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当作于李白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出寻阳(即浔阳)狱之后,流放夜郎之前。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举兵叛乱,李白自汴州梁园(今河南开封)南奔,寓居于寻阳。相传此时李白曾游宿松,居于南台山的南台寺,县令闾丘为之筑“读书台”和“对酌亭”,让诗人在此啸傲风月,饱吟山水,以满足他“浪迹天涯仍读书”的嗜好。闾丘也常来与李白弹琴赋诗,对酒放歌。公元757年(至德二载)九月,李白出寻阳狱后,病卧宿松,在宿松避难、养病,相传依然寓居于南台寺。当时,闾丘已致仕,隐居于宿松东郊沙塘陂,时来陪伴李白。《江南通志》载:“宿松城外沙塘陂,闾丘处士筑有别墅。李白前往作客,见环境清幽,有田园乐趣。作《赠闾丘处士》”。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充满农家乐的美丽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好景不长,公元757年(至德二载)十二月,李白终被判罪长流,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据传,李白离开宿松时,闾丘处士送行至南台山下,在一小岭为李白饯别,后人名为“饯客岭”。
疏帘曲槛蘋风凉,细腰美人藕丝裳。绿藤水文穿矮床,玉指纤纤弹履霜。
高林莺啭日正长,幽涧泉鸣夜未央。哀思不怨和而庄,有齐淑女礼自防。
世人但惑青楼倡,琵琶箜篌杂胡羌。试听一曲醒汝狂,文姬指法传中郎。
六院诸姨献宝新,天家生日幸宜春。凤衫噀熨蔷薇露,晓进龙床喜称身。
八载予三至,支离剩此身。谁怜单外客,又送故乡人。
米说江南贱,烽传海上频。将军今亦厌,醉尉莫相嗔。
翰墨何憔悴,英灵有屈伸。千年关气运,一代出精神。
夫子兴篇什,声名动缙绅。波澜含诡谲,刻峭露嶙峋。
李杜那堪数,曹刘不足陈。无人宗大雅,举世儗凡伦。
文学元同列,风骚自有邻。新章标创始,旧例起湮沦。
已觉空前辈,悬愁绝后尘。价卑皆咄唶,力怯谩逡巡。
绮丽才难并,湛冥道所珍。逍遥归母氏,杳渺入天人。
霄汉心常远,神仙意独亲。绪言存著作,大业负经纶。
踪迹升沈隔,交情契合真。过逢频下榻,离别据沾巾。
去国仍初服,还乡似昔贫。丹房天上药,酒肆世间身。
青璅辞通籍,沧洲忆问津。傥逢桐柏隐,访尔故山春。
二月风光尽属春,六霙何苦妒芳辰。东君等是回生意,须与莺花作主人。
岁晏多北风,塞向卧南壁。龟纹羃纸帐,规以安我室。
宇宙岂不宽,盘礴入容膝。窗明读易朝,月冷谈道夕。
风筝偶成韵,一笑付终日。严城传夜柝,曾是非戌役。
惊飙动河汉,原野旷萧瑟。积阴荡寒气,历历星斗白。
龙钟感岁换,留滞眇天北。怀昔独悲辛,乾坤同寥阒。
埙篪叶奏几经年,云栈迢遥共著鞭。自昔才人多入蜀,从来豪士爱游燕。
连床风雨三更梦,满路莺花二月天。余不负丞君吏隐,可能同到锦江边。
蒲帛谁云晚见招,自伤白发已萧萧。楼中铁笛留馀韵,肠断廉夫客妇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