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诗人之腹饥生芒,作气恣跃为文章。天公吝我以稻粱,要以万象塞我肠。
使冬始寒天雨霜,一镫伴客惨不光。雷鸣腹底自礌硠,忽尔坐念心忧伤。
我从髫岁离故乡,山中田事惭已忘。我翁一官系朝廊,年年红粟分太仓。
东洲回首云荒荒,负郭曾无半亩粮。计惟狂歌与慨慷,咀嚼道妙捐秕糠。
百年饥渴免思量,是为东山陆氏庄。何须早计归耕桑,画饼成诗强自慰,江神大笑吾非狂。
白社閒寻惠远师,花边闻漏独归迟。笑声乍落红尘外,应是溪桥送客时。
帝许南还著锦衣,故山草木坐增辉。路从白马湖边过,身与苍龙阙暂违。
几处聚观元献隽,千年争讶令威归。秋风肯念并州旧,莫谓衡阳少雁飞。
蕴仙此还异,掌漏翻非役。侍臣乃执捧,良宾乃投掷。
开匣拜遗容,凄然心暗伤。未及见慈亲,惟见图卷长。
夫子秉遗教,显亲早名扬。当年课夜读,教以古文章。
治家似钟郝,半典嫁时裳。聚得千卷书,训以石室藏。
夫子成德器,终天忆北堂。四祭陈五鼎,举爵每徬徨。
哀哉寸草心,难报春晖光。于今选楼上,即是古墨庄。
圣恩酬母德,更图一品妆。
自顾拨不转,何敢当主人。竹弟有清风,可以娱嘉宾。
先人昔营菟,嵩少买别墅。后生久逸乐,稍识田家苦。
平生十具牛,独立方寸土。至今龙门滩,犹梦秋夜雨。
珊珊何处,向图中犹见,铢衣烟雾。十二瑶台清梦好,漫把玉芝容与。
闲看梳翎,相将弄影,雅称神仙侣。软红尘外,东风吹上眉妩。
不道花落花开,绾春无计,过眼流光度。环佩江皋空寄恨,剩有月明如素。
锦瑟尘埋,瑶编蠹食,化鹤归来误。天香偕问,冷烟一片凝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