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然而开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诗人自寻烦恼,于是诗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渊明的事迹,纵然陶渊明这样的纵情山水的隐士,对屈原的仰慕之情也丝毫未减。全诗在平淡的天气描写和议论中抒发情感。
此诗起句写景,先写端午节的天气,晦冥而有风雨,借景抒情,运用风雨之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第二句兴“英灵何在”之叹,诗人想起了屈原的怀才不遇,运用屈原之典故,进而感伤身世,为屈原以及自己的怀才不遇而感到愤懑,“汨罗无处吊英灵”一句中的“无处”既对应了上文的风雨晦暝,也抒发了屈原英灵无人凭吊的伤感。
后两句将“榴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诗人在与榴花的交流中,借榴花之“笑”流露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巧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运用对比的方法,表在自嘲,实指超脱自我。一个”醒“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回味无穷。
整首诗委婉多姿,工致含蓄,表现了诗人贝琼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哀伤,也同时抒发虽不被赏识但仍旧洒脱的豁达精神,表达诗人对隐士人格和精神的向往。
曹公横槊下荆州,囊括东南意未休。八十万军同一炬,月明乌鹊为谁愁。
万古中原耻未删,徽钦怀悯不生还。拊髀豪杰空叹息,无计登公晋宋间。
天气清无霞,远山益幽霭。凭楼纵观眺,目与群物会。
清风自南来,竹树生微籁。歌禽唱金缕,翠筱飘罗带。
时佳景复丽,赏心亦高迈。延伫望钟陵,眷然怅松桧。
似觉古今短,徒谓乾坤大。念昔爽鸠氏,川原鲜常在。
汉?变秦石,中郎实云祖。浑浑元气运,生意蓄未吐。
钟梁已小变,唐遂失其武。迨元数公起,精妙可追古。
凤翥与鸾翔,烂然照中土。老成既凋谢,来者或未睹。
纷纷欲争高,往往背前矩。峭刻少浑成,痴肥乏筋膂。
收敛类畏缩,轩张或伤怒。规矩事模仿,又若优孟舞。
汪君忽杰立,落笔蔡为主。见此神骨全,真若古钟吕。
美玉出荆璞,明珠还合浦。况当文物新,制作方并举。
纪常勒钟鼎,封岱禅梁甫。大书与特书,执笔当俟子。
具兹华国文,名已登天府。
忆酌寒泉沁齿牙,马嘶高柳避尘沙。无端一夜霏微雨,开遍沿村苜蓿花。
乱后莫轻寻往迹,多情是处即沾巾。廿年笳管江南国,一代豪华塞北尘。
临渚远观鱼吹浪,倚栏乍听鸟鸣春。可怜立马吴山后,犹有登楼清咏人。
江草萋萋雨露新。金盘泪满淡铜人。开关欲讼中央帝,知否人间怕见春。
耕栗里,啸苏门。娑婆劫外定中身。朝来濯发晞余目,一卷黄庭草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