佹诗

先秦·佚名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

天地易位,四时易乡。

列星殒坠,旦暮晦盲。

幽闇登昭,日月下藏。

公正无私,反见从横。

志爱公利,重楼疏堂。

无私罪人,憼革贰兵。

道德纯备,谗口将将。

仁人绌约,敖暴擅强。

天下幽险,恐失世英。

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

比干见刳,孔子拘匡。

昭昭乎其知之明也,拂乎其遇时之不详也。

郁郁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闇乎天下之晦盲也。

皓天不复,忧无疆也。

千岁必反,古之常也。

弟子勉学,天不忘也。

圣人共手,时几将矣。

与愚以疑,愿闻反辞。

其小歌曰:念彼远方,何其塞矣。

仁人绌约,暴人衍矣。

忠臣危殆,谗人服矣。

琁玉瑶珠,不知佩也。

襍布与锦,不知异也。

闾娵子奢,莫之媒也。

嫫母力父,是之喜也。

以盲为明,以聋为聪;

以危为安,以吉为凶。

呜呼上天!曷维其同。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天下不太平,请让我呈献奇异愤激的诗。

天地改变了位置,四季改变了次序。

日月星辰坠落,白昼夜晚昏暗不明。

奸邪小人登上显要位置,光明的君子隐遁伏潜。

公正无私,被诬为反复无常。

一心为民,被诬为已营造楼台。

不因私怨而得罪了人,被诬为兴兵作乱。

道德完美无瑕,却招来无尽的谗言。

仁人君子遭罢黜穷困潦倒,傲慢暴虐的小人专横擅权。

天下如此昏暗,恐怕要失去一代圣贤。

把螭龙当作壁虎,把猫头鹰当作凤凰。

比干进谏纣王,被剖腹取心,孔子被围困在匡地。

他们的智慧多么光辉,志向不能实现是因为时代不吉祥。

要实行的礼义多么光辉灿烂,但天下云一片黑暗。

莽莽天宇不复光明,忧心忡忡无边无疆。

长久的动乱之后就会回归太平,这天理恒久不变。

弟子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上天一定不会把我们遗忘。

圣人请暂且拱手等候,好时机却将到来。

我说的话可能让人难以相信,请让我反复陈说我的想法。

那道小歌这样唱道:

我心中怀念着远方,那里的道路是多么闭塞。

仁人君子遭罢黜穷困潦倒,暴虐之人却数不胜数。

忠臣义士危在旦夕,奸佞小人志得意满。

珍贵的美玉和珠宝,不知道佩戴。

精布和锦缎,不知道它们的区别。

俊美的闾娵和子奢,没有人为他们做媒,

丑陋的嫫母和力父,却是人们喜欢的对象。

将眼盲当作目光敏锐,将耳聋当作听力超卓。

将危险当作安全,将吉祥当作灾祸。

上天啊,怎么能和这些人同道!

注释

佹(guǐ)诗:奇异激愤的诗。

易位:改变了位置。

易乡(xiàng):改变了方向。乡,同“向”。

殒坠:坠落。殒,同“陨”。

晦盲:昏暗不明。

幽闇:指奸邪小人。登昭:登上显要的位置。

日月:指光明的君子。下藏:下隐潜藏。

从横:合纵连横,比喻反复无常。

重楼疏堂:高大的楼房、宽敞的厅堂。

无私罪人:不因私怨而得罪了人,《荀子》杨倞注所谓“果于去恶也”。

憼(jǐng警):同“儆”,准备。革:甲,指兵器。戒兵,备兵。

将将:通“锵锵”,聚集的样子。

绌(chù触)约:黜退,穷困。

敖:通“傲”。擅强:专横。

幽险:昏暗、凶险。

螭(chī)龙:传说中的蛟龙。蝘(yǎn)蜒:壁虎。

鸱枭(chīxiāo):猫头鹰。

比干:商纣的叔父,进谏纣王,被剖腹取心。

刳(kū):破开挖空。

匡:古地名,在今河北省长垣县,孔子曾在这里被匡人包围。

拂:违背。

郁郁:文彩很盛的样子。按:此句“郁郁”二字原与上句“拂”字互易,今据《荀子》杨倞注改。

皓:光明。复:返。

千岁必反:谓乱久必治。

几:近。将:行,到来。

与愚以疑:我讲了愚蠢的话让您疑惑。

反辞:反复叙说之辞,犹《楚辞》中的“乱曰”,即下文的“小歌”。

远方:指楚国。俞樾说:“不敢斥言楚国,故姑托远方言之。”

塞:蔽塞。

衍:多。

危殆:危险。

服:用。

琁:同“璇”,美玉。

闾娵(lǘjū):战国时魏国美女

子奢:当为“子都”,春秋时郑国美男子。

嫫(mó)母:传说是黄帝时的丑女。

力父:未详,可能是丑男子。

是之喜也:能够受人喜欢。

曷维其同:怎么能和这些人同道。

赏析

  《佹诗》见于《荀子·赋篇》。《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五篇赋,后附《佹诗》。

  关于五篇赋同《佹诗》的关系,前人争议颇多,或以为六篇都是荀子晚年作的一组赋,或以为《佹诗》独立成篇,与前五篇不类,或以为《佹诗》与《小歌》也是并列的两首诗。我们认为,《荀子·赋篇》包括作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两篇作品:前半五首是讔,作于齐宣王朝(前319--前301)初至齐稷下时;后半为赋,作于其初次适楚、又去而至赵国期间。至于《佹诗》后面的“小歌”,就是屈原《抽思》中的“少歌”,与“乱辞”的性质相同,当然是《佹诗》的组成部分而非独立成篇。  《佹诗》创作的时代背景,《战国策》上有明确记载:齐滑王末年,荀卿因上书齐相不被采纳,遂南适楚,客于春申君。由于谗人的离间,荀卿又不得不离楚去赵。到赵国不久,春申君又使人请荀卿返楚,于是荀卿为书谢春申君,信末附诗一首。《战国策·楚策四》所录送春申君的诗,正是这首《佹诗》的“小歌”,只是《楚策》系节录,略去了头六句,个别字句略有不同而已。可见这首诗是荀子屡遭谗言、政治上极不得意、心灵蒙受重创之下写的。

  诗的开篇就描绘大自然颠倒黑白、四时失序,令人可怖的情景。

  接着描写人类社会贤良受诬受困、奸佞猖狂肆虐。然后以比干、孔子为例,说明圣哲遇时不祥,古今一律,是规律性的社会现象。但作者又坚信,物极必反,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的天空必将呈现于人间。

  “小歌”部分,对前文所讲之意反覆叙说,饱含忧愤地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楚国统治者,揭露他们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以盲为明,以聋为聪,以危为安,以吉为凶”。作者的谢绝之意,表露无遗,而寄意遥深,盖人穷反本也。

  写法上,比兴象征手法运用成熟而得体,意象生动,情感直率而真挚。句式整齐划一,读来朗朗上口,既有回环往复、整齐和谐之美,又带有浓厚的楚歌情调。其中的一段很像屈原《涉江》的乱辞。因此,它是荀子赋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朱熹《楚辞后语》收录了这首诗,并为叙说,盖亦取其“出于幽忧穷蹙,怨慕凄凉之意”(《楚辞后语序》)。鲁迅先生在其所著《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论《佹诗》:“词甚切激,殆不下于屈原,岂身临楚邦,居移其气,终亦生牢愁之思乎?”明确指出了它可与屈原赋媲美的高度的思想艺术水平。

  猜你喜欢
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久被浮名系,能无愧海鸥。
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徒生仙实凤不游,
老死空山人讵识。妙年秉愿逃俗纷,归卧嵩丘弄白云。
含情傲慰心目,何可一日无此君。
虚怀何所欲,岁晏聊懒逸。
云翼谢翩翻,松心保贞实。
风秋景气爽,叶落井径出。
陶然美酒酣,所谓幽人吉。
自当轻尺璧,岂复扫一室。
安用簪进贤,少微斯可必。
画戟门边春书长,鼎新横范宿淮阳。
吏人傒眼报公事,一瓣浓薰班马香。
湘簟纱厨午睡醒。起来庭院雨初晴。夕阳偏向柳梢明。
懒炷薰炉沈水冷,罢摇纨扇晚凉生。莫将闲事恼卿卿。

金欲百鍊刚,不欲绕指柔。石羊卧荒草,一世如蜉蝣。

丝成蚕自缚,智成龟自囚。竹箭天与美,岂愿作嚆矢。

匏枯中笙竽,不用系墙隅。土偶与木偶,未用相贤愚。

革辙要合道,覆车还不好。木讷赤子心,百巧令人老。

何处高歌踏紫氛,袖中瑶草白纷纷。夜深忽弄昆仑笛,惊破仙人五色云。

八十神全步履轻,自嗟七十负平生。紫芝采得间中事,白鹤飞来静里声。

多少光阴仍浪迹,古今著述总浮名。问君可授延年术,九转丹砂未易成。

中丞今塞上,开府作藩维。况复神州在,应劳圣主知。

山河千古壮,气象八陵滋。长策当何定,威名仰昔时。

道人别我三年久,丘壑胸中趣益真。更与风流能赋客,来寻憔悴负痾人。

明窗辨药分寒燥,清夜吟诗动鬼神。促膝方欢又分袂,别愁还与月痕新。

弹指华年怜逝水,罗浮疏影阑珊。采珠宁畏海风寒。

苍凉诗外语,潦倒醉中颜。

蓬岛仙游迷远近,双成笑指嫣然。雪莱冬咏记胸间。

童心犹未泯,蝶梦醒应难。

言访神仙宅,攀藤石磴闲。泉声春雨涧,人影夕阳山。

丹灶久岑寂,白云空往还。劳劳尘土梦,愧我几时闲。

夜诵蕊珠经,群真悉下听。仙坛晨自扫,拾得凤凰翎。

玄关一窍,理幽深、至妙了无言说。阴极阳生初动处,便是采铅时节。地下雷轰,山头水降,满地红尘雪。行功之际,马猿休纵颠劣。霎时虎啸龙吟,夫欢妇合,鼎内丹头结。身外有身犹未了,圆顿始能通彻。嫩嫩黄花,青青翠竹,此理应难泄。为君举似,水中捞取明月。
因旧未尝改。
缘甘故先竭。
历稔久无禽。
一朝见开渫。
泌泉既斯涌。
短绠锵安设。
已获丁氏利。
方见管公绁。

外家宅相悲零落,母氏风流记阿姨。独有吾兄今又去,百年亲话更谁知。

江西诗社久沦落,晚得一人刘改之。
不向岭头拈取去,此衣此钵付他谁。

一片天光三五风,玉墀吹断岭头松。巍然山上澄湛下,忽尔云同霜月中。

堆堆全体乾坤里,密密满心天地表。碌碌??通用眼,骊珠击碎草芊忡。

□□□□,□付规矩。乃据石稚,言藏金斧。方□深雪,载调淮雨。

乐驾中和,诗同下武。

日下闻天遣,荒寒万国西。非关驱獬廌,直欲掣鲸鲵。

倍道旌麾远,先锋铠仗齐。书生能慷慨,临别不含凄。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