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来的黄鹤飞进皇宫,振动双翅发出沙沙响声。金黄色的羽毛灿烂夺目,菊花一样的尾巴更加鲜明。
这鸟儿平时只在芦苇中出入,吃食则是水里生长的荷荇。
我自知年龄幼小而又德薄才浅,愧对这样鸟降瑞于太液池中。
黄鹄(hú):亦称天鹅,似雁而大,劲长善飞,羽毛洁白,也有黄色的。建章:即建章宫,旧址在今西安市西北。
肃肃:鸟飞拍翅声。跄(qiāng)跄:飞跃奔腾貌,这里形容鸟飞迅急。
衣、裳:古时上身所穿称“衣”,下身所穿称“裳”。
唼(shà)喋(zhá):形容水鸟或鱼类吃食的声音。荷荇(xìng):两种植物,均生水中。荷,荷花。荇,荇菜。
蒹(jiān)葭(jiā):芦苇,水生植物。
自顾:自念、自视。菲薄:鄙陋,指才德等,常用作自谦之词。
愧:惭愧。尔:你,指黄鹄。嘉祥:祥瑞、吉祥。
该诗是一首乐府诗,前五句为纪实,对黄鹄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黄鹄飞兮下建章”交代黄鹄降临的地点,也交待了诗歌创作的背景,描绘出黄鹄鸟划过建章宫的上空,降临在太液池边的情景。“羽肃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这里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鹄的外貌和动作——黄鹄扇动翅膀的声音“肃肃”,黄鹄轻快灵敏的步伐“跄跄”以及黄鹄咀嚼食物的声音“唼喋”。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将鸟儿嫩黄鲜亮的羽毛比作金和菊,描写出以金为衣以菊为裳的黄鹄穿梭于芦苇荷荇之间,时而扇动翅膀,时而啃食花叶的模样,十分美丽可爱。句中的三个“兮”,表现了小诗人赏心悦目的激动心情。
可欣喜之余,诗人忽然想到,自己又没有为江山社稷做过什么。毕竟才八岁,还不曾亲政……于是,渐渐地,一种失落而又羞愧的情绪涌上了诗人的心头。于是,话锋一转,以“自顾菲薄,愧尔嘉祥。”结尾,浩浩穹宇之下,诗人深感自己的渺小,不免心中有愧。
据《汉书·昭帝纪》所载: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春天,珍贵稀有的黄鹄鸟降临大汉的都城长安。因汉尚土德,土德尚黄,黄鹄被视为祥瑞,于是群臣上前祝贺,年仅九岁的汉昭帝十分谦虚,当场作该诗。
碧酣楼下水平溪,濯足池边日正西。桥上桥下人如蚁,只愁翻却孟公堤。
高风自栗烈,挹之吾知和。沄沄玉镜光,摇动春江波。
开窗放天影,莹若新濯罗。澄想有馀隽,写以低声哦。
两心各夷惠,爱正情无阿。酒尽不识醉,宁复思其他。
茅鸡今已无,甄羊瘦难造。疏食复水饮,仓卒真恶草。
甘露漫分羹,未应鬓华皓。馈食无竹笾,奚取用乾䕩。
桑阴才种瓜,堂前未剥枣。决明此月生,菰蒲待秋早。
昨日荐芳鲜,多品惟蘋藻。今晨速诸父,盘餐绝鲜薧。
君自城中来,是我旧交好。蓬户有馀光,花径不曾扫。
为别已经时,各欲摅怀抱。相对几筵空,何有于倾倒。
爰伤蓼蓼莪,更怜肃肃鸨。于飞集苞桑,无任意懆懆。
民事日艰难,不能蓺稷稻。无以供子职,何由媚翁姥。
比年闻旱魃,去岁见淫潦。既乏出游勤,又缺自焚祷。
愆阳及伏阴,相逐成札夭。潜遘气薰蒸,无间少与老。
沟壑转羸弱,土地涂肝脑。但救水火中,岂复论皞皞。
车雨忆陈戬,江客怨张镐。是谁遗此灾,愿执投有昊。
禄食民膏脂,民身国所宝。死者骨已枯,生者形亦槁。
归舍不能食,此言当探讨。也知吟哦忌,不解明哲保。
恋恋与君言,忧心觉如?。留君君不留,徒自增热恼。
薄送出柳庄,云满博陵道。谷风习习来,民皆去烦燥。
螮蝀忽然横,俄复日杲杲。将谓破愁颜,卒讶招惊懊。
俾我心摇摇,如彼风中纛。颠毛未暇理,风中乱蓬葆。
黄鸟此兴歌,驷马喧?皂。高者登山阿,深者入海岛。
君如有钟鼓,盍亦日鼓考。匪我发狂言,诗载山有栲。
乞与安仁掠鬓霜。不须红线小机窗。剪刀疏下蜀罗长。
纤手捻残针缕细,金钗翻过齿痕香。同心小绾寄思量。
三千银界望嵯峨,如此炎方耐冷何。
天为重关消瘴疠,我从残碣一摩挲。
凿坏安得山能语,漏网真愁水不波。
曾说闻鸡先见日,更无人借鲁阳戈。
三年别意写双清,千里楼台共此情。今夜与君凭槛望,万人如海隐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