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月亮将落,晨星稀疏,天快要明了,闺房内孤灯闪烁,女主人还在辗转反侧。
披起衣服走到门前急切探看,恼恨那报喜的鹊声把人欺骗。
注释
梦难成:指辗转反侧,不能成眠。
不忿(fèn):不满、恼恨。一作“不问”。
鹊喜声:古人认为鹊声能预报喜事。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点明背景时间,次句写室内景色氛围,烘托了闺中思妇彻夜难眠的深层心态。三、四句刻画了妇人出门张望后失望的神态,表达了妇人急切盼夫归来的情怀。全诗语句轻简,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描述环境并叙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营造出了这首诗的整体氛围。月落星稀,月亮已经快要不见了,天马上就亮了,星星也非常稀少,这样的夜色并非心旷神怡,却有着一种挥之不尽的忧愁和伤感。然后诗人将视角由窗外逐渐移向窗内,一盏孤灯和不能入眠的女主人公兀自相对。诗人并未直接诉说女主人公的不眠是因思念的缠绵,而是从侧面描写“月落星稀”的天色,以及女子深夜不眠的场景,所以就多了一些委婉曲折之致。“孤灯”,说明了众人皆睡而女子独醒,暗示女子必是心有所思。“孤”字更是对女子孤寂的心境起到了深刻的暗示作用。

  上面的两句可谓静之极矣。万篇俱寂,众人都沉醉在梦乡之中,只有一个满怀心事的女子独自醒着。到了第三句,写了一个动静之间的转折:女子起身张望动作。“不忿朝来鹊喜声”,原来,是黎明时分勤快的喜鹊飞到门前树枝上,那声音让女子误以为是郎君归来。一刹那的惊喜随即转为恼恨,因此对喜鹊“不忿”起来。不忿,是一个十分口语化的词,女子那一刻的恼恨是没来得及掩饰、自然而然产生的,因此用口语来表现,就比雕琢过的书面语更传神、更贴切。在这一瞬间仿佛能看到女子皱起的眉头,或者嘟起的小嘴。其实,这罪过不是喜鹊的,女子的不忿,表面是怨恨喜鹊让自己空欢喜一场,实际上是对迟迟不归的郎君的痴怨,对自己独守空房、在相思之苦中煎熬的气恼。儒家传统的诗教讲究“怨而不怒”,方不失“温柔敦厚”之旨。此诗这种表里两面的写法,恰是这种旨趣。

  这首诗借助景物和氛围来暗示情绪,使得情绪的幽深缓缓展开。前两句用有着一致意味的意象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后两句用人物动作和心理的描画,使得诗意活动了起来,由“静”而“动”,再转入“静”,在结构和意蕴上都起了波折,有了变化,整首诗就此生动完整起来,添了许多“生气”。

  诗人用清新朴实的语言,把一个闺中少妇急切盼望丈夫归来的情景,描写得含蓄细腻,楚楚动人,令读者读了之后,自然对她产生深厚的同情。这首诗尾句不仅带着口语色彩,充满生活气息,而且在简洁明快中包容着丰富的情韵。诗人作了十分精炼的概括,把少妇起床和后来恼恨的原因都略去不提,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地。这样诗意就变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苏公论士昔未闻,四客辈出俱同门。龙媒忽下洗凡马,野鹤一举空鸡群。

虞皇七友廊庙具,元和十子非渠伦。张公屈宋排衙官,清词丽句冰雪寒。

秦公笔下有过秦,平生目短曹刘垣。金华仙伯学杜甫,句法自许窥公藩。

晁公磊落天下士,帝遣长庚下人世。旧闻一醉百梨花,醉后狂歌满天地。

诗成只在倚马间,高谈颇似悬河翻。当时七发真少作,秦汉以来无此文。

今日晴窗有佳色,积雪为洗烟埃昏。千山排峦削寒玉,万木拥户明朝暾。

试携尘编醒病眼,隐几一笑空炉芬。是中有味知者少,此意便欲从公论。

西北尘游倦,东南野兴深。
帐空惭鹤怨,山暝忆猨吟。
大士真交臂,连篇契夙心。
会须携蜡屐,云峤陟千寻。

上山见日下山阴,阴欲开时日欲沈。晚景无多伤远道,朝阳莫更沮云岑。

人归暝市分渔火,客舍空林依暮禽。世事验来还自领,古人先已得吾心。

大江以南山作野,客子况复爱山者。日日山巅弄流泉,百丈银河向人泻。

苍龙翠虬满山立,近之乃是梧与槚。怪石千寻耸欲堕,往往游人下驻马。

凤去台空岁月更,百年陈迹埽榛荆。
清时已庆三登瑞,盍向朝阳更一鸣。

却笑孤云未是闲,书来未报几时还。江南无限萧家寺,名画偏求水墨山。

风雨寂历芦荻秋,梧桐落尽斜阳收。
孤鸿影断苍莽外,愁绝送客涛江头。
客心恰似涛江水,夹岸拥沙潮不起。
海门一线拱觚棱,无声夜到龙山尾。
重云压江秋阴阴,千古送客非斯今。
有酒可别不敢斟,天乎天乎知客心。
天首天乎知客心。

城上征人吹角声,月寒霜重声冥冥。孤舟万里南迁客,起著衣裳带梦听。

终朝矻矻坐书帷,春去春来总不知。怪得山禽如有意,隔窗撩乱踏花枝。

银河玉露晓天低,翠峡黄郊去马嘶。上佐三年官正满,明珠百斛句新题。

钤冈草木霜前年,县郭䲭鸦雨里啼。千室弦歌待明府,今人能政古人齐。

避豪杰,隐岩穴,煮茶香扫梅梢雪。中酒酣迷纸帐蝶,枕书睡足松窗月,一灯蜗舍。

吹笙王子晋,鍊鼎茅初成。清秋金穴游,白羽云中行。

五烟随露掌,太霞乘火精。高歌落渺茫,逸气凌紫清。

时饮玉池水,朝餐珠树英。追随神雀舞,低昂威凤鸣。

如何九皋上,托子以修名。

耳目身之宝,固塞勿飞扬。存无守有,中间无念以为常。

把定玄关一窍,视听尽收归里,坎兑互堤防。寤寐神依抱,形气两相忘。

圆陀陀,光烁烁,貌堂堂。分明真我,罔象里全彰。此即非空非色,自是本来面目,阴鼎炼元阳。

出世真如佛,馀二莫思量。

淼淼万余里,扁舟发落晖。沧溟何岁别,白首此时归。
寒暑途中变,人烟岭外稀。惊天巨鳌斗,蔽日大鹏飞。
雪入行砂屦,云生坐石衣。汉风深习得,休恨本心违。

苑水明于天,秋山送遥碧。苍然石桥上,空翠扑巾帻。

香余残荷风,凉引新桐色。蔚蓝冒晴峦,淡沱映斜日。

林表生孤烟,云边数归翮。淡焉谢尘嚣,身在藐姑射。

生小离家国,天涯十六春。明朝挂帆去,又是异乡人。

塞上犹传八骏名,帝丘今望赤霄平。
千峰云起旌旗影,万木风多剑槊声。
玉殿香烟浮俎豆,瑶墀星斗灿冠缨。
雍歌听彻人归尽,独立春宵百感生。

野桃无力点晴波,寒食清明次第过。酒价渐低春酿熟,笋船初到市声多。

东风芳草人盘马,小雨杨花客渡河。却忆江南好时节,画桡衫影水如罗。

地僻秋深戎马閒,一尊随处且开颜。
谁思铜雀埋黄土,但忆金人出汉关。
六合茫茫天共远,五湖杳杳雁飞还。
中年陶写无丝竹,王谢风流莫强攀。

暗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