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台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远眺马耳山跟九仙山,只见碧山与天相连,晚云悠闲地飘荡。站在城上高高的超然台,顿觉心旷神怡,有超然之感。不要让云彩匆匆地消散,今夜里会有美好的月光。
小溪中的鸥鹭安静的聚在一起,离去时身姿翩翩,扬起点点轻烟。仕途多坎坷磨难,一回头就成为过去。不要忘了使君唱歌取乐的地方,就在垂柳下矮槐前。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原为单调,至苏轼始变为双调,共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马耳:山名,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六十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六“潍水”条:“马耳山,山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其马耳,故世取名焉。”九仙山:在诸城市南九十里。《苏轼诗集》卷一四《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之一:“二华行看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作者自注:“九仙在东武,奇秀不减雁荡也。”明嘉靖《青州府志》卷六:“(诸城)县南八十里为九仙山,山有九峰,高松摩空,奇秀不减雁荡山。西北有潭水与东海相通,久雨将晴。井中有声如雷,旱则以石击井,必雨。其他石峰十有一,盘石十有八,俱巍而丽。子瞻诗‘九仙今已压京东’是也。”
超然:即超然台,旧称北台。南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三:“按北台在密州之北,因城为台,马耳与常山在其南。东坡为守日,葺而新之,子由因请名之曰超然台。”
月婵娟:月色美好。
联拳:团缩貌。
他年:意谓成为过去。
使君:作者自指。

赏析

  此词抒发了作者对密州的一片深情。上片开头三句是实有之景,中间二句是由景所生之情,最后三句是虚拟之景;下片换头三句是实有之景,中间二句是作者感慨的直接表白,末尾三句是虚拟之景。全词情景交融,虚实交替,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功力。

  上片开头“前瞻”三句是实有之景;中间“城上”二句是由景所生之情,亦起点题作用;最后“莫使”三句是虚拟之景,借写超然台昼夜美景和登临之际的超然之感,以表达对密州的留恋之情。

  下片为词作主体。换头“小溪”三句同样是实有之景,惟鸥鹭翩然而去又暗喻自己之离去;末尾“莫忘”三句同样是虚拟之景,惟虚拟之景中添入嘱托之语,希望故友不忘旧人;中间“人事”二句则是作者感慨的直接表白。寓居密州的时光,以至于既往半生的时光,尽于此二句中囊括之,尽于吟诵此二句时浮现之。同时又自然寓有今日登台,追忆往昔,今日亦将转瞬成为往昔之意,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岂不痛哉!”(王羲之《兰亭集序》)

  清黄子云《野鸿诗的》说:“诗不外乎情事景物,情事景物要不离乎真实无伪。一日有一日之情,有一日之景,作诗者若能随境兴怀,因题著句,则固景无不真,情无不诚矣。”“景无不真,情无不诚”八字,似为此词而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作于公元1076年(北宋熙宁九年)冬天。当时苏轼在密州已生活了两年,当他离官别任时,已对密州的山山水水充满了眷恋之情,因作此词。《东坡纪年录》谓丙辰十二月“东武道中作”。《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卷十四:十月晚登超然台望月作《江神子》词。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拨转钓鱼船,江海尽为吾宅。恰向洞庭沽酒,却钱塘横笛。
醉颜禁冷更添红,潮落下酒碛。经过子陵滩畔,得梅花消息。
杜鹃啼老春红,翠阴满眼愁无奈。飞来何处,凤軿鸾驭,霞裾云佩。风槛娇凭,露梢慵亸,酒浓微退。念洛阳人去,香魂又返,依然是,风流在。银烛光摇彩翠。画堂深、莫辞沈醉。十年一觉,扬州春梦,离愁似海。浩态难留,粉香吹散,几时重会。向尊前笑折,一枝红玉,帽檐斜戴。

穷通谁复问东龟,材命由来略可推。去恶敢言除亩薤,律贪聊慕拔园葵。

百年永悼悬弧日,一顾垂当解印时。诗句清新褒借甚,却嫌无当玉为卮。

步屧随春亦偶来,堂前双燕莫深猜。
明年我自沧浪去,无限人从紫陌回。
宝扇临风听曲度,绣帘低日看花开。
一尊幸许陪诸老,急拍深杯未用摧。

瘦马支离缘绝壁,连峰窅窕入层云。山村树暝惊鸦阵,涧道雪深逢鹿群。

冻合衡茅炊火断,望迷孤戍暮笳闻。正思讲习诸贤在,绛蜡清醅坐夜分。

水驿下,戍楼前。寒食清明过也,淡烟疏雨落花天。

恨绵绵。

风起坝桥如雪。短叶长条落折。一春只觉别离多。

奈愁何。

满放天瓢浩荡春,一年饭碗尽吾民。如今万事无高眼,国虑天心到几人。

皎皎红罗幕,高高碧云楼。娟娟一美人,炯炯露双眸。

郎居柳浦头,妾住鹤沙尾。好风吹花来,同泛春江水。

谷靡靡,青割将来强半秕。急忙舂米送官仓,只恐秋风马尘起。

官仓远在荞麦山,南梯直上青云间。梯危一上八九里,之字百折萦回环。

凭谁说向监仓使,斛面莫教高一指。请君沿路看担夫,汗颗多于所担米。

出山复入山,迂策桃花源。本为游览来,行止未须论。

十里到谷口,九峰回寺门。老僧夙好事,深夜具鸡豚。

饮酬自閒细,酒中有真乘。良朋发箫鼓,野客击钟磬。

踌蹰烟语微,萧索月林暝。明发望赫曦,千崖一微径。

我本冥寂士,放情事神仙。时餐金鹅蕊,屡览化人篇。

迅足迢迢凌峻岭,一夜飞度最高顶。夜半见日金银台,天鸡咿喔群籁静。

琴心三叠真箓成,手把芙蓉游太清。虎鼓瑟兮螭作驾,霓为衣兮云为軿。

仙之人兮朝玉京,骑赤色龙上天行。愿寄一书谢王母,琼笈请授东方生。

长昼摊书转木阴,朅来好友共登临。不将名字依刘表,合有溪山著庆禽。

卖屦织帘高士传,绿樽明月故人心。何年踏浪追潮汐,一梦江头柳十寻。

竹覆浑无径,村回此有亭。岸烟随暮雨,渚草带春星。

溜引畦三亩,山移翠一屏。徵君自经济,丘壑不求铭。

庐山真面为谁青,远势如看九曲屏。只惜浔阳江畔水,风来犹似老蛟腥。

平生丘壑自相於,幽意悠然入画图。
好向溪边石矶上,羊裘披我作狂奴。
幼为逃难者,才省用兵初。去国三苗外,全生四纪馀。
老头亲帝里,归处失吾庐。逝水犹呜咽,祥云自卷舒。
正郎曾首拜,亚尹未平除。几变陶家柳,空传魏阙书。
思凌天际鹤,言甚辙中鱼。玉立知求己,金声乍起予。
在朝鱼水分,多病雪霜居。忽报阳春曲,纵横恨不如。

成都好,晴日卖花天。玉局观边羊角旆,黄师塔畔鸭唇船。

桥市小游仙。

落叶纷纷捲地来,手持六角障黄埃。何人真解知秋意,与上凌虚百尺台。

隐迹龙岩数十秋,归心常挂凤城头。西桥杯酒今朝别,好向塘湖看白鸥。

峭壁矗云三峡里,急湍翻雪五湖边。
何年造物施神力,移到褒中小有天。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