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动人处,主要在于贯通全诗的那种慷慨激昂的感情和凌厉直前的气概。
诗的开篇写剑之尖利如芒、明亮照眼,诗人从剑起兴,睹物生情,展开联想,拓展慷慨激昂的情怀和杀敌报国的气概。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写铁骑奔驰,穷追敌寇。“铁骑”,披着铠甲的战马;“金羁”,饰金的马络头。二者互文见义,再加上手中的利剑,使铁骑奔突,喊杀震天,穷追敌寇的激烈的战争场面跃然纸上。“追骁虏”、“讨黠羌”,说明对手也非常厉害,反衬战争的激烈。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写边塞的气候。八、九月间,一般是秋高气爽之时,但边塞地区却早已是风霜一片,气候严酷恶劣。一个“早”字暗含某种对比,启人想象。这两句语意略移,但实际仍是从侧面来展示战争之严酷。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这两句直言自己不惜身死,不仅敢于披肝沥胆,誓死为国效忠,而且要破开肝胆,让人尝味,以验自己的心志。这既是对战争之严酷作最大无畏的回答,更是对自己许身为国的决心和勇气作的表白,出语慷慨壮烈。
全诗语言精炼,笔力雄健,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特别是“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两句,慷慨壮烈,把诗人渴望建功立业、誓死为国效忠的情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翠壑风生万竹啼,清秋摇落怨凄凄。疏丛頫仰浑无定,鸣凤来时不得栖。
一官铜墨付疏顽,岁好人和偶未瘝。东亩黄云穈芑卧,北扉青草纆徽閒。
鹄亭夜觉冤氛静,蝇笔晨惊霈泽颁。倪耄欢谣归帝力,风人溢美但赪颜。
锦云照方镜,碧玉环四岸。奇凉彻心境,幽芳清鼻观。
恍如泛仙查,飘飘溯河汉。云收片月上,风来万荷乱。
玩幽发孤咏,慨古兴浩叹。鱼鸟各有乐,鹏鴳不足算。
林虚白露滴,竹冷茶烟散。清景未易殚,当于静中看。
镌磨文律似攻驹,十载相从亦数予。卷白欲倾东海酒,闭门贪钞北堂书。
风烟入眼山围座,鸥鹭惊心水满渠。此乐定非公所有,为闻鳌禁席频虚。
岭海屡惊来诏使,蛮方孰不仰皇都?自怜老去难为别,但有人来莫惜书。
乘兴何妨老萼棣,思归应不为莼鲈。台端历历陈时弊,十道疲民未得苏。
玉节多沾柳絮,鹭车踏碎冰花。借问行台何处,乾坤虚白为家。
双眸炯炯秋水清,一旦忽作盲左盲。病之始作由外患,癣疥偶发微且轻。
当时良医用药猛,瞑眩奏效如空青。譬之杀贼务杀尽,方免流毒殃民生。
忽有庸医在旁笑,执中用药须和平。一时过听得小愈,渐觉障翳遮星星。
虽未□□作双瞽,视近则见远则瞑。噬脐之悔嗟已晚,所恨俗见殊冥冥。
囊钱告竭庸手退,良医蹙额悲纷更。此时急须补元气,欲投恶石先参苓。
憬然再拜谨受教,敢乞大宝还光明。清光大来云雾去,刮膜似点飞龙睛。
乃知小道有至理,无怪和缓享盛名。
畅好春光忽又残,可怜花事更阑珊。半生虚愿空金屋,一寸荒苔窆玉棺。
惜别难禁红烛泪,妒愁空遣绿章弹。飘茵袭溷寻常事,莫作生前因果看。
十年阻面惜心朋,归计菟裘叹未能。近水诛茅输尔早,款门看竹记吾曾。
生涯漫指营巢燕,气味何如退院僧。乘兴自今来往熟,春波一棹入西泠。
紫薇花发春无主。吹又尽、枝头絮。闲云野鹤系相思,回首江南烟雨。
乱红飘处。一竿斜日,愁纳御街履。
留君难比留春住。浑欲语、都无绪。尊前谁与唱阳关,旧事不堪追诉。
须眉老去。天涯芳草,难觅吹笙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