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当作于李白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出寻阳(即浔阳)狱之后,流放夜郎之前。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举兵叛乱,李白自汴州梁园(今河南开封)南奔,寓居于寻阳。相传此时李白曾游宿松,居于南台山的南台寺,县令闾丘为之筑“读书台”和“对酌亭”,让诗人在此啸傲风月,饱吟山水,以满足他“浪迹天涯仍读书”的嗜好。闾丘也常来与李白弹琴赋诗,对酒放歌。公元757年(至德二载)九月,李白出寻阳狱后,病卧宿松,在宿松避难、养病,相传依然寓居于南台寺。当时,闾丘已致仕,隐居于宿松东郊沙塘陂,时来陪伴李白。《江南通志》载:“宿松城外沙塘陂,闾丘处士筑有别墅。李白前往作客,见环境清幽,有田园乐趣。作《赠闾丘处士》”。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充满农家乐的美丽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好景不长,公元757年(至德二载)十二月,李白终被判罪长流,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据传,李白离开宿松时,闾丘处士送行至南台山下,在一小岭为李白饯别,后人名为“饯客岭”。
褰裳拂烟雾,竦身青云间。浮丘何处来,接上嵩高山。
云梯蹑青壁,金涧流潺湲。其前为天柱,颇象承露磐。
石脂锵然下,味如玉浆寒。飒飒仙馆中,饮之生羽翰。
道逢四五公,授我青琅玕。碧落空歌长,飙车逝难扳。
携手千秋期,税驾何时还。
堤上閒游眼界宽,青天不尽地漫漫。此心便觉无拘碍,谁信人间行路难。
岩谷何人叹久幽,纻袍一一赴兼收。衔枚尽欲成坚敌,怀璧浑疑忌暗投。
独讶终篇惜鸡肋,更须添烛校蝇头。文章到此无殊律,共赋菁莪汎汎舟。
南人酿酒诧深红,注瓦真成琥珀浓。与药相投莫宜此,急分多病晏如翁。
王生和鼎实,石子镇海所。亲友各言迈,中心怅有违。
保以叙离思,携手游郊畿。朝发晋京阳,夕次金谷湄。
回溪萦曲阻,峻阪路威夷。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
滥泉龙鳞澜,激波连珠挥。前庭树沙棠,后园植乌椑。
灵囿繁石榴,茂林列芳梨。饮至临华沼,迁坐登隆坻。
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扬桴抚灵鼓,箫管清且悲。
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绿杨溪水平桥,雨声一夜新荷碎。沈沈庭院,濛濛屏障,厌厌残醉。
细浥牙笼,顿宽筝柱,又寒鸳被。听鹈鸪相唤,矶头池角,报帘外、东风腻。
烟霭欲明还未。但闷压、晚来天气。汗粉生潮,酒香成晕,不关珠泪。
极浦苍茫,野田弥漫,阻人归骑。正梅黄迤逗,闺中心性,似伊滋味。
南唐刺史边菩萨,象教西来意能达。铸成铁象乘普贤,兵火城中镇争夺。
普贤偶现人天身,铁象何须廿万斤。四蹄踞地厚地裂,下有鳌戴愁掀翻。
香象人夸渡河美,欲行不行色欢喜。神完应可却熊罴,力抟宁愁遇狮子。
当年精铁生深山,岂知铸象灵化顽。消受香烟已千载,胡不驱去排仙班。
频年劫火烧萧寺,身不能焚齿逾利。游魂偶洗象牙潭,魑魅无声老蛟避。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