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首联是写端午节人们观看赛龙舟的场景。表现了端午节时期热闹的场面。
颔联全面描写了龙舟的装饰,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颈联进而转向了对屈原的思念。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祭念屈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风俗至今仍然存在。
尾联直接抒情,诵读《离骚》,吐露了诗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
这首诗沉稳平淡,风格朴质,包含着诗人对爱国民众英雄的崇敬心情。
俱识孙公与谢公,二年歌哭处还同。已叨邹马声华末,更共刘卢族望通。南省恩深宾馆在,东山事往妓楼空。不堪岁暮相逢地,我欲西征君又东。
年老逢春春不任,不任缘被老来侵。一身老去恶足惜,满眼春归何处寻。
红日坠时风更急,落花流处水仍深。流莺不悟芳菲歇,犹向枝头送好音。
长腰玉粒出新舂,秋穫真成亩一钟。衣食粗供官赋足,何妨世世作耕农。
珊瑚出海海见底,谁掣长竿临海水。黑风驱雾卷冥濛,化作禽飞向空起。
北人未熟南禽名,岭外方言如鸟声。由来珍异非国宝,须识君王却贡情。
春雨琼林秀一枝,南行相赠寄相思。岁寒但励冰霜节,白日青天看羽仪。
春云深宿虚坛,磬初残,步绕松阴双引出朱阑。吹不断,黄一线,是桑干,又是夕阳无语下苍山。
爆竹声中岁又阑,画船列烛照波寒。清樽今夕同谁饮,自买梅花对烛看。
赞贞怀武鸷,转斗历炎凉。诚感泉源异,兵严士庶康。
临危见忠愤,对敌擅威强。终始心无改,遗言更可伤。
山回水曲自成溪,城市初来路欲迷。西崦人家寻不见,衡门应傍翠微栖。
上思下思十万山,左海右江如月弯。江边神女长留佩,天上仙人早赐环。
高怀暂寄小轩亭,池浴双凫便借名。岛上飞时真得意,网中朝处肯留情。
静同鸥鹭窥秋净,闲伴龟鱼戏晚晴。他日和鸣烟浪阔,主人端亦在蓬瀛。
路出榆关几十程,诏书今到土番城。九重雨露沾夷狄,一统山河属大明。
天上遥瞻黄道日,人间近识少微星。姓名不勒阴山石,愿积微勋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