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哨遍·赠长春宫雪庵学士》套数十二支曲中抽出的一支摘调。全套虽是酬赠之作,却几乎句句是劝道的箴言,足见作者对世态人心的惊惧与感慨。
这首散曲虽是作者酬赠给好友的曲作,但文中句句是劝道好友“万事莫强求”的箴言,体现了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轻蔑之意。
这支曲的教旨是“莫苦求,休强揽”,即所谓不忮不求,也含有“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全因强出头”的明哲保身意味。它的语重心长,在于指出了“苦求”、“强揽”的恶果——“邂逅遭坑陷”。“邂逅”是不期而遇的意思,说明一个人即使在无心之中,也会遇上风波,蒙遭灾难,更不用说非分的“求”和“揽”了。
接着小令进一步说明了“坑陷”的可怕,那就是“恐哉笞杖徒流绞”,五刑中的任何一刑都不是闹着玩的。这是对偶的上句,下句更为匪夷所思:“慎矣公侯伯子男。”将五侯之尊一一点名列出,正说明他们是“苦求”、“强揽”的主要行事者,也即是作者箴规的重点对象。以五刑对五侯,反差彰显,正是这首小令的警策之处。
作品的妙味尚不止此,末三句用了一组愤激的反问,矛头直指“一品高衔”的达官,言下有无限的轻蔑之意。这才使读者明白作者苦口是宾,诛心才是主,借说教的机会,诉喉中之骨鲠,大有“还将冷眼观螃蟹,看尔横行到几时”的峻严之意。
元散曲多“警世”的习惯,其中的棒喝固然也常常发人深省,但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字里行间所洋溢着的那种不遗余力的批判精神。
王伯成,元代杂剧作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生卒年月不详。贾仲明为《录鬼簿》补写的吊词中说他与“马致远忘年友,张仁卿莫逆交”。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考定张仁卿为画家,与王伯成同为元朝至元年间(1264年--1294年)人。王伯成作杂剧3种,今存《李太白贬夜郎》。《兴刘灭项》仅存残文。他还作有《天宝遗事》诸宫调,存曲不全。
凉月姗姗。伴兰心玉性,试语还难。秋花分小影,秀句写冰纨。
眉意浅,佩声残。有珍重千般。略逗伊,隐花裙上,竹叶斑斑。
知音何苦轻瞒。者温存隐秀,慧思华年。明明通尔汝,瑟瑟数悲欢。
携手际,试颦间。是意暖神寒。玉漏沈,芙蓉睡也,重靠栏干。
睡乡安稳夜如年,灯乳缀花妍。虚堂漏定吟魂悄,枕函静、思落谁边。
罗幕徘徊,纹疏皎洁,应是月轮圆。
薄寒依约上屏山,尘梦淡于烟。老怀不耐鸡声恶,尽长路、鞭影争先。
为报邻钟,暂时休打,容我五更眠。
腰组归来且打乖,阖庐才可著吾侪。可堪佳客寻衰迹,更著新诗起壮怀。
枉对青山记排闼,好当红药咏翻阶。一从悟得惊人句,自悔枚皋赋似俳。
骊马紫金环,行行出玉关。悬河三寸舌,积雪万重山。
旗影连云卷,弓弦向月弯。封侯儒者事,天子待君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西府中枢,剖竹分符。春梦后、一事都无。传神阿堵,似者谁与。
是少狂客,中傲吏,老潜夫。
一曲红幺,三生翠袖。天知道、诗酒吾徒。晚年学易,忏悔消除。
有遁之六,渐之二,履之初。
晴燠不可恃,一夕冬令变。屡忘和煦恩,惟曰祈寒怨。
老屋雪没隙,广泽风肆便。反覆鼓洪涛,扬簸塞荒堑。
隐然洞庭乐,勇盛阖闾战。万物刍狗如,埋没加蹂践。
凌晨枉严冱,野日复葱茜。仁哉天地心,观复斯可见。
憔悴君面颜,苍翠自君心。君心万丘壑,我日相攀寻。
明河在天上,君诗清复深。木石写生致,大笔无凡今。
以我好君意,脉脉谁能禁?所惧中燕好,过笃伤于淫。
邻树有疏阴,好鸟无繁音。
不堪花竹见仪容,暂与鸰原觅故踪。一笑霜钟出云木,十年江国对秋风。
秖疑丧乱身俱在,略遣摧藏语未终。安得形同影无缺,白头共此夜灯红。
名山镇宣郡,古祠崇敬亭。杰构靓深岩,飞廊引重扃。
陟彼百仞高,始觉万类形。楼殿势益弘,兵卫森幽灵。
增秩睹隆典,纶音播明廷。丰穰走祈报,烟燎浮芳馨。
竹树蔽险壑,虚阑俯南坰。麻姑湖上碧,华阳天际青。
神飙飒然起,新凉濯微醒。疏雨映白石,垂虹截苍冥。
永言李谢游,岂惜岁月零。悠悠孤云去,渺渺从双軿。
招之殊未来,庄思展函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