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桂宫寂寞花前后,天阶玉露金风骤。云外小骖鸾,也愁高处寒。
夜明秋半镜,暗缺山小影。灯火梦长安,觉来西笑难。
我亦狂涂竹,翻飞水墨梢。不能将石绿,细写鹦哥毛。
词源衮衮患材多,笔力骎骎跨永和。屡阅州符犹剖竹,盍归禁橐旧持荷。
声华大似城南杜,勋业看如相国何。自笑萍踪久为客,那能绮丽尽馀波。
雪底燕歌不可听,千峰不见一峰青。几年心著寒灰死,敲碎他家老瓦瓶。
龟儿求食缘阶楹,料是惊人止复行。半饷不知何处去,依然又在落花坑。
过却春光独掩门,浇愁谩有酒盈樽。孤灯听雨心多感,一剑横空气尚存。
射虎何年随李广,闻鸡中夜舞刘琨。平生家国萦怀抱,湿尽青山总泪痕。
瑶池高宴奏清商,偷得蟠桃带露尝。莫道仙凡便成隔,时时青鸟向人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