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是深秋的象征。宋彭乘《墨客挥犀》:“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到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入夜了如何会“白雁乱飞”,曲作者没有讲,但同下半句的“秋似雪”必有关系。这里说“似雪”,是因为秋天满布着白霜;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足见白雁也会同乌鸦那样受到“霜满天”的惊扰。次句续写凉夜露水增重的秋景,依然是清凄的笔调,视点却从天空转移到地面。这样就为人物的出现腾出了环境。
作者的出场是飘然而至的。“扫却石边云”,古人以为云出石中,故以“云根”作为山石的别名,这里无疑是指夜间岩壁旁近的雾气。作者袍角“扫却”了它们,那就几乎是擦着山石而疾行,也不怕擦碰跌绊,这其间已经透出了作者的酒意。下句“醉踏松根月”,则明明白白承认了自己的醉态。“松根月”是指地面靠近松树树根的月光,明月透过松树的荫盖,落到地上已是斑斑驳驳,作者专寻这样的“月”来“踏”,这就显出了他脚步的趔趄。这样的大醉急行,是很难坚持到底的。果然,他仰面朝天躺倒在地,起初还能瞥望“星斗满天”,随后便将外部世界什么也不放在心上,酣然高眠,“人睡也”。
短短五句,将人物的旷放超豪,表现得入木三分。五句中分插了“雪”、“露”、“云”、“月”、“星”五个关于天象的名词,或实指,或虚影,颇见巧妙。五句中无不在层层状写露天的夜景,却以人物我行我素的行动超脱待之,显示了旷达的高怀。以起首的“白雁乱飞”与结末的“人睡也”作一对照,更能见出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以“秋居”为题目,而写的是醉后的露宿,这就明显带有“以天地为屋宇,万物于我何与哉”的旷达意味,由此亦可见作者以此为豪、以此为快的情趣。
秋天年复一年来到人间,面目都是一样的,而到了诗人笔下,它却千变万化。吴西逸这首《清江引·秋居》清淡雅洁、宁静淡泊,像没有人间烟火味的仙界,这是一位隐君子的精神追求。曲子的整个色调是洁白晶莹的。白雁飞过,虽是秋天但让人感觉在下雪。在这支小令中,作者突出了对意象的细节描写,来体现自由自在的田园乐趣。该诗表达了作者追求远离污浊的尘世,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保持高雅的情操。
草屦担樵入乱峰,写图犹是少时容。低回五十馀年梦,柯烂青山不可逢。
蛟龙非获罪,风水自无猜。朝梦同炊熟,晨舟隔县开。
江鸣知雨到,鸭语觉村来。半起先劳谢,閒鸥候岸隈。
使君畏谤如畏虎,一生坐诗招谤语。使君得颍如得诗,日日颍湖作诗主。
湖边月落秋声乾,画船径作三人看。小儿解事笑起立,我琴正要秦君弹。
可怜彭城不肯饮,对月吟诗骨清冷。曲终月落读渠诗,忧乐死生真幻影。
举觞酬月月岂知,三百年后我尔谁。君不见紫麟山前湘水碧,一笑相看月应识。
杰构基扃护,飞甍旭彩浮。登高今胜地,筑堑古边州。
盘漠雕时下,摩空雁亦愁。秦云遥欲压,朔气冷全收。
蛾贼连群日,狼烟上将忧。势真同燕幕,交几失蛇矛。
飒沓星弧落,䃔䃧奅石投。貙罴千岁劫,猿鹤一军休。
关路清烽燧,郊竿袅旆游。黄云屯败栋,碧血锁危楼。
目断龙堆戍,魂招鹿塞秋。寒风悲壮士,终古自飕飗。
空学西天客,冥然生意长。夏高云纳愁近坛凉。月半生空处,孤灯宿上方。
欲离夕字想,何法御心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