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屦

先秦·佚名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脚上这一双夏天的破凉鞋,怎么能走在满地的寒霜上?可怜我这双纤细瘦弱的手,又怎么能替别人缝制衣裳?做完后还要提着衣带衣领,恭候那女主人来试穿新装。
女主人试穿后觉得很舒服,却左转身对我一点也不理。又自顾在头上戴象牙簪子。正因为这女人心肠窄又坏,所以我要作诗把她狠狠刺。

注释

纠纠:缭缭,缠绕,纠结交错。葛屦(jù具):指夏天所穿葛绳编制的鞋。
掺掺(shān 山):同“纤纤”,形容女子的手很柔弱纤细。
要(yāo腰):衣的腰身,作动词,缝好腰身。一说钮襻。襋(jí及):衣领,作动词,缝好衣领。
好人:美人,此指富家的女主人。提提(shí 时):同“媞媞”,安舒貌。⑤宛然:回转貌。辟(bì 避):同“避”。左辟即左避。
揥(tì 替):古首饰,可以搔头。类似发篦。
维:因。褊(piān 偏)心:心地狭窄。
刺:讽刺。

赏析

  此诗虽然题为《葛屦》,实际上却是写了一个缝衣女奴为主人家缝制衣服所体现出的贫富不均。缝衣女因受女主人的虐待而生不满,故作此诗而加讽刺。旧说如《毛诗序》云:“《葛屦》,刺褊也。魏地陋隘,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褊急,而无德以将之。”朱熹《诗集传》云:“魏地陋隘,其俗俭啬而褊急,故以葛屦履霜起兴而刺其使女缝裳,又使治其要襋而遂服之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夫履霜以葛屦,缝裳以女手,……以象揥之好人为而服之,则未免近于趋利,”“不惟啬而又褊矣,故可刺。”这些说法都没有抓住要害。

  全诗共两章,前章先着力描写缝衣女之穷困:天气已转寒冷,但她脚上仍然穿着夏天的凉鞋;因平时女主人对她的虐待和吝啬,故她不仅受冻,而且挨饿,双手纤细,瘦弱无力。尽管如此,她还是必须为女主人缝制新衣。自己受冻,所做新衣非但不能穿身,还要服侍他人试穿,这非常凄惨。

  因前章末尾有“好人服之”句,已引出“好人”,故后章作者笔锋一转,着力描写女主人之富有和傲慢。她穿上了缝衣女辛苦制成的新衣,连看都不看她一眼,还故作姿态地拿起簪子自顾梳妆打扮起来。这种举动自然是令缝衣女更为愤慨和难以容忍的。

  至此,读者可以清楚地发现,此诗实际上用了一个很简单而又常见的手法,即对比。作者有意识地将缝衣女与女主人对照起来描写,两人的距离立刻拉开,一穷一富,一奴一主,马上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留下了十分强烈而又深刻的印象。

  除了对比,此诗在艺术上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细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或揭示人物性格常能起大作用,小说中常有,诗歌中并不常用。由于此诗有两个女性人物在内,所以作者也进行了细节描写,如写缝衣女只写她的脚和手,脚穿凉鞋,极表其受冻之状;手儿瘦弱,极表其挨饿之状。这两个细节一经描摹,一个饥寒交迫的缝衣女形象便跃然纸上。再如写女主人,作者并没有描摹她的容貌,只是写了她试穿新衣时的傲慢神态和扭身动作,以及自顾佩簪梳妆的动态,便刻画出了一个自私吝啬、无情无义的女贵人形象。

  最后要说的是此诗的点题作用。坦率地说,如果没有末尾“维是褊心,是以为刺”两句,仅以前面的描写和对比论,很难说出它有多少讽刺意义;只有当读者读至末二句,方知这诗具有讽刺意味,是一首讽刺诗。这便是点题的妙用。有此两句,全诗的题意便立刻加深;无此二句,全诗便显得平淡。当然,讽刺诗在末尾才进行点题,跌出真意,这是常有的,但读者不得不承认这实际上已成了此诗在艺术表现上的第三个重要特征。

创作背景

  这首《魏风·葛屦》写了一个缝衣女奴为主人家缝制衣服所体现出的贫富不均。缝衣女因受女主人的虐待而生不满,故作此诗而加讽刺。《毛诗序》云:“《葛屦》,刺褊也。魏地陋隘,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褊急,而无德以将之。”

  猜你喜欢
惆怅多山人复稀,杜鹃啼处泪沾衣。
故园此去千馀里,春梦犹能夜夜归。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天遣今宵无寸云,故开秋碧挂冰轮。
诗人不悔衣沾露,为惜清光岂易亲。

去年习懒因成癖,瘦骨支离怯病魔。今日团圆环四世,玉蒲细切泛金荷。

穷山触目纷茅苇,此意昏昏谁可洗。
竹间忽破一枝梅,对月嫣然耿寒水。
吟诗索酒满高堂,穿帘的皪射晶光。
世上羶荤来不到,翦翦天风吹冷香。
人言百花睡未起,独冠群芳差可喜。
那知和羹自有期,未用争雄压桃李。
但怜雨雪正濛濛,寒意未舒万象穷。
故作选锋驱残腊,挽回天地变春风。

凉雨新沐,秋花遍墙角。门对远山,山带斜阳,葱茏相属。

明月今宵巳自满,又争柰、素娥幽独。向天涯,望月兴怀,愁多如簇。

年岁促,欢去速。意易足,事难续。镜掩懒重开,纵春风,也不解、染黄成绿。

陇首孤云去无际,草上露华白如玉。且深下红帘,倒金樽醽醁。

始吾泛其观,中吾固其守。
拳拳宝所重,世或轻敝帚。
厩马我所师,家鸡谁得有。
此心如此用,烦君订是否。

万里征帆渡越江,兹游奇观世无双。海中蓬岛金银阙,天上玉堂云雾窗。

吾道政须求柱石,诗坛从此避旌幢。青林白谷归休地,怀抱因君得暂降。

踏破苍苔一径幽,昔时曾有八仙游。山中遗迹丹砂在,石罅通泉九曲流。

清泚一窥毛发动,流霞半酌羽觞浮。夕阳西岸催归骑,胜境何妨一少留。

强对青灯酒,遥瞻白发亲。
愁深知有夜,客久似无春。
短烛千山梦,虚舟万里身。
梅花东阁外,又向故园新。

淮王邸第旧称雄,玉节东来太史公。路入吴疆家尚远,客游梁苑赋还工。

云开层岭梅花碧,雨过千林荔子红。此日张筵宜寿酒,彩衣象服映帘栊。

屑璐飘寒,镂金献巧,妆成水晶亭榭。飞絮悠扬,散花零乱,绝胜翠娇红冶。粉艳嘻嘻道,尽飞上、使君须也。多情莫笑衰翁,旧时梁苑声价。
窗外小梅羞涩,倩羯鼓尊前,慢敲轻打。鲸海停波,鹤谯宾月,赢得残年清暇。心事知谁会,但梦绕、越王城下。白玉青丝,且同醉吟春夜。

槐序候方调。

烟雨钓鳌矶,枫林遥映。南浦舟移夜光静。昨朝风雨,半捲晶帘犹冷。

今宵秋水阔,婵娟影。

红试蓉裳,绿窥菱镜。棹破烟光浪千顷。鹭鸥飞处,写出汀洲芳景。

对清辉万里,银河净。

月夜瞻{日阝}路,浮云飒飒归。减书参去便,风急不听回。

我国天岸北,他邦地角西。日南无有雁,谁为向林飞。

马转栎林山鸟飞,商溪流水背残晖。
行人几在青云路,底事风尘犹满衣。
二十年前事尽空,半随波浪半随风。谋身喜断韩鸡尾,
辱命羞携楚鹊笼。符竹谬分锦水外,妻孥犹隔散关东。
临岐莫怪朱弦绝,曾是君家入爨桐。

十年安坐髀生肉,未至举家常食粥。讲堂夜饱散学徒,静看檐楹掠蝙蝠。

性情但觉渐疏慵,嗜好焉能别流俗。吾兄手书时一开,宝之不异径尺玉。

遥天相望隔银河,古寺何年访金粟。会须海上聚沙鸥,共住山中友麋鹿。

元方将车季持杖,那用红尘走驺仆。儿曹谨厚赖家风,待效伯高嗤刻鹄。

南州美女娇如花,天然艳质轻铅华。脩眉皓齿鬓学鸦,步摧压鬓金凤斜。

琼瑶肌肤绝纤瑕,绣裙锦袂蒸云霞。腰悬双佩首六珈,吐词芬馥如春葩。

移莲延伫当窗纱,碧天云门见姮娥。容仪窈窕信莫加,道傍观者生咨嗟。

行人或过犹回车,媒氏通好何纷拿。玉帛不备当奈何,托身愿得良名家。

鸾箫双吹成配嘉。主君中馈为调和,百年燕婉期无它。

崖黑篷先掩,江昏酒未沽。见镫船影并,闻雨客心孤。

此境偏长安,吾行出畏途。明朝盼晴霁,宿鸟暗相呼。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