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穿着柔软光泽的羔羊皮袄,为人忠信正直又美好。他是这样一个人啊,舍弃生命也不改变节操。
穿着豹皮装饰袖口的羔皮袄,高大有力为人豪。他是这样一个人啊,国家的司直能够主持正义。
羔羊皮袄既光洁又鲜艳,三道豹皮装饰得真漂亮。他是这样一个人啊,称得上是国家的贤能俊才。
羔裘:羔羊皮裘,古大夫的朝服。
濡(rú):润泽,形容羔裘柔软而有光泽。
洵(xún):信,诚然,的确。
侯:美。
其:语助词。
舍命:舍弃生命。
渝:改变。
豹饰:用豹皮装饰皮袄的袖口。
孔武:特别勇武。孔,甚;很。
司直:负责正人过失的官吏。
晏:鲜艳或鲜明的样子。
三英:装饰袖口的三道豹皮镶边。
粲(càn):光耀。
彦(yàn):美士,指贤能之人。
这首诗的主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讽刺现实之作,一说是赞美正直官吏之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从表现手法说,属赋体。诗人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极其自然,也极为高明。
《郑风·羔裘》这首诗,起笔描述羔裘的外在美,作者具体而微地描写了羊皮袍子的皮毛质地是如何的润泽光滑,袍子上的豹皮装饰是如何的鲜艳漂亮。然后才赞美穿此羔裘的人的内在美,写外在美的目的是通过对羊皮袍子的仔细形容,和对其中寓意的深刻揭示,借以赞美穿羊皮袍子的官员有正直美好能舍命为公的气节,有威武勇毅能支持正义的品格。总而言之,人衣相配,美德毕现,这位官员才德出众,不愧是国家的贤俊。外在美、气质美和品行美、形象美高度统一。这样理解符合认为此诗主旨为赞美优秀官吏的说法。
这首诗,从表现手法说,属赋体。作者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极其自然,也极为高明。因为衣裳总是人穿的,从衣裳联想到人品,再自然不过了。至于一个人的品质、德性要说得很生动、形象,就不那么容易,而此诗作者的聪明之处,也在这里。他用看得见的衣服的外表,来比喻看不见、感得到的较为抽象的品行德性,手法是极为高明的。比如,从皮袍子上的豹皮装饰,联想到穿这件衣服的人的威武有力就十分贴切,,极为形象。但作为一首讽刺诗来说,有些过于含蓄,以至千百年来聚讼不已。
蛮字墙儿,冰纹槅子,谢娘三径。乌龙怕睡,吠煞翠梧桐影。
蔚蓝天、一派雁程,年年耽误萧关信。又栖鸦闹过,谁家玉笛,叫西楼暝。
愁听。商飙劲。便黑了一灯,唤人谁应。银鸭娇憨,还泥薰笼偎并。
卸蜜簪、划月阑干,峭寒陡觉秋夜丙。伴黄花、且熨红绵,冬釭应倍冷。
珍蔬解佐盘餐饱,妙剂真令病骨轻。钟乳茈姜皆楚产,荐芹聊致野人诚。
早玩华池阴,复影沧洲枻。椅柅芳若斯,葳蕤纷可结。
霜下桂枝销,怨与飞蓬折。不厕玉盘滋,谁怜终委绝。
神仙已往遗基在,丹井凄清绝点埃。归去漏残初睡醒,恍疑身到洞天来。
虬须铁面岸纶巾,胆气粗豪语逼人。二十三年不相见,却疑年少是前身。
奁镜圆灯,又烟外、隐隐水禽催暝。荷叶不作秋声,凉云荡空影。
愁已晚,寻芳期误,早玉容、零落铅粉。小扣吴弦,缓歌越调,鸥梦初醒。
笑当日、避暑离宫,但回首、烟波吊凄冷,依旧远峰螺黛,认眉痕低映。
争一样、碧波今夕,剩词人、孤照吟鬓。判教醉约宵深,明蟾树顶。
江干木末亭,中流泻清漾。泠泠新月白,横拖烟水上。
独坐鸟声寂,微茫闻渔唱。快哉临汝郎,风情何幽畅。
咏史动高吟,文藻秋涛壮。讵期运租船,有客忽相访。
千载素心人,胜事不多让。花垂慈姥瞑,潮生牛渚涨。
大雅岂复作,临风怀谢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