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南流,鼓柁江水上。薄游五松山,获见谪仙像。
呜呼天宝间,治乱如反掌。兵戈暗中原,豪杰多长往。
谪仙当此时,逸气隘天壤。脱身来江东,缥渺青霞赏。
作诗几千篇,醉笔笼万象。迄今有遗祠,识者共瞻仰。
嗟予岂后裔,愚拙谁复尚。珥笔玉殿螭,谪官闽岭瘴。
荷恩许生还,冒险理归桨。于焉觌仙风,足以慰遐想。
愿言继清芬,何由揖英爽。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衣冠是处故人,不如一吴国伦。七品十年不贱,千金片语那贫。
天台文宿冲紫霄,先生奉敕驰星轺。越山桃李花万树,春色早渡钱塘潮。
忆昨先生遭斥逐,漂泊湖湘望巴蜀。九江鸿雁春冥冥,七泽龙蛇昼盘曲。
洞庭天高急霜霰,冰河雪岸开燕甸。北来骢马一日闻,倾都走识先生面。
十年卜筑楚村墟,万里今瞻汉宫殿。当朝门生贵不少,先皇学士人犹见。
金门谁留供奉班,银鱼旧锡恩荣宴。长安春回独回首,翠烟渐入龙池柳。
蓟门禹穴自此分,送饯先生百壶酒。丈夫轗轲心不疑,贤圣流离古来有。
已看身作指南车,况复名高悬北斗。隋珠和璧世珍重,眼前点毁终难动。
圣人不久奏云门,海内近亦求梁栋。琴瑟须聆清庙音,豫章且待明堂用。
我闻衡岳与天参,七十二峰江汉南。不然从此可栖息,无使天柱石鼓空巉岩。
五马萧萧不醉归,祗从阡陌捲旌旗。今朝故为劝农出,未与诸君泛酒池。
听讼堂闲可设罗,遂教僻壤遍弦歌。良筹既殛螳当毂,善政曾闻虎渡河。
弼教以刑持己重,无心之德感人多。滔滔世泽如沧海,会见庭槐百尺过。
朱门深沈十二戟,高槐蔽庭有佳色。今时督府雄汉魏,鲁国太山四千石。
读书作文五十年,齿牙脱落头半白。平生心事竟何许,衮衮簿书为报国。
吾衰不复梦周公,闻道家丘居在东。垂老才为少司寇,杀一正卯那为功。
诗书误身既可信,却忆扛鼎之重瞳。宰割山河一何壮,指麾天地如回风。
背关怀楚更龌龊,沐猴而冠涂遂穷。区区诸老为城守,头胪晓入旌旗红。
鲁人之皋乃自昔,犹复弦歌一亩宫。圣贤万事尽有命,世人何用誇材雄。
府丞久吏掾史健,时雨沾足年谷丰。深居闭閤不复出,曲肱甘寝日正中。
昔闻汲黯淮阳亦如此,乃不及舞文巧诋为诈忠。
阔野微茫入望迷,年年芳草一萋萋。可怜麀鹿搜寻尽,惟见斜阳白鸟飞。
秋霜蔽野冥鸿飞,琅玕不实朱凤饥。浮云北来魏阙迥,忧国流涕荒江垂。
忆昔中朝树风烈,闽海峥嵘起魁杰。三贤接迹冠惠文,四海直声闻补阙。
高要俶傥神骨奇,辞气侃侃无龌咿。抗言剀切论灾异,天子动色为嗟咨。
晋江通经意淳厚,击断群蒙勤纳牖。排天一上张纲书,勋戚闻风皆敛手。
临桂执节何觥觥,雅歌骏肃韶钧鸣。每当慷慨引大体,能以委曲通精诚。
天门荡荡不可测,左龙右虎环紫极。优容屡荷皇天鉴,献纳终惭侍臣职。
殿前清要难久居,先后归间谢朝籍。拂衣去矣来何时,瞻望皇居意凄恻。
呜呼黯鲍不易得,台端列柏无颜色。八闽之山窈然深,岭南瘴雨横层阴。
苍梧日落黯万里,漓江水碧寒沈沈。使人忆此生愁心,海边烟尘暗乡县,黔首流离困徵缮。
昨闻河洛又苦旱,况复西陲尚酣战。至尊侧席谁分忧,经济实赖群臣谋。
虞翻去国岂终老,机生被放行见收。时危志节徒激厉,叹我欲济无方舟。
还朝建策望公等,焉得云卧甘林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