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底事胜赏匆匆,正自天付酒肠窄。更笑老东君,人间客。
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望中倚栏人,如曾识。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这表面上看是一首伤春的词,实质上是一首借伤春入笔,抒发词人对“故苑春光”无限怀念的抒情词。这种伤春不仅仅是感叹春光的流逝,而是寄寓了词作者对往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昌明盛世的深切怀念。
上片抒发伤春的情感。首句十五个字,写出了几番风雨过后,白花洞,春色逝的凄凉景象,词人触景伤情,思绪联翩,无限怅惘涌上心头,由春光的流逝,想到了美好岁月的不再,不禁悲从中来,不能自已。起句“几番风雨”,点出春光不再的原因,“不见”二字,道出词人对春光的寻觅与留恋,当那嫣红的海棠与如雪的梨花确实已“不见”时,无限的惘怅便自然而然地涌上了词人的心头。他希望仍然能够看到那“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生机盎然的景象,但却终是“不见”。因此才有了后面“底事胜赏匆匆”的问句和“酒肠窄”的自怨之词。“更笑老东君,人间客”。因春之消逝而嘲笑司春的老东君象是匆匆来去人间的过客,转瞬即逝。明明是无尽的惘怅与留恋,却偏偏用了一个“笑”字来传达,所谓强颜欢笑,读来更是让人心酸。
下片转为剖示词人的心理情态。虽然是胸中愁肠百结,但幸有新翻的笛曲,酩酊大醉后的信手挥毫,以及那醉望中的“倚栏人”,似还可以帮助词人荡除心中的烦恼与忧愁。可是,“倚栏人”只是似曾相识,词人心中那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失望之水熄灭了。
“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阵迹。落尽后庭花,春草碧。”则是点晴之笔。道出了昔日燕京的繁华与故苑后宫此时的荒凉萧条。句式凄绝哀婉,道出作者的国势不振,国家的衰亡而无限感伤。在国家危难之时,词人追忆往日的繁荣昌盛,感叹盛世的不再,心中不禁悲凉无限。这也是他伤春的真实用意。
全词意境清幽,语言浅近,虽淡淡着笔,言外却有无限感怆,读来意韵绵长。
日者人间世,家传洛下书。谁能定真实,转觉堕空虚。
莫倚文无害,常怀行有馀。词华非所欠,水溢自成渠。
海水茫茫到日东,倭来恍惚去无踪。宝山新见天兵下,百万貔貅属总戎。
双鹅谶妖端,一马前休兆。中原既板荡,臣主周奔峭。
长蛇恣吞噬,白日掩孤曜。心违祖逖楫,事踬扶风啸。
康屯见斯人,辱巳存机要。建侯竟谁功,江介无飞旐。
勋成身乃殂,天逝徒心悼。侧惟盈缩理,虚咎燃犀照。
遗坟阚清千,古树寒新庙。来阡莽回郁,弭节纷延眺。
载瞻徐墓迩,益壮风流绍。
见人错失,动我心肠。交予怎不悲伤。思想燃指然臂,顶上然香。
假饶投崖喂虎,尽舍身、拚命非常。争知得,有些儿妙理,别是嘉祥。
清静无为鼎内,觉心中真火,下降肾堂。肾水化为真气,气结红霜。
常常熏蒸四大,便玲珑、响喨玎珰。神光灿,得携云,归去蓬庄。
阴山分脉自昆崙,朔漠绵延迥北门。遥见马驼知牧地,时逢水草似渔村。
穹庐敕勒秋风曲,青冢婵娟夜月魂。今日八荒同一宇,向来边檄不须论。
壶中有酒且同酬,共向西园忆旧游。万事回看旦夕异,一身休为百年愁。
但寻黄菊簪青鬓,莫采茱萸怨素秋。乐饮不须辞日暮,人生能得几登楼。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