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两句“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抽荣”,一作抽茎;“荣”,本指草本植物的花,这里指抽芽。诗的前两句描写春草在乡野上旺盛生长的景象,无边无际、无名无誉的春草,在溪水边、在原野上发芽、生根、绵延生长,闲适自在、任意为家,它们不重花名,不以萱、兰等骄世同类自骄,努力保持自尊自信的品格和精神。它们看似平凡,却洋溢着生命本原的葱绿。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这些天涯海角处处家的春草,一进入“城门”的“车马繁华地”竟不再生长了!因何缘哪?“似嫌车马繁华地”!好一个“嫌”字,既交待了“不生”城门之内的原因——厌恶城门内那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繁华与喧嚣,所以才绝诀地拒绝在城内生存,更突显了春草的品格。
知人论诗,品诗至此,我们自然会联想到诗人的作为品性。作者借咏春草,表达自己厌恶官场,鄙弃世俗,乐于归隐,誓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这样的取意,暗合了罗邺《赏春》诗的“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地一时生。年年点检人间事,惟有东风不世情”之旨,又与唐末于武陵的《东门路》“东门车马路,此路有浮沉。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相协。
刘敞这首七绝同样运用比兴手法,借咏春草,寄寓他对一种人生品格的赞颂。在白居易的绝唱《赋得古原草送别》之后,刘敞从春草中发现了足以陶冶与启迪人心的新鲜诗意,并能营造出独特的意象,把新鲜的诗意含蓄地表达出来,堪称宋诗中咏春草的佳篇。诗作表达的情感,更指它带给我们的自然之理:要想使客观事物健康成长,必须给予它们宽松的生长环境,这是使其赖以生长壮大的客观条件。
道林才不世,离别重相逢。会面慰我久,观身向酒慵。
寂寥人散后,结构坐来重。况乃气清爽,娟娟林表峰。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来时西郊林,木末秋未老。借箸数归日,乃复见冬杪。
心驰倚门望,望我绵绵道。惭愧戎子诗,在家贫亦好。
绣丝平原公,铸金鸱夷子;传人或象形,自古乃有此。
嗟予复何为,天地一蝼蚁。即令面目真,不过土偶耳。
敢云年七旬,矍铄差堪喜。珍重执简编,所期在后起。
兀坐弥勒龛,玻光绝尘滓。勉从儿辈请,岂曰前贤比。
研媸本天成,慎修凭一己。悠悠千载后,谁臧与谁否。
三昧何能掩韦柳,五言选却右丞删。欲将画里徘徊意,叩取渔洋甲乙间。
北军夜拥都督行,帐前奇士哭失声。勤王义旅檄难起,白首眼见沧桑更。
闭门懒埽空廊雪,自忆兴亡梦中说。学仙学佛两无心,此身但与尘缘绝。
君不见,临安台殿荒梧楸,六皇龙种编九流。钵盛脱粟甘独茹,弗骑款段西可游。
一抔遗塔青苔古,骨化王孙节弥苦。行人若吊宋遗民,岂止西台谢皋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