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四句,前后各为一个层次。第一层描写失去自由之前的鹤,比喻诗人自己远离朝廷羁绊之时的自由之身,当时纵横沙场,东征西讨,意气昂扬,正好比那高天之上的云鹤,搏击八方来风,展翅翱翔。在茫茫九州之上,在朵朵彩云之间,奋翮高飞,无拘无束尽情地发出舒心的鸣叫。对飞鹤戾天的描写,正是含蓄地展现了诗人的鸿鹄之志与旷世奇才,也反映了他希望挣脱朝廷束缚的强烈愿望。从本诗开头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虽身为人臣,却有包举宇内、气吞九州的帝王气概。
第二层写失去自由之后的鹤,比喻诗人自己受人节制,郁郁不乐。自由翱翔的云鹤,一旦被捕入苑中,成为帝王苑囿中的玩赏之物,飞向云天的志向便被摧折而很难实现了。这正是诗人被召回朝廷之后当时处境的形象比喻,受制于人而不能一逞英雄之志。通过前后两层鲜明形象的对比,诗人因一时受限制而内心苦闷不平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这是一首比体诗,通篇写鹤,而作者之情志则因之而表露,深得含蓄不尽之致。比兴是中国诗歌最古老的传统。《文心雕龙·比兴篇》云:“观夫兴之讬谕,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且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从作者见群鹤而生感慨来说,这是兴。从作者以鹤的形象自比来说,这是比。故而能因小见大,婉而多讽。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迎着八面来风,展开硕大的羽翼,在九天之上翱翔鸣叫的鹤。鹤的高飞戾天展现出作者的雄心抱负与宏才大略,也反映出他远离朝廷羁束的自在心情。诗的后半描写鹤因羽翮摧折而不能高翔云天,只能成为帝王园囿中的观赏之物。这无疑是作者对一旦被召回后处境的想象。通过前后意象的鲜明对比,作者内心的苦闷不平获得了生动的展现,诗意在转折跌宕中有波澜起伏之势。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确如刘勰所云“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这种五言四句的小诗,在当时是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齐梁时代已称作“绝句”,它是唐绝的滥觞。这种短诗要求尺幅千里、馀韵悠远,故比兴一体最为诗家着意。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五绝只二十字,最为难工,必语短意长而声不促,方为佳唱。”刘熙载《艺概》云:“以鸟鸣春,以虫鸣秋,此造物之借端讬寓也。绝句之小中见大似之。”此诗的托物寄兴之妙,也完全符合上述诗家对五绝的要求。
描述鹤鸣九皋的壮观是为了叙述远大的志向,咏叹蹒跚帝苑的困窘是为了抒发满胸的愤懑。《南史·齐本纪》称萧道成“喜怒不形于色,深沉静默,常有四海之心”,《群鹤咏》正为佐证。诗人自比高洁美善的白鹤,艺术上是成功的,但实际上萧道成是一只凶猛的鹰隼,深藏韬晦,骁勇强悍。借镇压诸王之乱而钳制朝廷,一旦时机成熟,便毫不犹豫地夺取帝位。
生长自吴会,北游逾十期。来还遂衰老,衰老何用知。
六月江湖间,烦炎若蒸炊。畴昔不惮暑,今者殊畏之。
纤絺置如仇,羽扇常自随。对案不得餐,脍炙成蒺藜。
忆我童稚岁,烈日犹奔驰。斗草出百品,承蜩睨乔枝。
涧颜不待濯,流汗始为嬉。自怜筋力便,岂谓天序移。
往闻终南间,盛夏含冰澌。将家就高寒,长与卑湿辞。
四百八周天甲子,小阳春信又从头。梅林皎皎三更月,鹤发潇潇两鬓秋。
百岁瑟琴清调合,满庭兰桂异香浮。陶然锦绣丛中坐,笑看频添海屋筹。
青天白日散五云,酒酣起别王将军。荔浦南原五千里,君恩如天无远迩。
百丈牵船上湘水,苍梧九疑云旖旖。荔浦更在云南头,砦中小官君莫愁。
生猺亦是天所产,赋予五性为人俦。渠岂不知官好恶,怒则猖狂喜还乐。
近日大官虎啖嚼,骨肉可羹髓可酪。等以选荒视宛洛,我官我强民尔弱。
鄙夫鱼蚕肆椎凿,是故不堪凶乃作。前年道州杀人去,太守万户走无路。
赋去官归欢聚醑,彼亦那知有其故。将军旧是广东使,属州被患往相视,此迹彼情知久矣。
今官况是猺之方,山砦迫小官无房。未足展仁化,但用勤备防。
出入买卖无相妨,往来见之等寻常。殷勤趋庭使下拜,喻以天子仁圣臣忠良。
诏书下天子,恩被大汪洋。尔亦具人性,不谓殊遐荒。
顺之则尔养,逆之则尔戕。尔岂无父子,尔岂无爷娘。
尔如彼之贼,彼岂不尔偿。彼此相贼之,于尔亦何臧。
宪府选清介,提挈正纪纲。帅府示威武,斧钺为弛张。
我为小官勿我小,能对大官说尔之肺腹,应令猺子感眼眦迸垂浆。
将军我三十年之弟兄,赠别临行无所将,用此无我忘。
倦翮久欲下,凉风起湖北。官客多挟弓,暮近白沙驿。
丹崖翠壁,秀色从天泻。见一峰峰尽如画。昔谪仙曾到,谓似莲花,千载后、我欲登山去也。
直儿孙九井,培塿五松,西望香炉庶其亚。傥此中仙客,拍手相招,肯教我、鸾骖鹤驾。
请从此、逍遥以终焉,又何必,踌躇未完婚嫁。
昔入睢阳苑,连步披风云。今游故台处,回望阒无人。
皓壁留馀篆,蕙圃有馀芬。行人皆陨涕,何独孟尝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