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烧瓦工人挖光门前的土来烧瓦,但自家房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注释
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沾:同“沾”。
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屋子。

赏析

  这首诗运用质朴的语言讽刺时事,控诉与指斥社会中不平等现象,只用事实对照,不加评论,发人深省。

  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诗篇,古代有很多,但从唐人孟郊的《织妇词》到宋人张俞《蚕妇》,多着眼于衣着。郑谷的《偶书》,于濆的《辛苦行》从耕者腹长饥入手。相比之下,梅尧臣此诗写烧窑工人,就显得十分新颖。这两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虽不如“寸”字尖新,但也写出了富家子的根本不劳动。而以“鳞鳞”形容大厦,形象也非常鲜明。诗人用字简练,含意深刻,读之发人深省。

  《陶者》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陶者》一诗正以这种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

  在梅尧臣以前,唐代人已经写了大量反映社会不平等的诗,大都写耕织的农民,梅尧臣这首诗换了个角度,写手工业者,可以说是对自己做诗目标“意新语工”的实践。诗在写作上,打破了绝句声律的格局限制,句法散文化,近似古代的风谣,这正是梅诗古朴淡泊的特色。后来有位并不出名的诗人张俞,作了一首《蚕妇》诗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主题与梅诗相同,不知是否受到过梅诗的启发。近代有很多风谣,往往通过对比显示不合理,则受梅诗影响是很明显的。

  从《陶者》即可看出,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写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梅诗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
自识将军礼数宽。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序民人 一作:序人民)

夜行无月时,古路多荒榛。山鬼遥把火,自照不照人。

飞甍孤起下州墙,胜势峥嵘压四方。远引江山来控带,平看鹰隼去飞翔。

高蝉感耳何妨静,赤日焦心不废凉。况是使君无一事,日陪宾从此倾觞。

薰风晓破碧莲莟,花意犹低白玉颜。一粲不曾容易发,清香何自遍人间。

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太平书巳上承明,那得兹山独擅名。且托云霞封白社,还将霖雨慰苍生。

三年清节照冰霜,百里讴吟彻帝傍。治绩自应推第一,圣朝不次待循良。

御筵初醉宫花侧,天语亲闻玉殿香。可道留恂正辛苦,攀车欲别复傍徨。

雨潇潇,泥滑滑,风如刀,耳如割。行路正难行,行人欲愁杀。

马上顾舟中,贵郎遇富翁。驱驰莫相笑,同是路途穷。

富翁舟中无坐立,贵郎马上毡衫湿。腰缠十万受此寒,不如在家贫亦安。

嘉禧殿前初日高,瑞光先映赭黄袍。云间瑞露收金掌,仗外微风飏彩旄。

黄鹤仙人周子晋,碧鸡使者汉王褒。禁园尚觉馀寒在,未放春红上小桃。

问竹何年有,亲曾共岁寒。昨传新笋发,扶杖绕林看。

行尽高山涉水涯,仙家缥渺隔明霞。扬鞭笑指桃源路,不用扁舟溯落花。

黑白两回开佛眼,不系一法出莲丛。真空不坏灵智性,妙用恒常无作功。

圣智本来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圆通。

长拘棲寓季微官,携杖扶车愧二难。
翘首云山鱼雁远,关心岁月骨毛寒。
方来负米还为养,未遂承颜数问安。
何日庭前环戏彩,共馨夕膳洁晨餐。
诗酒独游寺,琴书多寄僧。
金罍溢倡酬,媚眼转惊秋。
折腰随鹭下,垂手与龙游。
夸容未再理,明月在西楼。

一雨凤城秋,西山明晓霁。萧晨八古寺,宾从盛车骑。

佳节况重阳,崇祠肃时祭。命俦多俊英,唱妍更酬丽。

京师冠盖场,欢会岁复岁。岂无金石交,亦有芝兰契。

所期盟岁寒,各具傲霜意。遭遇在一时,得失千古事。

我爱朱御史,盘盘有经济。朝阳曾一鸣,苏陈快联袂。

两子去不来,君留振士气。娲石待补天,弥轮勿埋地。

胡为将母呼,秋风速鼓枻。独鹤向南飞,来雁望北至。

安知涧槃游,不为廊庙计。送君饮君酒,四座勖古谊。

我亟怅离群,狂歌杂清涕。醉眼窄乾坤,酒力不能制。

明日对黄花,相思渺天际。

成均卒业竟三冬,回首家乡归兴浓。驿路逢春梅几树,客窗谈别酒千钟。

霜横古道嘶疲马,月满空山听曙钟。才识如君应不负,早携书剑觐重瞳。

定光金地遥招手,智者江陵暗点头。
已是白头千万里,那堪於此未知休。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