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 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 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 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 惟有东风旧相识。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天使者姗姗前来访问,西湖水面换上绿色衣裙。
漫山遍野捧出七彩热情,花风落地一样唤人兴奋。
春来了,参军思绪乱如云,白发人,最怕题诗送青春
我知道你摆好了湖中酒席,等待着老朋友来开怀畅饮。
遥遥万里你捎来一片春情,每到春来我暗暗感到心惊。
冰雪消融,门外千山碧绿,繁花争妍,江边二月多晴。
还记得,少年时,迎春畅饮,到如今,春草绿,两鬓如丝。
他乡作客,物态人情各异,东风情意,年年难舍难离。
注释
西湖:指许州(今河南许昌市)西湖。
谢法曹:即谢伯初,字景山,晋江(今属福建)人。当时在许州任司法参军。宋代州府置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等属官,统称曹官,司法参军即称法曹。
归:回去,指春光将逝。
绿于染:比染过的丝绸还绿。
烂不收:指落花委地,难于收拾。
落如糁(sǎn):碎米粒,引申指散粒状的东西,诗中形容飘落的花瓣。
参军:指谢伯初。
天涯万里人:诗人自指。
殊:不同,引申为“陌生”的意思。

赏析

  诗的前四句“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群芳烂不收, 东风落如糁。”写许州西湖春景:春来波绿,群芳烂漫,明媚旖旎,景致醉人。接下由景及人,转写诗友殷勤多情,特从这美丽的地方寄来美好情意,点明这首诗是回赠之作。“参军7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写诗友虽已自发苍苍,但仍多愁善感,春思如云。谢伯初赠诗中有“多情未老已白发,野思到春乱如云”之句,诗人特别欣赏,故化用其意,描摹诗人白发多情,寥寥数笔,却十分生动传神。“遥知湖上一樽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想象诗友独酌湖上,默默思念远方被贬的自己。读诗至此,方知前面写景用意并不仅仅在于咏叹西湖的自然风光,更是以美景烘托诗友的美好情谊。句中“天涯万里人”是诗人的自称,暗寓自己被贬夷陵的遭遇,同时将内容巧妙引向自己胸臆的抒发。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许州、夷陵两地相距遥远,又有山川阻隔,故诗人对诗友“万里”寄诗,传递春的消息和真挚友情激动不已,但同时因身遭斥逐,心情凄惶,忽睹春景,不禁心头震颤。门外绵绵远山残雪融尽,绿装重换。二月晴朗的阳光下,江边红花正争相吐艳,如此来去匆匆的春天,让人感叹如梭的光阴和稍纵即逝的美好年华。诗人触景伤怀,蓦然回首:昔日把酒对春、风流倜傥的少年,如今而立刚过,却已是鬓发苍苍。显然,一个事业、生活正在蓬勃向上的得意之士,是不太可能如斯身心俱老的,只有历经磨难者才每每会回味过去的大好时光。“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在这贬谪之地,诗人眼甲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冷淡,唯有岁岁年年按时相伴的春风仍是那么熟悉、亲切,似在安慰一颗孤寂的心。诗到此戛然而止,但意犹未尽,令读者回味无穷。

  全诗以春为线索,既有对景物的描绘,又有诗友形象的勾勒和对原诗的化用l既有感于诗友的真挚睛怀,又低徊于自身的遭际,诗情沿这一线索逐层展开,前后承转不着痕迹,使诗篇情韵幽折,是一首酬唱诗的佳作。另外,诗人多处描摹明丽春景,虽有以明朗之景反衬其忧苦之心,今昔之感的用意,但那种或虚或实的反复咏叹,更多的是使诗篇交错洋溢着令人沉醉的气氛,一折一扬的处理,使诗之色彩也显得多变而迷人,诗之内涵也更加丰富,绝没有停留在一般的咏春主题上。全诗结构上由景及人,由景及情,层次分明,而接转自然,语言明白晓畅,体现了欧诗的基本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景祐四年(1037年)。景祐三年(1036年)十月,诗人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和范仲淹对保守派的斗争,写信痛斥保守派谏官高若讷,被贬谪为峡州夷陵令。友人谢伯初从许州寄诗安慰他,他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星坼台衡地,曾为人所怜。公侯终必复,经术昔相传。
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一毛生凤穴,三尺献龙泉。
赤壁浮春暮,姑苏落海边。客间头最白,惆怅此离筵。
月旦评中,有如公者,更谁与俦。看纷纷仁意,春风和气,堂堂义事,砥柱中流。己重物意,身穷道泰,却占人间第一筹。回头笑,彼纷纷名利,过影浮沤。
夷犹。庭户清幽。算此境神仙别一洲。但烧香挂画,呼童扫地,对山揖水,共客登楼。付与儿孙,只将方寸,此外无求百不忧。宜多寿,自今开八帙,到八千秋。

出岫孤手自卷舒,平生心事付樵渔。便抽手板还丞相,独把鸱夷载后车。

扫轨更无手外辙,传家尚有枕中书。百年大梦行当觉,日月浑将一醉除。

一尊聊寄洞元师,既到山中春未迟。
料得醉眠岩石上,晚风零落小桃枝。
宝晋轩窗临望处,山围水绕林萦。不堪回首到江城。墙趺围瓦砾,鸥鹭见人惊。
日愿首平归旧里,更无余事关情。小营茅舍倚云汀。四时风月里,还我醉腾腾。
一径崎岖入谷中,翠条红刺罥春丛。
花深时有人相应,竹密初疑路不通。

閒来倦足凌飞磴,试倚危栏眼为舒。落日空明金破碎,轻云点染翠扶疏。

凄凄远笛归人暮,漠漠平沙去鸟孤。何事斯游嗟独晚,春江恰值雪晴初。

路入琵琶峡口迟,江天晴色敞尧曦。霜畦绮错衰杨外,满眼青山谢眺诗。

客次惊衰白,归期先牡丹。
空枝兼病力,啼鸟问愁端。
平日和相忆,东风忍不看。
冰容亦零落,唯是有春寒。

仙溪诘曲如回肠,东流赴海何茫茫。凭谁截断天地纪,灌我万顷桑麻场。

钱氏四娘长乐女,黄金如斗提不起。将军岩下自经营,陂溃直随此陂死。

伟哉同县林制科,缗钱十万腰下驮。温泉隘口重累趾,倏忽顾盼成沧波。

熙宁天子重农事,下诏募人急营治。当时阖郡多富家,坐视诏书无一至。

候官长者真仁贤,轻财好施闽人传。有僧踪迹颇诡秘,日日贳酒不还钱。

木兰山前溪面阔,僧为插竹记颠末。溪流缓处可立基,缓处立基基不拔。

入海伐石海为空,上山伐石山为童。三十二门细分布,无云无雨卧长虹。

昔日溪流皆赴海,今日溪流得灌溉。鸡鸣犬吠万家村,隐隐桑麻相映带。

我谓有莆须有陂,有莆无陂莆亦隳。惟莆与陂相终始,莆人思公何尽期。

昨日恩诏下闾里,春秋二祭入新议。借问建言者伊谁,太平郡守周氏子。

张将军,真丈夫。矫如冲霄决云之快鹄,捷如追风掣电之神驹。

昔年倚剑医无闾,披甲上马擒单于。论功分镇东海隅,紫气直贯蛟人居。

前年手把金仆姑,白日射杀三于菟。去年捕贼黄道湖,绿林豪客一扫无。

张将军,才且武,奏鸣笳,喧叠鼓。杏花团雪风雨晴,东风夹道吹高旌。

我徒我旅马前拜,共爱将军如父兄。长安道上听马声,愿留将军再守盐官城。

茅屋沿堤密掩扉,官桥昏黑泊船稀。守关戍火明村坞,隔岸渔灯照石矶。

寒木尽随溪雨落,断鸿犹趁野云飞。篷窗攲枕浑无寐,倦听人家夜捣衣。

别圃从容过,回冈更有亭。沙痕浮日白,山色印江青。

列岫承余韵,支颐感客星。无须催小队,渔唱暮堪听。

参苓不贮药笼中,老作人间自在翁。日昃芹宫辞簉鹭,天高榆塞羡归鸿。

芒鞋翠湿巢松露,布袖香沾采藻风。村饮野吟农圃乐,与君从此四般同。

黄牛当楚西,夔巫势同抗。江流此再束,轻快思一放。

连山崩颓云,奇石涌惊浪。神人俨高跂,怪兽兀相向。

合形争结构,庳者犹倔强。尽泄造化藏,余美不一长。

居人出岩窦,如粟黏壁上。风急陨杂花,水湍漂汲盎。

钟声动黄陵,凄听巴女唱。

火德方居夏,端符帝运亨。
化工初不宰,继照付重明。

花光满,深屋隔帘重。怪底游蜂能解事,碎雕窗纸透玲珑。

阵阵入香风。

鱼山留晚棹,寂寞坐更深。暗浪喧舟腹,寒灯映水心。

颓风堕墨泪,高调忆钟琴。江树识人思,萧萧寄远吟。

初日上昆仑,玉色皓天地。我欲采其英,万里莫由致。

黄河行中原,终古为患累。去源日以远,浊浪日以恣。

探寻枉张骞,凿空难任使。终将移大山,永为东南蔽。

底柱而受镌,恐非神禹意。

忽睹银钩挂,窗前花影新。欲留难久住,妒杀画眉人。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