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瀼西水,千年旧草堂。山容明积雪,江色动垂杨。
生事花钿尽,人情菜把伤。苏门引长啸,输尔是能狂。
日月忽不淹,功名行蹉跎。神怒色不变,吾何如荆轲。
名随朝露晞,体与蜉蝣化。嗟尔世上人,悠悠一何多。
驱车临幽州,褰裳涉滹沱。渐离为击筑,田光和悲歌。
四顾莽无人,泪下随风沙。英雄无私雠,燕秦终不和。
持此七尺身,为君湛太阿。
抚清琴,钻故纸,相伴镇怜汝。拂拭盘龙,珍重淡眉妩。
绿窗对影伶俜,蔘苓味好,道都是、檀奴心苦。
虎山路。料应绿遍垂杨,和烟万千缕。是汝乡关,是我旧游处。
恁时重繫兰桡,红牙按拍,为低唱、酒边诗句。
石川山东晶,童稚只自树。昔探庄老窟,终蹈宣尼矩。
学术通天人,声华照区宇。中年?宦籍,志岂屑轩组。
挂冠四五载,逊迹谢官府。近因避虎豺,复出图三釜。
海邑方用兵,庶务纷蚊聚。才闻借寇恂,已见思何武。
吾观江河流,喧豗恶足数。
晓日昭阳燕子斜,香尘不到绿珠家。翠裙楚岸江蓠叶,红袖唐宫石竹花。
宝镜玉龙羞佩璲,檀槽金鹊涩琵琶。洗妆夜拜瑶池月,怅望神仙萼绿华。
最高元古寺,此地半云亭。未了登高兴,须从此一经。
金茎擎露空崔嵬,湖台筑恨心犹哀。剖桐殡土事暧昧,祸机元自长生来。
寿踰大耋世已稀,赵国憸人心险巇。盗兵诛佞两非是,屈氂督战犹惊疑。
衔冤竟殒鸠泉里,壶关三老言非迟。向无少卿护病已,上林僵柳何缘起。
空馀老泪滴纹甃,斑斑相间苔花紫。
靖节当年更隐忧,欲为诸葛势难筹。眼中风物皆非旧,惟有黄花共晚秋。
晓风残月唱屯田,争及城南尺五天。阁道添星深得地,羲和敲日不停鞭。
前途黯惨仍愁暮,旧梦迷离尽化烟。休说十围亲手植,也应憔悴异当年。
广庭月白秋漫漫,主人有酒留客欢。谁家思妇罢织素,坐调清砧当夜阑。
砧声断续露华湿,不闻门外莎鸡泣。同是天涯离索情,感时最有闺中急。
力尽回房泪点多,遥怜此际蹙双蛾,西风入怀奈独何!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孙䨲,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㕙,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於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於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於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於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