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

胜地江山壮,名林岁月遥。
刹藏京口树,钟送海门潮。
月黑龙光发,天清蜃气销。
何当寻狠石,闲坐话前朝。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西子溪头春到也,大家追趁芳菲。盘雕翦锦换障泥。花添金凿落,风展玉东西。
先探谁家梅最早,雪儿桂子同携。别翻舞袖按新词。从今排日醉,醉过牡丹时。
华灯明月光中,绮罗弦管春风路。龙如骏马,车如流水,软红成雾。太一池边,葆真宫里,玉楼珠树。见飞琼伴侣,霓裳缥缈,星回眼、莲承步。
笑入彩云深处。更冥冥、一帘花雨。金钿半落,宝钗斜坠,乘鸾归去。醉失桃源,梦回蓬岛,满身风露。到而今江上,愁山万叠,鬓丝千缕。
伏雌将阿鹜,水陆不相直。
鸭鸭横波去,嗝嗝呼不得。

催功下下与高高,束火人归闹小桥。莫向九岩生妄见,须知采柏望中遥。

钱塘古雄藩,川陆走四方。第宅富而丽,士庶材且良。

戎卫夹郡县,簿书垂箧筐。翼翼风纪重,独立振宏纲。

夫子南海彦,早登君子堂。金石棘寺评,冠冕柏台行。

绣衣明旭日,玉节严秋霜。仪表动朝著,丹凤鸣高冈。

滇池万里道,揽辔夷獠乡。坐见岁月间,化弦日以张。

再莅东南政,才高行弥臧。致远识骐骥,蟠根别干将。

郁郁吴山秀,汤汤秀水长。令闻与之俱,千载期不忘。

踏雪寻香几度吟,吟诗那得似花人。
水村云壑抽身出,月挂疎篱别有春。
祖父头衔旧熲光,祠曹我亦试为郎。
君恩够向渔樵说,篆墓何须百字长。

玉骢踏尽天南路,更挂征帆向何处。林木还留海燕巢,归人却背秋鸿去。

飞云飞叶满前山,和月和霜度庾关。庾关北下乡园迩,五老香炉相对起。

荷锄且作种瓜人,铁面人知真御史。一疏曾令死者生,又令生者心为死。

西风寒,山酒旨。捧离觞,酌君子。灵蛇有珠蛟有泪,愿借丰城三尺水,报恩报仇报知己。

木落风雨夜,水生兰蕙洲。已值清秋日,旅客思悠悠。

感时临岁晏,惜逝对川流。此际亟归去,萧条难久留。

千庐徼道发传呼,帝宇沉沉璧月孤。
重橑祇闻喧斗鼠,危枝谁见绕惊乌。
石螭霜重连钩盾,玉虎冰消下辘轳。
素发自怜同骑省,一竿何日钓秋鲈。

山中花木四时春,造物深藏太古醇。若使渔郎知去路,再容多少避秦人。

数株疏柳数枝柔,带雨临风不自由。芳草已随春浪变,竹西犹看御龙舟。

远度闽关为省兄,相逢尤胜会彭城。夜床风雨愁何在,春草池塘梦又生。

鸿雁无书劳北望,骊驹有曲壮南行。从来手足天伦重,落日分携各怆情。

亦有澹台者,时升单父堂。匆匆能几见,忽忽两相忘。

明日舞雩地,薰风编简香。策勋归圣域,此道久微茫。

抛却长竿卷却丝,手持蓑笠献新诗。
临川太守清如镜,不是渔人下钓时。

一片松林又一宫,开门面面看茅峰。意行恍惚庐山路,归饭僧分上下钟。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远迓瞿昙至给孤,竚聆有法为开敷。
早知是法应须舍,好请乘时出帝都。
开炉无可做,大家团团坐。
坐久却成劳,拨动炉中火。
火星忽迸散,内外俱照破。
一声寒雁叫长空,云中道人正高卧。
蓦忽翻身吐气来,且吃胡饼十数个。
食饱多伤心切,切忌向净地上屙。

素心渺何许,不见一年矣。春风落阶前,陈根发泥底。

有如思故人,忽得书一纸。感此芳讯难,欣然愿觏止。

敷荣不求媚,迟迟若有俟。烦尔种花翁,晨夕候之子。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