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首笔触细致而风格明秀的春日之作。
词篇幅一开,便春意盎然。“水涨鱼天拍柳桥”。水涨,点春讯。以下五字渲染之。春来涨潮,浮起了鱼天,不反水与岸齐,拍打着柳桥而已。鱼天一辞,妙不可言。鱼游于水,如翔于天,可见当涨潮托起春水之后,那春水仍是空明莹澈。“云鸠拖雨过江皋”,云鸠形容墨云行雨,其色如鸠。这又是一个妙手偶得的好辞。上句写春水空明,此句写春江烟雨,一阴一晴,阴晴不定,正是春天的特征之一。“一番春信入东郊”,春从东来,东郊先得春信。这又是词人下笔极细致有味之处。
过片二句,词境从江郊转为室内。“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上句写自己沏茶。凤团是宋时一种名茶。春日人常渴睡,短梦也是常有的。饮茶之意,在破睡提神。句首虽下一“闲”字,语似不经意,实则方才一饷短梦,竟大有难以遣除了却之愁,故须饮茶以消其一份梦后的惘然。下句写燕子垒巢。燕子不辞辛苦飞来飞去,一次又一次衔泥而来,眼看着就渐渐营造成了新巢。燕子极忙,词人则静。句首一下“静”字,暗示的实是词人并不平静的心绪。大好时光白白流逝而不能有所作为的悲哀,隐约见于此二句之言外。结句转为室外。“又看日影上花梢”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句首下一“又”字,则日日空对春光之意亦隐然可见。挽合下片三句首字所下之“闲”字、“静”字、“又”字,词人心头不忍时光白白流逝的愁怨不难体味。这种淡淡的哀怨,实是一种普遍的人生情绪。而词中表现得极精微、含蓄。
白道南邻紫气高,间关戎马几年劳。谁知青雀成鹦鹉,帝子东迁已弁髦。
西北有佳人,被服云霓裳。高楼切紫微,辅卫开两厢。
天厨挟女史,华盖荫文昌。吾欲往从之,内屏天路长。
穷栖在山泽,左右艺兰芳。玄泉醉我心,崇桂荫我堂。
南林狎鸾灊,北䃹采圭璋。富贵来何迟,年鬓生秋霜。
诗帙不来春又过,药瓢应是日相亲。无因为报池南柳,长得新条长过人。
仗节开闽阃,分曹傍省闱。用人那有外,观海更无涯。
白露收柑子,南风食荔枝。未须频会面,多寄府中诗。
菊酒不忍酌,步至东城闉。城头楼最高,上与天为邻。
经始自洪武,及今五百春。借问檐前好风日,几见连屋累栋烧成薪。
我昨初客沪水滨,乱余逢节欣饮醇。迩来又重九,胡乃四塞皆烽烟。
行省不决战抚策,坐令边吏愁逡巡。巡方使者文绝伦,郡侯意气干青云。
手长斧柯短,醉胆空轮囷。座中复有二三客,谈诗说剑俱清新,凭栏我独望慈亲。
边云惨澹心氛氲,此楼虽高何足云。点窜欧阳诗,俯仰泪沾巾。
昆池已不见,况乃城中人。
夕阳都在小楼西。更桥西。更湖西。湖外青山,山色晚来低。
春又阑删人又去,愁独自,下帘拢,听马嘶。
马嘶。马嘶。路还迷。柳几堤。竹几篱。鞭也,鞭也,鞭不到、红扇双扉。
况是行云,和雨做新泥。且住拗花花未落,花落后,怕重游,旧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