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华山顶上的高松,玉立亭亭凌霜傲雪。

天生的百尺长松,岂能为小的狂风所折?

而桃李却与长松不同,它们所卖弄的是艳丽的美色,使行路之人为之着迷。

春光已尽之时,它的碧叶就化成了黄泥。

愿你做那卓尔不群,傲骨嶙峋的松树,不要沦为平庸,自甘堕落的桃李花。

受屈而忠心不改,然后才能辨别谁是真君子。


见君乘着骢马,知道您要上太行之山道。

果然此地摧车投轮,道路十分艰险,千万要注意安全,保全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如丰年之玉,被弃置在秋田的草丛中。

您要为官清正廉洁,努力工作,不要以年老为叹。

注释

韦侍御黄裳:即韦黄裳。尝为万年县尉,后为殿中侍御史。此为赠友之诗,勉励友人要学长松,勿以风霜改色并勉励老友要为官清正廉洁,不要叹老哇卑。

太华:即西岳华山。

微飙(biāo):小风,微风。

阳艳:亮丽美艳。

骢马:毛色青白的马。

太行:宋本原作大山,《文苑英华》作太行,今据改。摧轮:谓山路难行。

勖(xù):勉励。冰壶心:谓冰清玉洁。

赏析

  此诗中作者以高大挺拔、不畏霜雪的青松形象为喻,歌颂了在黑暗、腐朽、反动势力强大压力之下,不肯同流合污、傲岸不屈的君子。而以只能在春光中“卖阳艳”的桃李作比,讽刺和嘲笑了那些只会阿附权贵、随波逐流的历史小丑,指出他们虽能取媚炫赫于一时,但终究逃脱不了“碧叶成黄泥”的可悲下场,绝没有好结局。

  诗分三层来写,每四句表达一层含义。“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首四句以青松之傲岸,喻君子之高风亮节。太华,指西岳华山。微飙,微风。这四句表面是说:西岳华山之上,生长着高大的青松。它巍然挺立,不畏风雪严寒。大自然赋予它百尺高的躯干,微风岂能将它吹弯吹折?实际意义则是,真正的正直之士,都是些在权贵面前傲岸不屈的人,面对腐朽势力的迫害毫不畏惧。他们耿介正直,与生俱来,永不更改,绝不动摇。诗人用“长”、“亭亭”、“百尺高”来描绘着青松的形象,显示出其生长于高峻雄伟的名山之上挺拔傲岸之姿。以此象喻君子坦荡的胸怀、正直的德行、耿介的性格、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意志。而“岂为微飙折”一句,以反诘作颂语,顿挫有力,表现出诗人对丑恶势力充满蔑视的鲜明态度。

  接下来四句,写与青松形象恰恰相反的桃李。“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桃李之花在阳光明媚、天气晴暖、春风和煦的日子里来卖弄自己鲜艳的姿容和美色,走路由此经过的行人莫不被其迷惑。然而,本质使然,当春光逝去之后,花儿褪色、凋零,乃至秋风起,便连碧叶也飘落得荡然无存,全都化作尘泥了。这里,以桃李比喻那些趋炎附势、卖身投靠、钻营投机、取悦权贵而得逞一时的小人,他们虽然暂时占据春光,得意非凡,使人们一度为假象所迷惑,以为他们会永远春风得意。但是一旦“春光扫地尽”,小人们所依附的权贵犯科、倒台,他们所依仗的腐朽势力大势已去,那么,这些人也就会“树倒猢狲散”,随之彻底完蛋。最后只落得个“碧叶成黄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可悲下场。

  桃李和青松,诗人是以对照的方式来描绘的。以松树的挺直,衬托出了桃李的低矮、卑琐、弯曲;以松树的凌霜傲雪,衬托出了桃李的畏风畏雨;以桃李的卖弄阳艳,来反衬松树的刚正不阿;以“花、叶成泥”,来映衬青松的四季不改其容、千载仍挺立、雪压霜摧不失其青翠本色的坚贞个性。这种对比的写法,通过相互映照、反衬,使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从而不仅节省了许多笔墨,也言简意赅地逐层揭示了题旨,给人以非常深刻豹印象。是非曲直异常分明,使人一望而知,马上便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后,诗人奉劝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希望他能够学习松树的高贵品质和精神风貌,而千万不要象桃李那样,靠着趋附时势而娇艳一时。作为监察御使,更应坚持真理,即使受到打击和挫折,也决不改变志向。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受屈不改心”,这是李白在唐玄宗统治集团黑暗统治之下,坚持进步政治理想的决心,也是向打击、迫害他的腐朽权奸的勇敢挑战,对黄裳之流的讽刺与规劝。

  这首诗政治针对性较强,立场鲜明坚定,讽喻辛辣而刺意直切,使人读之,对作者的观点一目了然。但是,因为较为直白,因而思想内涵不够丰富、浑厚、博大,认识的深度也略有欠缺。艺术上,首四句写青松,次四句写桃李,末四句为劝戒之语,形式整饬,结构完整,形象对比鲜明。吕居正《童蒙训》云:“学古人文字须得其短处,如杜子美诗颇近质野处……鲁直诗太尖新太巧处……”可见艺术欣赏不应专看其优点,也应知其不足。李白此诗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此诗与他的那些想象丰富、笔力劲健、情感充沛的回肠荡气之作风格有异,在表达正确思想的同时,艺术感染力略显逊色。

创作背景

  此组诗作于李白被“赐金还山”,离开长安后的第二次漫游时期。是赠给韦黄裳的政治讽谏诗。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帐底吹烟香自薰,镜前含笑意生春。
经年不道君恩薄,郤是恩深更误人。

二月春华满凤城,万家杨柳共愁生。烽高紫塞愁都护,诏下甘泉议北征。

昨日羁縻紫市马,西风萧瑟汉臣缨。琼衣玉札殊恩泽,早把勋劳荅圣明。

淡烟白浦月黄昏,倚遍阑干空倚门。接翅定思云外侣,偷栖应望水边村。

尽传世上新诗去,惟有笼中旧物存。便是却来休更养,不能成事只能言。

寸步西流,冲开牛斗,清风皓月容光。满宽空众,把我好相将。俯赐鸾骖凤驾,献金鼎、丹药馨香。天河转,星坛月殿,端的景非常。老来云汉去,皮囊脱下,一别吾乡。返玉京金阙,仙路悠扬。稳挂天衣可体,灵风散、环佩玎铛。朝元会,十方三界,齐唱满庭芳。
燕子何光彩,飞飞引众雏。
营巢终老章,解语只含胡。
贺厦恩非浅,焚宫祸亦殊。
寥寥鸿鹄志,嗟汝岂能俱。

骄兵如骄子,虽养不可用。古之名将善用兵,甘苦皆与士卒共。

假令识甘不识苦,将恩虽厚兵意纵;兵心屡纵不复收,肺肠蛇蝎貌貔貅。

嚼我膏血堪醉饱,焉用舍死敌是求。

老去刘郎鬓未华,枕中鸿宝鼎中砂。仙源十里蒸霞色,半是桃花半杏花。

数日南风阴复晴,饭馀閒绕绿阴行。竹间病鹤缡褷影,池上惊鱼拨刺声。

老子鬓毛如此白,道人心迹本来清。能诗谁是周公子,学得阴何五字成。

收沙边轻帆。正萧萧一弄,秋在江南。知有瘦腰沈约,断肠何戡。

家楚甸、羁吴岚。算此情、柔如春蚕。去十里莲泾,和愁不断,和泪上征衫。

还迟我,霜中龛。奈鱼天易暝,雁书空缄。一样阻风中酒,倦怀都芟。

物如此,人何堪。对野桥、衰杨毵毵。问瘦碧词人,西窗甚时来共谈。

披榛寻古社,寂寂深山境。龙缝白云封,藓气凝霜冷。

缅彼旧吟人,令我心耿耿。春风翛然来,岚光漾日影。

俯仰今昔间,不定如萍梗。行行碧山阿,钟声度西岭。

今春湖碧山萦绿,问字车来傍林麓。丁令才欣化鹤归,剡溪又怅回舟速。

小病先徵挽句看,先生怀抱海天宽。渊明歌与司空墓,旷达千秋鼎足观。

玉堂宴罢归山早,著书万卷传梨枣。我是门墙听讲人,残膏剩馥沾多少。

几番鱼素逐江潮,知往莺花廿四桥。春酒不曾辞酩酊,玄言方且赋逍遥。

才人物外多游戏,自云化蝶遥传示。欲为今日眼前欢,预借他年身后事。

自有人间不朽文,下为河岳上卿云。即今绛帐攀辕者,笔当戈挥返夕曛。

去岁乘轺出井陉,今朝策蹇返江宁。须沾巴雪添新白,鬓点吴霜失旧青。

旅梦都迷南北路,归程细数短长亭。从今不复看除目,手把神农《耒耜经》。

苍壁四无邻,乔林最可人。不教炎作伞,仍放月如银。

绕屋筛凉影,参天亳远春。巢莺多接叶,流响半藏身。

鸡鸣茅店曙烟高,望望乡关别思劳。梦合乍惊蝴蝶散,一江风雨撼惊涛。

九日浔阳县,门门有菊花。白衣今送酒,若个是陶家?

淡淡青山两点春,娇羞一点口见樱。一梭儿玉一纣云。
白藕香中见西子,玉梅花下遇昭君。不曾真个也销魂。

红尘飞断即仙城,潮打江涯触磬声。宝尼珠光从海接,菩提树影伴僧行。

香分绮席风幡动,月满瑶波水镜平。况有主宾成二美,不妨拚饮到天明。

团扇复团扇,皎兮若满月。明月有盈亏,赤日岂长烈。

鹑火倏西流,金风减炎热。弃置莫怨嗟,暂作经年别。

我生才五年,先君即弃世。十龄慈母亡,嫂亦相随逝。

寄生于外家,六载若瘤赘。忆初母在堂,我年八九岁。

能作方丈书,顾我奖且励。谓可读父书,往往颜为霁。

夜窗针黹余,课我兄及弟。一去四十年,此境永潜翳。

览图触我悲,曩事何若契。君才班马俦,君孝曾闵继。

机声镫影中,一忆一流涕。图之至再三,鱼菽以时祭。

伊予本孤陋,附君得登第。自惭还自挝,亲骨犹未瘗。

行当归焚黄,已作终焉计。薄耕即无田,敢负墓前誓。

江水寒未波,江梅香尚细。我归君傥来,相思定应嚏。

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

市桥压担蓴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原烟草蝶飞飞。

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