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首联中“人言”一词,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引起了整个句子。上句运用比喻修辞,把小孤山所处的环境比作“海门关”,即海上的的大门关卡,突出了江水形势的险恶。下句以江流湍急漩涡无边无际足以让人心惊胆战的叙述,呼应上句,进一步衬托了小孤山所处环境的凶险。
颔联照应诗题,点出了壮伟的小孤山。“天地偶然”四字,表明小孤山这座挺立急流中的山峰是造化的杰作,不可多得。“砥柱”一词运用典故,又赋予小孤山中流砥柱的意义。下句“江山”“狂澜”两词,语义双关,即是对小孤山的写实,更是对小孤山时代象征意义的揭示。
颈联“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把小孤山比作挺立战场上的一员猛士,坚强不屈;又如一位末世艰难中孤独无助的忠臣,危困无奈。此联以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表达了诗人明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却愿坚定抗元、力挽狂澜的复杂情感。
尾联中的“造”是“至、到”之意,全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意欲攀登上小孤山峰顶,放眼眺望宇宙,开阔心胸之情。此联是对全诗的总结,在此,山与人合二为一,传达出诗人以身许国的高远志向。
全诗主体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此物,言诗人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之志。
因形与理别言心,其实随形有理存。才与理违形独用,便为物欲理皆昏。
碧桃庭馆四时春,珠翟云冠五福身。何用瑶池觅金母,水晶宫内有仙人。
瓶花荣悴尔何思,非雨非风欲怨谁。纵使人幽常独对,若为春远又群离。
愁如洗马临江日,容比三闾步泽时。一样韶光俱浪掷,无情有恨莫相疑。
一指斗魁天陆北,五新蓂叶帝阶傍。降神山岳全储秀,遍射桑蓬骤发祥。
厩暖共看驹汗血,玉灵争记水流方。家临人物先贤楚,祖擅功名大国梁。
孝穆抚摩惊秀整,升卿标识见蕃昌。芝兰庭户真难得,雕鹗风云自不常。
头角人间知有子,星辰天上早占郎。州缘绿发临来好,路到青梯上正长。
濯濯柳姿今识绪,汪汪陂量旧传黄。警虚比户沉宵柝,爱结曾阴转晓棠。
座上蓝田神更润,匣中干越智弥藏。龟鱼腰重黄金刻,珠玉胸开古锦囊。
放雀笼樊饶奋翥,馈鱼尊俎称淋浪。旄倪芹块悬私祷,谱牒松椿入短章。
季诺往蒙新眷渥,膺门仍出旧恩光。昂头竟类田方马,贺厦空循考父墙。
堆玉巑岏方刮眼,横云䆉稏已登场。光回爱日庭希讼,喜动前旌客荐觞。
况复斓斑衣上泪,不妨潇洒醉中乡。愿符鲁什昌而炽,更拥箕畴寿且康。
夜长不能寐,念子当远行。吉梦为子来,梦中占其祥。
如子韫文采,其道当辉光。晚达岂不佳,服官犹壮强。
将子奋功名,毋为叹参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