待月东出。
临风思传觞,沃此支离骨。
开门拜嘉惠,正得杯中物。

闹蛾灯宴围珠幕,璁珑四弦低奏。帽影欺钗,鬓香惹钿,良会天涯逢又。

连宵殢酒。甚易醉今筵,再难消受。翠簟红衾,为怜清夜梦孤负。

且复及时行乐,把还乡雁思,耐过重九。濯濯吟腰,棱棱剑骨,多被风怀摧瘦。

银壶听久。渐月气收篁,露光添柳。漫折屏间,湘花霜半帚。

七十光阴能几日。大都二万五千日。过了一日无一日。无一日。看看身似西山日。不做修行虚度日。悟来岂肯经终日。斡运洞天真月日。真月日。蟾宫里面擎红日。

今代瀛洲客,先朝太学生。桓荣稽古力,疏广乞骸情。

丹旐书官爵,黄麻载姓名。无人堪继述,墓碣待谁铭。

洗春雨急,碎万点胭脂,荡空无影。馆娃骨冷。怅香销麝土,泪殷玉井。莫怨东风,自古佳人薄命。掩鸾镜。纵补得茜瘢,妆坏难整。芳事谁管领。但蜜腻蜂房,藓斑鸳径。一帘画永。绿阴阴尚有,绛趺痕凝。彩笔招魂,已是繁华梦醒。伫芳景。换西湖、锦云千顷。

踪迹半天下,江山总望中。香浮花艳目,光满月当空。

须辨重瞳子,休轻牧豕佣。少陵惭我拙,聊此志相逢。

绿鬓金章出上林,两朝献纳主恩深。宫云晓映仙台佩,禁漏春移画省阴。

酒入骊歌魂易断,路随明月梦难寻。知君坐啸苏门夜,竹影泉声几处吟。

虎质斑斑卧石苔,翻盆黠鼠亦惊猜。日高花影浑如醉,应吃东家薄荷来。

燕子飞来春在否,微雨过、掩重门。正满院梨花雪照人。

独自个、忆黄昏。

清风淡月总销魂。罗衣暗、惹啼痕。漫觑著秋千腰褪裙。

可煞是、不宜春。

文翰走天下,琴尊卧洛阳。贞元朝士尽,新岁一悲凉。

名早缘才大,官迟为寿长。时来知病已,莫叹步趋妨。

向晚投松谷,青苍夹洞门。沙流侵客屐,笋迸出云根。

冻雀千林静,飞涛万壑奔。一宵疑聚雨,起坐见朝暾。

轻轻玉叠向风加,襟袖谁能认六葩。高岫人迷千尺布,
平林天与一般花。横空络绎云遗屑,扑浪翩联蝶寄槎。
公子樽前流远思,不知何处客程赊。

赫赫英豪士,韩侯令子孙。千金募死士,博浪报君冤。

国耻尚未雪,骥足俄惊奔。待搏如猛虎,未耀同朝暾。

霸略师黄石,大计当鸿门。谈笑定安危,功业遂隆尊。

鸾皇不啄粟,麒麟不驾辕。将从赤松游,高谢汉皇恩。

一旦君臣中,奋宗物论喧。片词为密勿,四皓如飞翻。

进退存亡间,以智为身潘。

折杨柳,送别离。朝朝送人远别离,门前杨柳折还稀。

今年折杨柳,来岁复生枝。奈何离别子,一去无回时。

如组。如舞。卑枝伏蠖。高枝蹲虎。夕阳楚楚。画出影儿相赌。

笔力空今古。公孙剑舞张颠墨,堪相匹。千载成三绝。

烟如萦。云如迎。一更钟定野魈鸣。

生小幽闺,等闲谁见庞儿半。鸾弦乍按,指下何曾惯。

玉镜为台,羞画眉峰淡。炉烟散,人前千万,不许思量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