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中题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深秋的寒气聚集在南涧,中午时分我独自游览。
回环的秋风在涧中响起,碧树的影子如吹洞箫似的摇晃。
初来这里就像别有感触,稍入深涧觉似忘了疲散。
在幽深的山谷响起像被系住的鸟儿叫声,涧中的寒藻在涟漪中回荡。
梦里总是魂游那已离开了的京城,怀念故人的泪水徒有悲伤。
孤独生活容易伤感,迷失道路才感到少有适合归宿的地方。
究竟为什么我会如此消沉,内心的苦闷彷徨自有自己知道原因。
将来迁谪到永州来的人,也一定能领略我此诗的衷肠。
注释
南涧:地处永州之南,即《石涧记》中所指的“石涧”。
亭午:正午,中午。李白《古风》诗:“大车飞扬尘,亭午暗阡陌。”
萧瑟(xiāosè):秋风吹拂树叶发出的声音。
羁(jī):系住。
远:一作“游”。
孤生:孤独的生涯。
索寞:枯寂没有生气,形容消沉的样子。
期(qī):约会

赏析

  全诗大体分两层笔墨。前八句,着重在描写南涧时所见景物。时方深秋,诗人独自来到南涧游览。涧中寂寞,仿佛秋天的肃杀之气独聚于此。虽日当正午,而秋风阵阵,林影稀疏,仍给人以萧瑟之感。诗人初到时若有所得,忘却了疲劳。但忽闻失侣之禽鸣于幽谷,眼见涧中水藻在波面上荡漾,却引起了无穷联想。诗的后八句,便着重抒写诗人由联想而产生的感慨。诗人自述迁谪离京以来,神情恍惚,怀人不见而有泪空垂。人孤则易为感伤政治上一失意,便动辄得咎。如今处境索寞,竟成何事?于此徘徊,亦只自知。以后谁再迁谪来此,也许会理解这种心情。诗人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而遭受贬谪,使他感到忧伤愤懑,而南涧之游,本是解人烦闷的乐事,然所见景物,却又偏偏勾引起他的苦闷和烦恼。所以苏轼认为“柳子厚南迁后诗,清劲纡徐,大率类此”(《东坡题跋》卷二《书柳子厚南涧诗》)。这是道出了柳宗元贬后所作诗歌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基本特色的。

  清人何焯在所著《义门读书记》中,也曾对此诗作过较好的分析。他说:“‘秋气集南涧’,万感俱集,忽不自禁。发端有力。‘羁禽响幽谷’一联,似缘上‘风’字,直书即目,其实乃兴中之比也。羁禽哀鸣者,友声不可求,而断迁乔之望也,起下‘怀人’句。寒藻独舞者,潜鱼不能依,而乖得性之乐也,起下‘去国’句。”他这种看法,既注意到了诗人在诗歌中所反映的思想情绪,又注意到了这种思想情绪在诗歌结构安排上的内在联系,是符合作品本身的实际的。“秋气集南涧”一句,虽是写景,点出时令,一个“集”字便用得颇有深意。悲凉萧瑟的“秋气”怎么能独聚于南涧呢?这自然是诗人主观的感受,在这样的时令和气氛中,诗人“独游”到此,自然会“万感俱集”,不可抑止。他满腔忧郁的情怀,便一齐从这里开始倾泻出来。诗人由“秋气”进而写到秋风萧瑟,林影参差,引出“羁禽响幽谷”一联。诗人描绘山鸟惊飞独往,秋萍飘浮不定,不正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在溪涧深处踯躅徬徨、凄婉哀伤的身影吗?这“羁禽”二句,虽然是直书见闻,“其实乃兴中之比”,开下文着重抒写感慨的张本。诗人以“羁禽”在“幽谷”中哀鸣,欲求友声而不可得,比之为对重返朝廷之无望,因而使他要“怀人泪空垂”了。这诗写得平淡简朴,而细细体会,蕴味深长,“平淡有思致”。苏轼称赞此诗“妙绝古今”,“熟视有奇趣”,道出了它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时柳宗元被贬永州已七年多。这一年的秋天,柳宗元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中的后四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这首五言古诗《南涧中题》,是他在同年秋天游览了石涧后所作。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猜你喜欢
殿中日相命,开尊话旧时。馀钟催鸟绝,积雪阻僧期。
林静寒光远,天阴曙色迟。今夕复何夕,人谒去难追。
白波四面照楼台,日夜潮声绕寺回。
千叶红莲高会处,几曾龙女献珠来。

要成片段工夫,须是全身倚靠。虽然只见一边,未许睦州担荷。

三山咫尺望中临,一往遥应彼岸寻。高广安知天海际,虚无独见水云阴。

宗风万里飞前浪,祖楫中流趁夙心。此去乘桴人共喜,繇来作楫汝当任。

三年回首梦中求,物是人非满旧愁。城郭凄深春寂寂,风烟黯淡日悠悠。

此时再识凄梁燕,到处频惊望月牛。谁为所思终不见,却教海角恨长留。

路过黔江石榻平,七峰奇杰翠峥嵘。祇应自有神仙宅,肯向人间浪得名。

郭西台榭薄烟霄,曾溯朱明海上潮。一自缑山玄鹤去,几年珠浦白云遥。

春风把酒临青嶂,斜日怀仙倚画桥。不用逢人说铅汞,碧桃花下听吹箫。

高冠不复暖,久客无完裾。悲风缘隙来,阴气惨不舒。

日夕望大江,谁能脂我车。富贵于我贱,贫贱于我贵。

圭组何敢爱,沟壑何敢讳。椒薰昔所佩,缨緌今所畏。

无裳岂忘寒,长饥岂忘味。安得榑桑晖,冰苕作春气。

衰年六十喜平头,微禄虚名老可羞。
自笑一生同蝜蝂,了知万事等蜉蝣。
寡懽元亮须归去,老病相如已倦游。
只忆西湖春涨绿,柳边雪外舣兰舟。
绪官承盛世。
逢恩侍英王。
结剑从深景。
抚袖逐曾光。
暮情郁无已。
流望在川阳。
平原忽超远。
参差见南湘。
何如塞北阴。
云鸿尽来鸿。
擥镜照愁色。
徒坐引忧方。
山中如未夕。
无使桂叶伤。

神仙应只在人间,尽说观棋去不还。寂寞霞踪谁过问,舟人指点烂柯山。

雅意待蟾光,烦襟期爽快。无云点太清,远贤周色界。

天光净琉璃,露下真沆瀣。勤渠谂后人,宜葺不宜坏。

瓶笙惊昼睡,此意有谁知。
蛙井成何事,鸿图岂易窥。

风雨连三月,春光强半差。量晴呼好友,冲湿趁桃花。

红断钟声接,烟深鸟路斜。林香吹未歇,机息欲家。

至飨攸极,睿孝惇礼。具物咸絜,馨声合体。气昭扶幽,眇慕缠远。

迎丝惊促,送佾留晚。圣衷践候,节改增怆。妙感崇深,英徽弥亮。

燕子楼边柳色新,画眉人去镜生尘。
来年羞结空床梦,闲拨琵琶过一春。
闭户敲门向谁道,遂公言下便知归。
从前活计都抛下,争奈时人会者稀。

九日园亭独举杯,夕阳馀兴复登台。清池白鸟联翩下,曲径黄花烂熳开。

儒术无功惭潦倒,帝乡多病喜归来。浇畦弄钓堪消日,不道无情岁月催。

锦瑟新添一岁尘,宝鸾空负百年身。
建章万户莺花好,只有长门更不春。

檀心薄晕,金粉轻匀,秋阳淡添素影。苦竹枪篱,带寒泉、清浅两三枝映。

临风叶逞,似碧爪、纤纤尖冷。赤米白盐烹紫蓼,输尔山厨并。

前村沽得桂醑,消领晚凉,残醉霎儿醒。露重香迟,宛仙鹅、月里旧时妆靓。

流萤耿耿。飞近花房难破暝。一段冶情凭雁子,须染吴笺赠。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