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

先秦·佚名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女 通 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

注释

硕鼠:大老鼠。一说田鼠。
无:毋,不要。黍:黍子,也叫黄米,谷类,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三岁:多年。三,非实数。贯:借作“宦”,侍奉。
逝:通“誓”。去:离开。女:同“汝”。
爰:于是,在此。所:处所。
德:恩惠。
国:域,即地方。
直:王引之《经义述闻》说:“当读为职,职亦所也。”一说同值。
劳:慰劳。
之:其,表示诘问语气。号:呼喊。

赏析

  《硕鼠》全诗三章,意思相同。三章都以“硕鼠硕鼠”开头,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麦、苗)!”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借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也表现诗人对其愤恨之情。三四句进一步揭露剥削者贪得无厌而寡恩:“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诗中以“汝”、“我”对照:“我”多年养活“汝”,“汝”却不肯给“我”照顾,给予恩惠,甚至连一点安慰也没有,从中揭示了“汝”、“我”关系的对立。这里所说的“汝”、“我”,都不是单个的人,应扩大为“你们”、“我们”,所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提出的是谁养活谁的大问题。后四句更以雷霆万钧之力喊出了他们的心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人既认识到“汝我”关系的对立,便公开宣布“逝将去女”,决计采取反抗,不再养活“汝”。一个“逝”字表现了诗人决断的态度和坚定决心。尽管他们要寻找的安居乐业、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却代表着他们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们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产生的社会理想,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正是这一美好的生活理想,启发和鼓舞着后世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不断斗争。

  这首诗纯用比体,《诗经》中此类诗连同此篇只有三首,另外两首是《周南·螽斯》、《豳风·鸱鸮》。这三首的共同特点就是以物拟人,但此篇稍有不同。另两篇可以看作寓言诗,通篇比喻,寓意全在咏物中。此篇以硕鼠喻剥削者虽与以鸱鸮喻恶人相同,但《鸱鸮》中后半仍以鸟控诉鸱鸮展开,寓意包含在整体形象中,理解易生分歧;而此篇后半则是人控诉鼠,寓意较直,喻体与喻指基本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诗序》认为老鼠“贪而畏人”,重敛者“蚕食于民……若大鼠也”,对寓意的理解与两千年后的今人非常相近,其理就在此。

创作背景

  奴隶社会,逃亡是奴隶反抗的主要形式,殷商卜辞中就有“丧众”、“丧其众”的记载;经西周到东周春秋时代,随着奴隶制衰落,奴隶更由逃亡发展到聚众斗争,如《左传》所载就有郑国“萑苻之盗”和陈国筑城者的反抗。《硕鼠》一诗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猜你喜欢
敛笑凝眸意欲歌,高云不动碧嵯峨。铜台罢望归何处,
玉辇忘还事几多。青冢路边南雁尽,细腰宫里北人过。
此声肠断非今日,香灺灯光奈尔何。
五月五日扬子江心水,铸作道人双瞳子。
吾面碟子大,安用镜照二百里。

玉骨冰肌萼绿华,骑龙飞下太清家。衣飘碧落星芒动,佩拂玄冥月影斜。

江水阔,岭云奢,香魂散作岁寒葩。画图惊见春风面,陟觉精神冷不邪。

嗜欲割去土与泥,调虞气血等稚儿。拘拘谫谫世所怪,未免鹤发仍鸡皮。

甘脆为目不为腹,蚕茧自缚良苦之。两螯公子大于扇,九室春色堪为池。

开缄况读万选句,快意领此一段奇。自怜忍欲忍艾似,涎流津饐不自持。

明知喘疾有时愈,更寄斫雪加餐诗。

彤管留遗范,霓旌逼上仙。地伤瑶水后,人哭乐池边。

采翟行将驾,斑龙局未前。真軿不可问,知在几重天。

绝罗笼,脱羁锁。
虽是善因,而招恶果。
微云敛雨天气清,松声出树秋泠泠。窗户长含碧萝色,
溪流时带蛟龙腥。一官到手不可避,万事役我徒劳形。
飘然曳杖出门去,无数好山江上横。

子于父母,亦既能孝。父诏乃孙,繄父是效。

忆昔逢君北渚秋,藕花香里醉轻舟。三年一别空回首,千里相思更倚楼。

明月不随春物老,碧山长带暮云愁。天平松竹黄华水,早晚柴车得共游。

思君一日如三载,两寄诗来慰我心。尘土愈知人世隐,风烟遥见海门深。

贫来笑我常痴坐,乱后怜君更苦吟。历下亭前春水阔,扁舟何日重相寻?

鬓毛黑漆面如丹,曾待亲舆作长官。天禄雠书身长大,江都入梦涕涟澜。

窗中山色经秋瘦,枕底溪声入夜寒。三十六峰应好在,何年更得上楼看。

蒙以正,德而隐。专于静,遁于遁。无是无非无所求,无名无迹无诸闷。

愚自书绅用此言,深心更与何人论。

自述贫居百咏诗,衷情端不讳人知。阴阳消长非无日,穷富循环也有时。

但把行藏安义命,莫将得失论男儿。挥毫吟咏人休笑,措语何须富丽词。

斯道在人心,如蚌藏圆珠。
散作明月光,敛则止水虚。

百尺峰头草树齐,肩舆遥上白云梯。一林秋景山如画,满地藤花径欲迷。

风引磬声知寺近,雾连岩石觉天低。清游自有无边趣,拄笏松阴听鸟啼。

斯人落落,此地閒閒,于焉以息。焉用文之,篱槿檐萝聊葺。

四壁尽虚胠箧望,一溪恰类浮家宅。但无山,且凭空意设,眼前突兀。

笑豆叶、瓜花满处,尚有閒窗,摊书置弈。陋署新名,谷口愚仍旧额。

废圃蝶嫌寒不到,窄门鹤幸孤能立。爱新来,清意味,却因贫得。

逆放顺收,将寡敌众。
隐显同途,得失共用。
针针相似不外来。同行语话要分开。
自从大地火发后,古庙香炉不著灰。

闻道随阳雁,年年到此回。瘴云飞不度,炎海客能来。

峰势连衡起,滩声挟雨哀。禅关聊一憩,归路晚钟催。

画鹢齐飞发棹讴,泛江几日过扬州。
晓云最白梅花驿,春雨初香杜若洲。
一代文章关气运,十年馆阁擅风流。
绿波草色连天远,不是寻常送别愁。
文陛无阶寄履声,骖鸾有路学仙灵。
长安宫殿今何处,祗有梅峰万古青。

偶得读书暇,来寻野衲家。涧鸣凤乍起,山暝日初斜。

到树惊啼鸟,推窗见落霞。同游郑高士,坐石共分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