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阕词,是以女子的口吻话离别之情。上阙景起,写夜深,杏花微雨,雨湿红花。下接以“那将红豆记无聊”,用一细小情节便把女子相思无聊的情态勾画得活灵活现。下阙抒情。一层写春已深而离人久久不归,盼他如期归来;一层是写盼望与他梦里相逢。但这些都成了无望之想,“安得”与“倩谁招”露出了这一失望的凄苦心情。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即景抒情。“莲漏三声”点明正处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在这个烛光微摇、略带寒意的夜间,寂寞的主人公打开小窗,任那略带寒意的几许杏花春雨轻打自己的脸庞。蓦然发现,寒食节已经近了。寒食节将近而相思却无计可消除——面对此情此景,刻骨的相思便如同春水一般袭来,紧紧萦绕在周围。古代的女子一般会采撷红豆遥寄思念,这里作者运用对写法,虽明写爱人采撷红豆遥寄无聊,实则是为了突出在思念远方的爱人,愈见思念之深。
词的下阙,从身旁的景物出发,即景抒情。在一派杏花春雨柔美的包裹之中,不禁感慨而今的春色已然如同美酒一般浓烈,一般让人沉醉。“已看”二字与“安得”相对比,春色愈浓,愈加体现出对于离家已久的爱人深切的思念,远方伊人归期不得的焦急与惆怅。期望在梦里与爱人相依却不可得,心念及此,不由得万般惆怅迷离的伤情涌上心头,唯有将这一腔无人可诉的思念寄托在寂寞的夜里。
这首词运笔如行云流水,描写爱情真挚缠绵,低徊悠渺的情致渗透在字里行间,使人沉醉其中。
老火倏巳尽,金行殊未刚。弱枣渐可剥,七月犹骄阳。
赤日不可向,白汗惊流浆。谁将穷谷冰,为我濡枯肠。
况兹老病躯,息偃真在床。敲秋赖风玉,微飙袭衣裳。
言念北征士,万里方拓疆。秋云静边日,光耀剑戟场。
君今饱韬略,论事时抗章。诸公颇动色,有策云甚良。
何当给锋车,结佩朝明光。一鼓收关河,再鼓擒戎王。
兵戈既静洗,不复腥犬羊。万夫各解甲,四海均清凉。
东园桃李记春时,杖屦相从日日嬉。乌帽插花筹艳酒,碧莲探韵赋新诗。
广陵散绝清弹苦,岘首碑空雨泪垂。物色已非知己尽,一回临眺一怀悲。
太湖三万六千顷,一代高贤独此翁。故宅有僧茶灶在,荒池无主鸭阑空。
松陵唱和知谁再,茅屋襟期与我同。最爱长洲马明府,艰危犹自挹高风。
代异人亡久,滮池即旧居。未移当日地,无复故时鱼。
蒲藻依稀在,风波浩荡馀。水滨如可问,一为访庭除。
洞辟前轩峻,危梯趣若何。绿苔生未遍,缥帙聚还多。
晓幌吞清旭,秋栏拂静柯。犹怜铅笔在,公外独频过。
春风浩荡吹百草,柳条婀娜莺声好。行人三月长安春,相思万里昆明道。
昆明远隔浮云端,铁桥之岭何巑岏。横空一线盘鸟外,悬绳欲度愁飞鸢。
嗟君何为此远适,官程期会严晷刻。匹马荒林象迹深,空山独夜龙吟急。
水驿山程几送迎,行行瞬息春秋更。点苍山翠多猿啸,普洱江寒少雁声。
却意前年见君日,同云酿雪风萧瑟。一官绝徼何所携,万里风烟归健笔。
长安磊落多心知,淋漓谈宴无虚时。檀板落花春中酒,乌丝红烛夜评诗。
缁尘久客愁如海,豪情不逐黄金改。高歌那识爨烟虚,拂剑仍看虹气在。
丈夫苦乐亦何常,挥手休辞路阻长。治蛮自古贵远略,请君小试龙泉芒。
德遍一州兮恩崇,寿比南山兮愿同。既循良兮罕觏,今欣欣兮我公。
公文章兮建安骨,少夺魁兮步金阙。选无双兮来闽粤,县而州兮功不伐。
不阿势兮不气矜,不沽誉兮不争能。孰比直兮朱丝绳,孰比洁兮玉壶冰。
群黎安堵兮犬不惊,奸宄潜消兮赖长城。兴塾兮村落书声,定课兮文甲落成。
未际我公之寿辰兮,四境扬仁。愿精神之永固兮,岁月长春。
忽华诞之正值兮,星耀汉津。如千寻之老柏兮,盖影龙鳞。
如千岁之椿树兮,盘郁轮囷。爰献霞觞兮菊水,爰歌葛藟兮福履。
罗拜一堂兮屈指,彭铿八百兮共纪。既幸邂逅兮披云,不惜鄙陋兮扬芬。
十三作会兮文马前勋,我公英英兮何让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