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灰暖香融销永昼。蒲萄架上春藤秀。曲角栏干群雀斗。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
日照钗梁光欲溜。循阶竹粉沾衣袖。拂拂面红如著酒。沉吟久。昨宵正是来时候。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熏香一点点的销为暖灰,暖香盈室,漫长的白昼一点一点流逝。窗外葡萄架上的藤萝正抽放新叶新条,春意盎然。游廊雕栏转弯处,有一群麻雀在唧唧啾啾地追逐戏逗。清明节后,庭前的万千垂柳正在风中拂荡。
阳光照耀在她鬓边的钗梁上光华流动,手指拨弄着绕阶生长的绿竹款款而行。全不在乎腻香的竹粉沾满了衣袖。春风吹拂着她娇美的面庞,红润无比如同酒醉。久久沉吟不语,原是因为昨天夜晚正好与情人相会。
注释
渔家傲:词调名,又名《吴门柳》《荆溪咏》《水鼓子》《渔父词》《绿蓑令》等。上片,五句,五仄韵或两平韵三叶韵;下片,五句,五仄韵或两平韵三叶韵。
灰暖:香灰温暖。古人有焚香的习惯。
香融:香气融和。
销永昼:漫长的白昼渐渐流逝。
蒲萄:即葡萄。
秀:清秀美好。
曲角:栏杆拐角处。
钗梁:一种首饰。
光欲溜:流光闪烁,暗示女子光彩夺目。
拂拂:散布、弥漫貌。
著酒:饮酒。

赏析

  此词写春日恋情,上片由内而外,勾画出室内氛围的温馨安谧与室外景象的秀丽明快,传达出心情之欢愉及情思之深长;下片以激动的笔调直接呈现意中人光彩照人的形象,借竹粉粘袖、面色泛红二细节,显示其相会时的兴奋与喜悦,反衬自己对爱情的陶醉。结尾点明回忆昨日相会,并再度陷入幸福的回忆。全词今昔交错,开合自然,辞情跳跃明快,含蓄隽永。

  爱情本是清真词乐章的主旋律之一。然而爱情的艺术表现在清真集的许多篇章中,则给人以日新又新之感。清真词的艺术魅力正在于此。这首描写初恋的词作,就颇有独到之处。

  上片写的是现境。“灰暖香融销永昼”,词境展开于室内。词中男主人公面对香炉,炉中香料一点一点地销为暖灰,袅为香气,暖香盈室。漫长的白昼,一点一点地流逝着。他显然在其味深长地体味着什么。“销永昼”三字,春日之深永,与情思之深永,交融而出。词境是安谧温馨、溶溶泄泄的。

  “蒲萄架上春藤秀。”人物的视境转至窗外。下一“秀”字,窗前初生新叶的葡萄架上,顿时便春意盎然。这番明秀景致的观照,把欢愉的心情充分映衬出来。上句写春日之深永,此句写春色之明秀,皆是静景,下句则写动景,视境展向院子里。

  “曲角栏干群雀斗”,下一“斗”字,写尽鸟雀之欢闹,既反映出其心情之欢愉,又反衬出所居之静谧,从而进一步暗示着那人此时情思之深永。下边两韵,将词境推向更加高远。

  “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清明后,点时令,时当三月中,同时也是记下一个难忘的时间。歇拍描绘春风骀荡,柳条万缕婆娑起舞于碧空之中,笔致极为明秀欢快。对于先民愉悦的缘由,是在下片。

  过片以下三句是追思实写,即不用忆、念一类领字,直接呈示回忆中情景。“日照钗梁光欲溜。”一道明亮的阳光照耀在这位女子的钗梁上,流转闪烁。这一特写是真实的,它逼真地反映了初次见面的深刻印象。但又是别出心裁的,它比描写美目转盼更富有暗示性象征性,它启示女子的美丽和自己感受的强烈而不可磨灭。全篇有此一句,精神百倍。

  “循阶竹粉沾衣袖。”沿阶新竹横斜,当她迎面走来时,竟不觉让竹粉沾上了衣袖。这一描写,暗示出女主人公内心的激动。正是因为如此,她甚至于“拂拂面红如著酒”。其实,她是因初次相会的喜悦、幸福还有羞涩而陶醉了。这次相会的时间,“沉吟久,昨宵正是来时候,”原来,相见就在昨日里。沉吟久,不仅将上边逼真如在眼前的情景化为回忆,而且交代了,上片永昼情思的全部内容。今日整整一天,他都沉浸在欢乐的回忆中,足见他与女主人公一样因爱情而陶醉。词情至此,已将双方的幸福之感写出,意境臻于圆融美满。

  论艺术造诣,这首词有三点特色。

  第一,是结构的大开大阖。上片是现境,过片以下三句是追思实写,结二句又收回现境,同时又挽合着昨日相见的回忆。情节既错综往复,词情便动荡变化。这样的结构,有力地表现着男主人公心情的激动。结构的大开大阖,情节的错综安排,原是清真词的一大本领,但多运用于长调,像这首词也具有这一特色,更是可喜。

  第二,是意境兼有开朗而又含蓄之妙。词境由室内而窗外,而院落,再推向春风杨柳的空间,一步步开放。开放的词境,体现了人物开朗的心态,欢愉的心情。欢愉之情既然融化于境象之中,蕴而不露,便有含蓄之妙。上片所写一事一物一片风景,无不表现着人的深深喜悦。初恋之人,心眼所向,万物生辉,这也是人之常情。有了上片今日回忆时情境的衬托,则下片所回忆的昨日相会,其印象之深刻,感受之强烈,就更为突出。

  第三,是炼字的神韵而自然。尤其是次句之“秀"字、三句之“斗”字、六句之“溜”字炼于韵字上,,既传出意境、人物之神韵,又增添了声情的美听。这些炼字都不见用力的痕迹,炼而不显得炼,归于自然。比起后来一些南宋词人矜奇斗巧的炼字,便有天工与人巧之分。

创作背景

  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据《宋史·文苑传》,周邦彦“疏秀少检,不为州里推重”,又据《东都事略·文艺传》,周邦彦“性落魄不羁”。周邦彦曾长期与歌妓舞女交往,过着偎绿倚红的生活,《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属于这类爱情题材的词。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猜你喜欢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
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
日饮巴江水,还啼巴岸边。秋声巫峡断,夜影楚云连。
露滴青枫树,山空明月天。谁知泊船者,听此不能眠。
为吾大患为吾身,假合将来认作真。
乌兔有谁相与老,燕莺于我已非春。
再生未死有中有,万事无闻人外人。
独有梅花尚知己,不妨一醉且同尘。
南苑垂鞭路冷,
西楼把袂人稀。
庭花犹有鬓边枝,
且插残红自醉。

画幕凉催燕去,
香屏晓放云归。
依前青枕梦回时,
试问闲愁有几。

湘湖莼菜胜羊酪,项里杨梅敌荔枝。八帙开来今过半,一杯引满若为辞。

峨峨太华山,上有四毛女。苟非逃学仙,从死成黄土。

光光人鱼膏,泉下照歌舞。泪作水银海,肠为黄金缕。

秦时女高士,丽英与为伍。翩翩金精峰,相逐有毛羽。

烟与水无际,迷茫小洞庭。
潮回三楚白,山压五湖青。
苇折雁声苦,风多鱼气腥。
扬舲一极目,何处吊湘灵?

新秋送残暑,雨罢来清风。湖天出净碧,尽为窗几供。

焚香展图画,往往名山逢。书画真有契,岁月来无穷。

但使妙明在,自有精灵通。千秋旦暮遇,何必非我躬。

得意已藏密,五家讵能公。知益却伤晚,隘矣后山翁。

薛公言慷慨,端可讽驯犀。
器广蜃江小,名高雁岭低。
宸居清琐闼,禁路紫骝蹄。
揆德宜长处,何因梦白鸡。

背我堂堂去,随他昔昔来。无情犹有恨,独上望春台。

誓将寸管侍晨昏,尚有招辞及远魂。门下三千那不愧,几人真感信陵君。

太尉出世姿,用兵自神武。怀中左氏传,羞与绛灌伍。

燕云唾手得,甲卒尽熊虎。北开玄冥天,南靖朱光土。

国耻犹未雪,百胜曷足数。誓将与诸君,痛饮黄龙府。

不观颍昌旗,气已吞边部。

正愁春去对春风,忽听莺啼碧树丛。
无数飞花向帘幕,将愁尽入一声中。

饭后徐徐摩腹行,舟中淡淡觉心清。潮因雨过添流急,帆为囊空带月轻。

乡梦已随红叶去,余哀犹傍白云生。猜知客久沙鸥熟,既去还来似有情。

瑶窗过雨星衣湿。赤鳞紫凤争春色。西北是高楼。有人楼上头。

玉笙吹梦醒。满地鞦韆影。飘泊女床鸾。碧城生暮寒。

炎暑将残夜,新凉雨后时。扁舟乘月去,隔浦与僧期。

曲岸花迷路,长堤竹护篱。坐深分榻寝,清梦水云知。

皎皎冰盘莹百围,广寒宫殿见依稀。青山万叠浑如洗,浮翠光中一镜飞。

已逐黄尘老,初为故国行。计程随逆旅,问俗愧诸生。

顿顿舂新谷,村村护旧茔。建旗看屋峻,鉴发得溪清。

险莫惊新岭,行当慎考坑。人烟愁处绝,衰草望中平。

晓日迎过渡,轻风送出城。天心藏暮雨,冬气发初晴。

径转逢樵唱,山幽忆鸟鸣。忽惊苍树断,知有白云横。

稻草盘空挂,松毛近火擎。林深霜作色,溪响碓无声。

阡陌随山曲,陂塘待雨盈。劳人下担急,健妇把锄轻。

野宿惟防虎,山城竟卖鲭。西江时转粟,南国久停钲。

昨者闻传诏,三方尽撤兵。云帆朝不至,蔀屋夜常惊。

几见东家饱,先愁小市争。曝芹谁许献,桑梓最含情。

山行日易黑,况复连阴霏。徒役困泥坂,夜火亦已微。

旅亭何萧索,供张以夙戒。入门木叶下,秋虫响庭外。

偃息宵分中,霜露欺枕席。何异彼兕虎,草旷率尔集。

乡梦长夜剧,悠悠渡江海。故山千万重,忽复迷所在。

梦迷不自知,相思无已时。衡阳雁过久,不见玉书回。

夹山一带山平远,湘溪问字归家晚。荷气晚来多,斜阳雨半蓑。

吾生何所寄,泛宅浮家去。苕水碧于天,孤舟独往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