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入云的山堪称是天下的屋脊,可见此山山势极高。
有八条河流在山下向西南方汇合,从恒山南眺,但见群峰低下,其状如蹲。
仙台近对着太阳与高远的太阳相映照,窟边云雾迷漫,常聚不散,似乎是卫护风窟。
我还有搜奇猎异的雅兴,只可惜天色已晚,眼前的道路已渐渐地昏暗下来。
恒山: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常山。
云中:指高耸入云的山。宋严参《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此谓高耸入云的山上有他的柴扉。亦可解释为云中郡。恒山属云中郡。
天下脊:地势高,像天下的脊梁。
尊:高。
八水皆南汇:浑河上游的八条支流均在恒山一带向西南方向汇合。
群峰尽北蹲:从恒山南眺,但见群峰低下,其状如蹲。意谓恒山最高。
仙台:北岳峰顶曰天峰岭,岭上修有北岳观,仙台即指此。
临日:近对着太阳。
迥(jiǒng):高远。
风窟:北岳观两侧,悬崖壁立,中间空虚,风似虎啸,名风虎口。风窟即指此。
护云屯:谓窟边云雾迷漫,常聚不散,似乎是卫护风窟。屯:聚。
空怜:只可惜。
昏:昏暗,谓天色已晚,不能尽兴搜奇了。
诗中描写了恒山于群山中独尊。首联写云中山势极高,颔联写河流在山下汇合然后向西南流去,颈联写仙台与太阳相映照,尾联写天色变暗,作者不能尽兴搜奇了。全诗从多个角度描绘恒山的高峻,口吻夸张豪迈,艺术感染力强烈。
诗的开首两句,便用夸张豪迈的口吻写出了恒山众山独尊的地位。“云中天下脊,尤见此山尊。”恒山所在的山西浑源县在古代属云中郡统辖,作者说云中恒山是天下的屋脊、脊梁,极言此山之高峻。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这是鸟瞰的图景。登临纵目,只见山山条条水脉尽皆汇向南方,被山势所拘,龙王也只得俯首称臣,顺山势而下。因为恒山突兀高耸,便显得群峰都好像向着北岳蹲下一样。这两句诗,与杜甫的《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仙台临日迥,风窟护云屯。”这两句又可视作是仰观的景象。恒山顶上有会仙府、琴棋台等建筑,因为修筑在山巅,便有“临日”,迫近太阳的遥远之感。“风窟”在北岳观两侧,悬崖壁立,空谷来风,窟中山风常似虎啸。彤云密布,云从风,在山谷间屯集,风涛、云海,正是名山特有的景观。面对这瑰丽的景色,诗人留恋不已,久久不欲离去,他还想看到更新奇的景致显现。“剩有搜奇兴,空怜前路昏。”便是这种心情的写照。诗人雅兴不减,还想进一步到云深不知处搜奇探胜,怎奈日暮途穷,不觉已是红轮西坠,天色暗淡,不辨东西了。诗人把这种游兴不减,余韵正浓的情绪放在天色已晚无法继续游览下去的时刻,更让人觉得惋惜,更让人感觉到北岳恒山那丰富无垠的内涵。纵然滞留更多的时日,也无法穷尽其中变化万端的风光。诗人用“空怜”二字,淡淡地带出未能尽兴游览恒山的遗憾。
全诗从不同角度极力描绘恒山的高峻,或明说或暗含,无一不是一个“高”字,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人更加增添对北岳恒山的神往。
汪承爵,临清(今属山东)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乙未科三甲第七十六名,曾任大同知府。
日斜一路红阑干,日落四山苍翠寒。云深不见招提处,一声两声起林端。
遥度前溪声欲绝,溪上渔舟撑未歇。众鸟栖定树头云,一僧归踏松间月。
营巢抱茧叹逶迤,凭仗春风到射陂。日吉早时论北伐,月明今夕稳南枝。
鞍因足弱攀缘上,檄为头风指顾移。传语故人开口笑,莫因晼晚叹西垂。
蕙烟销素被。正地帖湘纹,小庭澄水。妆成脸霞腻。
厌秾枝压鬓,凤钿重理。阑干倦倚。渐吹得、瑶芳竟体。
料前身、梦托蘅皋,花影静如人意。
曾记。梳云窗眼,迓月帘腰,国香亲试。鸾台更启。惊消瘦,旧眉翠。
待天涯偷寄,同心私语,又怕春愁暗起。剩冰纨背面东风,个侬画里。
珂乡佳果荔奴誇,也许分甘处士家。香味不殊东壁好,令人回忆晋江涯。
剑不潜锋岁未丰,带牛佩犊走西东。谁怜耕垦三时力,不直干戈一扫空。
破屋饥人啼夜雨,荒村冤鬼哭秋风。有司科敛仍如旧,愿霁霆威略见容。
青天堕玄云,万古收不起。毋劳一点头,已悟二生理。
斯文吕与张,用世故落落。年来踵蒿原,天意亦已虐。
君尝登其门,如户发管籥。何当传相授,此道得深酌。
于铄赵生,载德相绍。挺此令嶷,素质皎皎。投迹清规,研思至道。
拟秋厉节,晞春振藻。
厉节迹何,如霜之荣。怀玉匿采,抱兰秘馨。藏器俟贾,潜秀养英。
海蓄其流,山积其壤。表崇望显,源深润广。仰惟我友,含光昧爽。
谁谓未章,今将宣朗。
守真良难,知德者鲜。贤不闷时,乐在为善。陟彼弥高,流川日远。
无忧不至,敦尔攸践。
道有夷险,遇有通否。骥不称力,士贵所履。识归要会,岂嫌涂轨。
苟非德义,于我糠秕。
泉竭龙逝,树茂鸟聚。郁彼北林,招其侪侣。嗟我孤根,枝叶胥胥。
岁寒靡托,远播江渚。
济济京华,俊乂并凑。悠悠遐裔,我独是赴。哀此离群,悲彼孤陋。
非无新好,人则惟旧。
义著往叶,分珍来裔。庶几与子,终兹不叙。岂如冬夏,寒暑易节。
斯诚既者,信不待誓。
实望嘉赠,披怀发中。直谅未闻,属致谦冲。投于幽谷,诫之已崇。
客过行云,虚其旋风。
导以水柔,示以火急。宽猛相济,孰能企及。古人难慕,洪流叵挹。
躯小裁博,余将焉袭。
翟氏载离,陈张终辱。交以时利,胡能不黩。窃怪吾子,自疑末俗。
愧以沙砾,何言金玉。
下马解貂裘。相携上酒楼。问年来、何地飘流。北踏幽燕南闽粤,憔悴了,十多秋。
身世等蜉蝣。功名雪满头。且高歌、一曲凉州。君若问余心上事,说不尽,半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