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春思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黄莺在门外柳树梢啼唱,清明过后细雨纷纷飘零。还能再有多少天呢,春天就要过去了,春日里害相思,人儿憔悴消瘦。梨花小窗里,佳人正借酒消愁。
注释
门外柳:暗寓见柳伤别。古人每每以折柳指代友人情人送别。
雨细清明:化用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句意。
能消: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能消,能禁受。
又是相思瘦:意指相思之苦让人憔悴消瘦。作者《庆宣和·春思》:“一架残红褪舞裙,总是伤春。不似年时镜中人,瘦损,瘦损!”可与此句互相参照。

赏析

  这支有名的小令,是写思妇在春残雨细的时候,想到韶华易逝,游子未归,因而借酒浇愁,去打发那好天良夜。

  曲的前两句,都不着痕迹地化用了唐人的诗句。“黄莺乱啼门外柳”,是写思妇,是从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怨》的诗意点染出来的。意思是说,她正想在那里“寻梦”,让那千种情思、万般缱绻在梦里得到满足,可那“不作美”的黄莺,好像故意为难似的在门外乱啼,使人不能成眠,无法在梦里补偿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的甜蜜。“雨细清明后”,是写行人,是思妇魂牵梦萦的对象,是从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的句意中浓缩出来的。妙在思妇被黄莺唤起,不是埋怨行人误了归期,而是关心游子在阴雨泥泞的道路上黯然魂消的苦况,这就进一步深化了曲的意境。作者在这里引用唐人的诗句,有撮盐入水之妙。

  “能消几日春”二句,是双承上面两句的曲意,即不但思妇禁受不起几番风雨,就是那天涯游子也同样受不了离愁的折磨了。这句话也是从辛弃疾的“要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词意中点化出来,借春意阑珊来衬托自己的哀怨怅然无限的相思,令人憔悴,令人瘦损,长此下去,如何是好呢?这里着一“又”字,说明这样的两地相思,已经不是破题儿第一遭了。这跟作者的“总是伤春,不似年时镜中人,瘦损!瘦损!”《庆宣和·春思》乃同一机杼。这支小曲之所以自然而不雕琢,典雅而不堆垛,正是作者博搜精粹,蓄之胸中,自然吐属不凡,下笔如有神助。

  曲的头部和腹部,写得如此婉丽清新,结语须是愈加精彩,愈着精神,才能收到“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所以“诗头曲尾”,古人是极为重视的。王骥德说:“末句更得一极俊语收之,方妙”《曲律·论尾声》。曲论家之所以不惮其烦,来总结曲的末句的艺术经验,说明它是关系到曲的成败的。这“梨花小窗人病酒”,就是俊语,就结得响亮,饶有余味。它既照应了前文的“清明后”和“几日春”,也概括了“相思瘦”的种种原因,又给读者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因为梨花是春光已老的象征,她隔看小窗,看到梨花凋零,春事阑珊,而远人未归,闲愁无既,于是只好用酒来解除胸中的愁苦。病酒,就是伤了酒。读到这里,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冯延巳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和李清照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词意来。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词情和意境的基础上,在曲尾对曲的整个意境作了很好的概括和创造,这才使人感到“言简而余味无穷”。

创作背景

  这首小令写在清明时节,写的是思妇在春残雨细的时候,想到美好的青春随着时光消逝,而远方的游人却迟迟还未回来,因而借酒浇愁,去打发那好天良夜的情景。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猜你喜欢
自负孤高伴岁寒,玉堂茆舍一般看。
顽风摧剥君知否,铁笛一声人倚栏。

朝来倾耳得街谈,颇说尘容亦可惭。从事未知三尺守,醉心空向六经酣。

梅黄时节怯衣单,五月江吴麦秀寒。
香篆吐云生暖热,从教窗外雨漫漫。

丁年陪友旧,尘雾去骎骎。不赖学问力,终孤云水心。

无波真古井,跃冶岂祥金。抚己知今是,扁舟钓碧浔。

对琴台、不堪尘涴,春风微露纤指。峥嵘鹤膝翘空势,取次著花安蕊。偏有意。把竹外一枝,飞洒轻烟里。月良如洗。又底事丹青,何须水墨,虚白阚清泚。
华堂暮,珍重休弹尘尾。静中留此佳致。桥西几度香浮处,回首都随流水。闲徒倚。叹汨没黄埃,变幻皆如此。蜚廉莫起。待别有神人,风斤一运,和影上窗纸。
江上春风吹嫩榆,扶琴送子曳长裙。
相逢若有知音者,随地芟茅好结庐。

当年曾读义山词,也欲随人唱柳枝。暗托青云添感慨,隐牵红豆助相思。

已过飞絮春方老,未到酣眠梦尚迟。偶尔偷閒赏花外,才知不是少年时。

宣室情知久荷恩,旅愁无奈泥芳荪。十年玉署尘心冷,一片青山素业存。

病里风云天北阙,春来花树鲁东门。欲知朝市浮沈理,季主长安好共论。

插花行理鬓。
迁延去复归。
虽怜水上影。
复恐湿罗衣。
临桥看黛色。
映渚媚铅晖。
不顾春荷动。
弥畏小禽飞。
独上高城望远郊,雁飞黄叶下萧萧。
天旋西极余残照,江涌狂波作莫潮。
尘世百年双鬓改,乡关万里一身遥。
何由从猎滦河曲,霜冷弓强铁马骄。

百花楼头闻马嘶,郎从花里斗金鸡。朝朝捲起珠帘望,不是郎归不下梯。

市楼突兀凌波起,楼上女儿未梳洗。短篷初泊酒家门,新酿玉壶香十里。

买鱼沽酒挂蒲帆,九月淮村风日美。回头遥望大龙山,翠屏灭没寒烟紫。

龙脑拂衣香,青春游冶郎。雕弓白羽箭,十发九穿杨。

走遍江湖早得名,归来哦句伺帏屏。
故人今雨时相过,好酒新春肯独醒。
未用阮生三语掾,但遵迂叟四言铭。
高明已悟闲居福,当见于门发旧馨。

炉篆烟微,瓶花香淡,寂寞绮栊。对秋檠一点,寒蛩四壁,纷然离绪,和梦匆匆。

绣幕低垂,玉钩不挂,倦倚薰笼怯晚风。难消遣,任病颜憔悴,瘦影惺忪。

楼头又过飞鸿。纵系帛、天涯信怎么逢。望万山霜木,自怜凋碧,满阶落叶,谁更题红。

疏懒心情,凄凉怀抱,吟尽秋声恨未工。销魂处,见半弯残月,护上孤桐。

老人济胜已无具,客子登楼还有情。寄语葛仙休怅望,骑牛或恐有来生。

野沙黄,鹃血紫,鬼燐红。记艰难、鱼水遭逢。挥戈挽日,箐烟蜑雨翼翔龙。

黄支象马,朱旗展、七萃军容。

骨自碎,睢阳垒;功难纪,未央钟。天南柱、劫火摧铜。

云中金甲,至今崖海扈端宗。牙门宣国,毅魂立、铁骑呼风。

暧暧当迟日,微微扇好风。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暧碧空。稍看生绿水,已觉散芳丛。
徙倚情偏适,裴回赏未穷。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青旄绛节拂瑶空,羽士西归太乙宫。
鬼母畏逢飞剑术,龙公分送渡江风。
仙瓢酒熟醒还醉,神鼎丹成老复童。
别后有诗凭鹤寄,九峰只在五云东。
白云覆青山,青山顶不露。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