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并辔天街里,联裾省户中。追参两班合,醉笑一尊同。
我老犹占鵩,公豪正吐虹。忽骑箕尾去,悽断白头翁。
昏昏坐平旦,兀兀行薄暮。岂乏往来人,幽怀寡清晤。
辞源湮曩浚,理窟增旧锢。幸子有佳期,欣然写衷素。
玄谈相应发,妙理独超悟。颇惮尊酌烦,易觉光景度。
诎身违道远,高世遭众恶。勉矣循大中,心期永无斁。
奕世才名珥汉貂,凌云綵笔起垂髫。即今过夏看行卷,犹带钱塘六月潮。
频登采芹亭,所乐非山水。君今去我东,愁绝重来倚。
怕窥红日照沙湾,怕见明灯照九寰。眼病以来唯一喜,喜乘微雨看遥山。
高唱曾随鹤唳闻,中年壮气得支分。抱关亭馆宾犹主,当代英雄操与君。
垂老一麾辞魏阙,清声千古落江濆。太平湖上行吟处,疏木寒蝉向夕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