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先秦·佚名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晋献公要杀死他的世子申生,公子重耳对申生说:“你怎么不把心中的委屈向父亲表明呢?”世子说:“不行。君王要有骊姬才舒服,我要是揭发她对我的诬陷,那就太伤老人家的心了。”重耳又说:“既然这样,那么你何不逃走呢?”世子说:“不行。君王认准我要谋害他。天下哪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呢?(谁会收留背着弑父罪名的人)我能逃到哪里去呢?”

  于是申生派人去向师傅狐突诀别说:“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教导,以至难免一死。申生不敢贪生怕死。然而,我的国君老了,他的爱子奚齐还年幼,国家将会多灾多难。您不出来为国君谋划政事也就罢了,如果您出来为国君筹划政事,申生虽死也蒙受您的恩惠。”于是拜了两拜,叩了头,就自杀了。因此他的谥号为“恭世子”。

注释

①晋献公:晋国国君。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51年在位。世子:又称太子,是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君位继承人。申生:晋献公嫡长子,夫人齐姜所生。献公宠妾骊姬生子奚齐,骊姬恃宠欲废申生而立奚齐,借献公出外打猎之时,骊姬让太子申生去曲沃祭祀其生母,太子把祭肉祭酒带回献给献公,骊姬在酒肉里下了毒药,待献公打猎回来献上去,以酒祭地,土突起;以肉饲犬,犬死。骊姬诬陷太子弑父。献公听信谗言,逼迫申生自缢。公子重耳、夷吾也被牵连,为避祸而出逃。

②重耳:申生异母弟,即晋文公。

③盍(hé):通“何”,何不。

④安:安逸,安适,舒服。

⑤何行如之:到哪里去呢?如,到……去。 

⑥辞:辞别,诀别。

狐突:姓狐,名突,字伯行,申生的师傅,重耳的外祖父。

⑦伯氏:对狐突的敬称。念:记住。伯氏之言:鲁闵公二年,晋献公命申生领兵伐东山皋落氏(赤狄别种,在今山西垣曲东南),狐突劝申生乘机出逃,申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⑧爱其死:吝惜其死。

⑨子:君之子,指骊姬之子奚齐,时年六岁。国家多难:申生预料死后,其弟兄将因争夺君位而相互残杀。“伯氏”二句:是两个相关的假设句。不出:狐突劝申生出逃,申生没有听从,狐突在伐东山皋落氏以后,就推托有病,在家不出。图吾君:为吾君图。图,谋划,策划。赐:恩惠。稽首:叩头到地,最恭敬的跪拜礼。恭:申生的谥号。“恭”是敬顺事上的意思。申生明知父命是错误的,却仍然顺从而自杀,所以谥“恭”。

赏析

  这篇150字的短文,没有议论,没有说教,甚至没有一句客观的描述和抒情的词语,有的只是一段对话,一段独白,完全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然而,它却写得委婉曲折,血泪交织,十分动情。

  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使自己亲生儿子奚齐能继承君位就诬陷太子,说太子要谋杀其父献公,献公轻信骊姬,逼迫太子申生自尽。申生在被谗蒙冤的情况下,既不申辩以伤君父之心,也不出逃以扬君父之过,终于含冤自杀。文章头一句“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开始就造成一种恐怖、紧张而充满悬念的气氛。骊姬因阴谋得逞而偷着乐的得意神情,老而昏聩的献公要杀亲子的愤怒与沉痛,尽在不言中。而申生众多的兄弟们,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亲者,仇者又会有什么反应?申生自己有什么反应?都令读者产生悬念。然而被杀者申生却坦然自若,从容面对死亡。作者把残酷的环境与申生坦然的心境加以强烈地对比,并在对比的反差中,揭示人物的忠孝之心,塑造人物的形象。先是重耳与申生的对话。申生对重耳的“盍言”、“盍行”的回答,一不辩白,是怕伤老父的心;二不出走,是怕扬父之过。一般情况下的忠孝,不会引人注目;儿子蒙受亲生父亲的冤屈,能无怨无恨,从容就死,就不能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说申生与重耳的对话,表现了申生尽忠尽孝于生前;那么,申生派人代表他与老师狐突的诀别辞,乃是尽忠孝于身后。“伯氏”二句,表明申生在临死前,念念不忘的还是君国,想的还是在自己死后贤士大夫如何帮助君上治国安邦。“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这十个字,既表现了他临死前的清醒认识,也显示了他对国家命运忧患以及对老父、幼弟的深切关爱。饱含感情,一字一泪。这种愚忠愚孝,今天看来,过于迂腐,未免可笑,但此文之所以催人泪下,似乎也正在于一个“愚”字。

  猜你喜欢

披图览记兴犹狂,卧里看山足徜徉。说法石依檀板促,冶游人乱塔灯光。

鱼从小港听歌出,花近孤坟作意香。谁向色空曾得悟,生公台畔葬真娘。

夏课诗成又旅游,离离秦树叶惊秋。
青霄路在何难到,白雪才高岂易酬。
几处读碑寻野迳,共谁沽酒上高楼。
商於迁客曾如此,系滞空思十二旒。
千秋桥畔桑麻村,槐阴覆砌绿映门。
关门谁觅病居士,掩书不读愔不言。
明窗养石作幽伴,苍骨孤瘦栖秋痕。
潇湘洞庭入眼界,念随鱼鸟芦花根。
端知此想无是处,聊遣幻变驱昏烦。
请言居士往少壮,烹羊炰羔酒拍盆。
离骚百过亦径醉,万事形影如空尊。
襄阳老孟识此意,数凭楚些招其魂。
只今流落口吻燥,病乃乘间排吾阍。
病多诸念反衰冷,念冷却觉丹田温。
此田不应供喜怒,外物稂莠那可存。
诛稂去莠要及早,俗虑可吐不可吞。
鸡犬相闻太古末,居士中有五库存园。
舒迟不称子男服,要须结佩纫芳荪。

尚书堂上,忽鸾飞凤舞、花枝分亚。起剔银灯相视笑,认得米家书画。

木偶儿郎,弓腰仕女,游戏无真假。针神妙手,恰从阿堵传写。

正是月满千街,星移万点,天放元宵夜。遥想汉宫传蜡烛,光照彩楼缥瓦。

玉漏停催,琼箫慢弄,暂醉珠帘下。燕台胜景,剪灯重谱新话。

不欠鱼羹未拂衣,端平心事付谁知。瓮齑食籍同寒士,犹是希文画粥时。

苏州剌史白尚书,病骨萧条酒盏疏。
到老杨枝亦辞去,张娟林态竟如何。
几点疏雅誊柳条。江南烟草绿,梦迢迢。十年旧约断琼箫。西楼下,何处玉骢骄?
酒醒又今宵。画屏残月上,篆香销。凭将心事记回潮。青溪水,流得到红桥。

音容无复见当时,花落深春莺亦悲。今日不堪生死别,相思无路莫相思。

十月霜风寒,山木俱摧折。
独此冰玉姿,照影清溪月。
少府怀贞节。
忘躯济所奉。
吏道勤不息。
繁文长自拥。
既阙优孟歌。
身没谁为宠。
大钧播万物,无言自功成。
郦生掉寸舌,不智遭鼎烹。
非熊为王师,饭牛惭客卿。
辕门鼓角动,整驾河汉横。
采壶中,凝日月。片饷工夫,锻炼无休歇。满岸芦花白如雪。丹蕊飞来,教我如何说。道无明,真一诀。得也第庐,自在闲守拙。直待鹤来方外接。白日飞升,有分朝金阙。

芙蓉小沼近东偏,出水亭亭态更妍。一幅西湖新画稿,中央只欠采莲船。

苦心终是否,舍此复无营。已致归成晚,非缘去有程。
馆空吟向月,霜曙坐闻更。住久谁相问,驰羸又独行。

曲曲桑麻路,层层紫翠台。远寻铜井去,先访竹门开。

云筥采茶入,瓦罂沽酒回。三生不尽话,松日照苍苔。

风流耆旧传,悃逼静无华。
来重清油幙,归乘皂盖车。
离筵倾柏叶,客路看梅花。
闻有南来信,门前迓骑哗。
月郎众星稀,天高万籁息。
草露湿秋虫,悲凄声唧唧。
隔窗听鸣机,寒光曙犹织。
微物固催人,尤为贫女惜。
蛙吹和童事,重开已汗颜。
更须留近作,待过十年看。

精思窥洪濛,力抉天地根。大哉杜韩业,俎豆百世孙。

若人生要荒,束发歌兰荪。中道厌浮薄,冠佩朝厥尊。

鲸牙未能拔,此舌焉可扪。斩斩百翻纸,滔滔江汉源。

泗渊揽百怪,古鬼生烦冤。正苦太料理,结墙陈黄门。

迩来格一变,海波掀日翻。截然提法律,万马腾中原。

曩者人所宝,百不十一存。我欲全其碎,披沙拣更番。

嗒焉若自失,仰首鹍鹏骞。乃知达神化,不与形色论。

会看晞汝发,长啸登昆仑。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