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

先秦·佚名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留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停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分外之事也不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敏事务。
天寒蟋蟀进堂屋,行役车辆也息休。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不停留。行乐不可太过度,还有国事让人忧。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

注释

聿(yù):作语助。莫:古“暮”字。
除:过去。
无:勿。已:甚。大(tài)康:过于享乐。
职:相当于口语“得”。居:处,指所处职位。
瞿(jù)瞿:警惕瞻顾貌;一说敛也。
逝:去。
迈:义同“逝”,去,流逝。
外:本职之外的事。
蹶(jué)蹶:勤奋状。
役车:服役出差的车子。
慆(tāo):逝去。
休休:安闲自得,乐而有节貌。

赏析

  就诗论诗,此篇劝人勤勉的意思非常明显。此篇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感物伤时。诗人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这一年已到了岁暮。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经·豳风·七月》写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九月在户”与此诗“蟋蟀在堂”说的当是同一时间。《七月》用夏历,此诗则是用周历,夏历的九月为周历十一月。此篇诗人正有感于十一月蟋蟀入室而叹惋“岁聿其莫”。首句丰坊《诗说》以为“兴”,朱熹《诗集传》定为“赋”,理解角度不同,实际各有道理。作为“兴”看,与《诗经》中一些含有“比”的“兴”不同,它与下文没有直接的意义联系,但在深层情感上却是密不可分的,即起情作用。所以从“直陈其事”说则是“赋”。从触发情感说则是“兴”。诗的三、四句是直接导入述怀:诗人由“岁莫”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着一虚笔罢了,后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三章诗五、六句合起来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承当的工作,对分外事务也不能漠不关心,尤其是不可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可见“思”字是全诗的主眼,“三戒”意味深长。这反覆的叮嘱,包含着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自儆也是儆人。最后两句三章联系起来是说:喜欢玩乐,可不要荒废事业,要像贤士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向上。后四句虽是说教,却很有分寸,诗人肯定“好乐”,但要求节制在限度内,即“好乐无荒”。这一告诫,至今仍有意义。

  此诗作者,有人根据“役车其休”一句遂断为农民,其实是误解,诗人并非说自己“役车其休”,只是借所见物起情而已,因“役车休息,是农工毕无事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故借以表示时序移易,同“岁聿其莫”意思一样。此诗作者身份难具体确定,姚际恒说:“观诗中‘良士’二字,既非君上,亦不必尽是细民,乃士大夫之诗也。”(《诗经通论》)可备一说。

  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覆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押韵与《诗经》多数篇目不同,采用一章中两韵交错,各章一、五、七句同韵;二、四、六、八句同韵,后者是规则的间句韵。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岁末述怀诗。《毛诗序》说:“《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蒋立甫《诗经选注》受王质说启发,定此篇为“劝人勤勉的诗”。

  猜你喜欢
北阙层城峻,西宫复道悬。乘舆历万户,置酒望三川。
花柳含丹日,山河入绮筵。欲知陪赏处,空外有飞烟。
来时夹道,红罗步障,已换青丝翠羽。春愁元自逐春来,却不肯、随春归去。
千觞美酒,十分幽事,归到只愁风雨。凭谁传语牡丹花,为做取、东君些主。
星野涵辉,云峰环翠,南园迎腊开梅蕊。瑶台仙子笑相逢,金钗行里拚沉醉。
照乘骊台,出闲天骥。相随寿母多年纪。春风侍宴宝花楼,五枝七叶都荣贵。

远岫回环碧四围,一峰清绝万峰低。浮云复作人间雨,天上长晴世不知。

忧民白发三千丈,报国丹心十二时。
独倚长空望红日,满帘风雨燕喃呢。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多事,不治曲辞,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梦回清绝。小院溶溶月。香又不寒云又热,酿作满庭红雪。

参差玉剪东西。几时换却羽衣。不是花留艳影,琼楼谁见双飞。

鸟不曾喧兽不争,鸾歌凤舞碧瑶城。群童尽唱忘忧曲,也似人閒乐太平。

诗句才成雨又催,酬时只倚十分杯。诚斋笔下诗何数,不祇晴来雨更来。

飞来山上西厓水,窍眼弯环才一咫。蹄小应知非虎跑,手掬聊堪洗牛耳。

丘尼作队罢燃香,剩指犹能接线量。俯仰不愁官导落,依希似放辘轳长。

畴知此井深难测,畴知个是灵鳗宅。金光抽线等蟾酥,银竹翻盆救龟折。

有时缘壁上浮屠,白肚蓝鳞搅柱粗。昨来岂是褒神降,今去宁非孔甲逋。

金山诒鼋,鼋宜不来。灵鳗一去,竟何嫌猜。伊谁下石,于井之中。

尾伤不掉,令子不终。三年乾潦食人肉,今年小浆湖波濲。

菜花黄,麦苗绿。

病身长是恋家乡,短发那堪著六梁。只忆山庄松树下,鸟啼清昼午阴凉。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

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

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

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我双白鱼,柔条贯柽柳。

君弗厌贪饕,伴榼须斗酒。

章水平铺碧玉流,稀疏红翠可怜秋。劝君莫下销魂浦,三板轻船不载愁。

五里闻滩声,惊雷聒晴昼。行人戒戙楫,欲往不敢骤。

夤缘涉葭苇,倏忽抵岩窦。洪涛倾山来,万窍各奔凑。

仰窥若建瓴,直上比县溜。石如痴龙蟠,水作外蛇斗。

中流入盘涡,震荡几致覆。冯夷悯其劳,灵风幸相佑。

千摇遂出谷,回波带清沤。长年颜始开,邻榜曲已奏。

回思踏奇险,失足那可救。停桡一长吟,久客悲老瘦。

半生怜学道,苒荏负初心。倏尔经今岁,愀然觉寸阴。

一封何潦草,百计是抽簪。异代谁知己,无弦壁上琴。

一寺皆楼殿,虽雄向此吞。云霞终日影,桧柏几年根。

槛俯水烟国,磬传鸡犬村。倚窗翻贝叶,宴寂属空门。

扁舟忆过娄江曲,修竹泠泠隐者家。五月凉风生草阁,几回白月照江沙。

幽人长夏寻棋局,稚子应门理钓槎。更爱开门玉山里,隔溪千树种梅花。

迢遥几度到江头,江上萧条昔日愁。远近绿芜深破院,微茫烟水老渔舟。

残云断尽天逾阔,好月初来望似秋。今夜且同鸥鹭宿,明朝应与逐东流。

书簏堆愁,酒痕成泪。风光只解供憔悴。古之贫者是何人,锦囊佳句来驴背。

是此生涯,尽多况味。蠹馀鼠剩难教废。今之贫者是何人,与君共拟诗瓢醉。

五华之山山上头,俯视江东如浮沤。岂无四万八千丈,亦有五城十二楼。

翠蕖影落中天晓,玉柱光含大地秋。何日相从陪杖屦,西风林下一长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