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西风,吹过平原,带来了禾黍的芳香;溅溅流泉,泻入沟渠,打谷场上一片繁忙。
只有它——经过了一年辛勤耕耘的老牛,闲适地躺在山坡上,嚼着草,沐浴着金色的夕阳。
禾黍: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
鸣泉:淙淙鸣响的泉水。
窦:此指水沟。
了:了却。
啮(niè):同“嚼”,啃、咬。原作“齧”。
这首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据钱钟书《宋诗选注》,清初著名画家恽格(寿平)曾借此诗题画。
首句“百里西风禾黍香”,大笔勾勒出农村金秋季节的画面。诗人或骑马、或乘车、或登高,放目四野,百里农田尽收眼底。那结满累累果实的稻谷黍粱,在西风吹拂下,波翻浪涌,香气袭人。面对此境,诗人为之深深陶醉。
“鸣泉落窦谷登场”一句,诗人收束目光,由阔大之景集中到泉水沟窦和一派繁忙景象的打谷场上。“鸣泉落窦”是眼前所见。淙淙流泉落于溪潭之上,发出清越的响声,与打谷场上繁忙的声响交杂一起,构成一幅喜人的农村秋景。李文渊《赋得四月清和雨乍晴》有“熏风到处田禾好,为爱农歌驻马听”之句,虽然写的是春景,但意境与此诗颇有相同之处,可以互相参阅。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诗人的目光离开了繁忙的谷场,注目坡前,看到了刚释重负、横卧坡头啮草的老牛。这是一幅非常富有农村特色的画面:其景致的野朴,其风韵的淡远,传神写照。诗的主旨是通过对老牛的赞赏,抒发长期蕴积胸中的郁闷之情。诗人仕宦的坎坷,官场生活的劳苦,就如同老牛的“耕耘之债”一样。然而老牛的役债终有了结的时日,而他也希望尽早了却役债、像老牛那样释却重负、舒闲一下长期疲惫的心灵。
古人描写农事、抒发感怀的诗有不少。如王维“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新晴晚望》);元稹“农收村落盛,社树新团圆”(《古社诗》);欧阳修“田荒溪流入,禾熟雀声喧”(《陪府中诸官游城南》);朱熹“农家向东作,百事集柴门”(《残腊》),但都不如孔平仲此诗抒情之深沉。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尽管用意深,却如同随意写来,不加雕琢,一切全在有意无意之间随意点出。
恍惚西湖路,其如怅望何。期门瞩威武,贱士感蹉跎。
囿沼输鱼跃,峰峦羡鸟过。周阹新令在,不得睹卷阿。
被衮才凭几,跻阶忽受同。哀文铺帝业,谥册讲仁功。
竭蹶趋群后,号咷动两宫。铭旌来巩洛,万里卷悲风。
黄金高筑古台名,蹀躞霜蹄万里行。剪拂劳君增价去,一时飞骑满神京。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车马骈阗鼓笛哗,德星今聚李膺家。三千钟乳和玄露,百万蒲萄荐紫霞。
金舄喜承新宠渥,青毡还是旧生涯。贤郎便道称觞处,天上蟠桃正著花。
白鹦鹉,陇西来,金笼驯养无人开。绮窗谈舌学人语,字字分明如处女。
一朝持入沈香亭,玉环自教蜜多经。解听月殿霓裳曲,惯识梨园羯鼓声。
无端羽化冲霄去,?在碧桃花落处。陇头迢遰陇云深,无复重栖旧时树。
扑衣风峭。正短篷载酒,冲寒寻到。唤醒眠鸥,来认堤边晋时棹。
漠漠冻云送暝,漏澹影、不多斜照。待玉龙、起舞尊前,煨叶暖清醥。
鸿爪。留还好。算擘笺斗韵,雅游未了。倪迂笔妙。肯替荒寒写新稿。
难得谪仙逸兴,便岁阑、还约幽讨。惹离愁、何处也,寺钟催早。
甫竣宣防略,銮回五月中。
郊原需惠雨,稼穑切皇衷。
方泽期将界,精禋事必躬。
礼成霖澍霈,圣意信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