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古老的徐州啊形势极为险要,这里曾经消磨了多少豪杰英雄。遥想身披铁甲的双瞳人项羽,身跨乌骓驰骋千里流血流汗,率众浴血奋战营帐如云;最终四面楚歌八千人风云四散乌江自刎,想必他那冤魂啊,怎肯撇下八千江东子弟的阴魂而自过江东。到而今只有黄河如带蜿蜒于远方,纷乱参差的山峰高低逶迤起伏如龙。
取得胜利的刘邦陵阙而今也秋风萧瑟,禾黍离离长满关中。当年项羽操演兵马的戏马台已残破不堪,燕子楼上空留风流韵事的传说,早已人去楼空。人生百年如秋风中的匆匆过客,暂且开怀畅饮一饮千盅。回望夕阳照射着凄凉的荒城,独自倚立阑干目送着远去的飞鸿。
注释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铁甲重瞳(tóng):指西楚霸王项羽。重瞳:眼中有两个瞳子。《史记·项羽本纪》:“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苖裔邪。”
乌骓(zhuī):项羽所骑战马。
汗血:汉朝时得自西域大宛的千里马,又称天马。《艺文类聚》卷九十三“兽部上”引《史记》谓:“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此借以形容项羽所骑名马。
玉帐:指军中营帐。
楚歌:指四面楚歌。
黄河如带:据《徐州府志》卷二“山川”:黄河在城东北,自河南虞城县流入郡界,经砀山、萧县,入铜山界。《史记》:“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乱山回合:据《徐州府志》记载,徐州周围有许多山,城北有九里山,城西有楚王山,城南有太山,城东南有奎山、三山,城东有子房山(一名鸡鸣山)、定国山、圣水山,城东北有彭城山、桓山、寨山、荆山,故称。因云龙山较著名,故举其大者。
云龙:即云龙山,又名石佛山。《江南通志》:云龙山,宋武微时憩息于此,有云龙旋绕之。《旧志》亦称:山有云气蜿蜒如龙,故名。
汉家陵阙(què):本句化用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词句。
禾黍(shǔ)满关中:《诗经·王风·黍离》序说,西周亡后,周大夫过宗庙宫室,尽为黍离,彷徨不忍去,乃作此诗。后用为感慨亡国、触景伤情之词。这里化用其意。关中,指今陕西省一带。《关中记》:“东自函谷,西至陇关,二关之间,谓之关中。”西汉帝王陵墓,均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故称。此句是说,刘邦虽然夺取了政权,取得了胜利,但如今陵阙照样为漫山遍野的庄稼所遮掩。
戏马台:在徐州城南部,与云龙山相对。项羽因山为台,以观戏马,故名。宋武帝刘裕为宋公时,在彭城,九月九日大会宾僚赋诗于此。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帝南侵,立毡屋于戏马台,以望城中。见《徐州府志》卷八“古迹”。
画眉人远:据《汉书·张敞传》记载,京兆尹张敞擅长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怃”(读wǔ),妩媚。此借“画眉人”,指称与盼盼交好者。萨都剌《彭城杂咏呈廉公亮佥事》(五首之四)谓:“何处春风燕子楼,断碑落日古城头。画眉人远繁华歇,无数远山生暮愁。”可与本句对读。
燕子楼:旧址在徐州城北。
寄:暂居,形容人生短暂。人生百年寄,古诗云:“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苏轼《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诗谓:“人生百年寄鬓须,富贵何啻(chì)霞中莩。”本句由此化出。
目送飞鸿:嵇(jī)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云:“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李白《鞠歌行》曰:“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又,李白《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谓:“何意到陵阳,游目送飞鸿。”此或化用其意。

赏析

  上片主要追忆项羽的历史事迹,并感叹他的失败。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开句似乎平平,但一句“消磨”顿使历史变得沉甸甸的让人难以拾起。

  “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历史在苍茫中走来,词人用寥寥几笔刻画出项羽的英雄形象,并自然地转入他那苍凉的败绩场面中,“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历史大潮浩荡而过,成者王侯败者寇似是人间不变的铁律,但是谁能阻止历史的脚步?

  “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本来壮阔的徐州之景,在这里成为了项羽失落地走过历史的见证者。

  下片,词人将对历史感慨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

  然而下片仍是从项羽对手刘邦开始,“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刘邦虽在徐州彭城这里战胜了项羽,但同样也逃不掉历史长河的消磨。

  “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这些都是历史沧桑的铁证。

  “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顾历史之后,词人再将目光投向自身,百年枯骨,人生寄蜉蝣于天地,何必怀往古之忧呢?

  “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历史如过眼烟云,个人得失虽然让人惆怅,在这流动的历史大河面前却渺小至极,如此一想,再回首看这荒城、落日、飞鸿,看透人世间不过如此,心中百感交集。

创作背景

  这阕词是萨都刺在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春三月,从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出为江南诸道御史掾史时,路过徐州所作。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河柳擅佳名,青条发红穗。
因愁百卉娇,强作芳菲意。
汉家仍用武,才子晚成名。惆怅江陵去,谁知魏阙情。
碧云愁楚水,春酒醉宜城。定想褰帷政,还闻坐啸声。
征蛮破虏汉功臣,提剑归来万里身。
笑倚凌烟金柱看,形容憔悴老于真。

吾家阿连诗,美如青精饭。君尝从之游,剩馥润青简。

我老世所憎,百推无一挽。君独频叩门,问我句中眼。

此行赴功名,旧习暂锄铲。霜清山驿寒,酒醒夜闻雁。

挑灯诵我诗,聊供一笑莞。

子房思赤松,冠挂带不束。
高风动缙绅,盛事争诵读。
向来进匪锐,今退那得速。
皇帝六载冬,熏燎郊再卜。
均厘际盖壤,赍予首耆宿。
煌煌旧使星,密映紫微北。
要令对青黎,聊复寓天禄。
人言骥虽老,万马未易逐。
方为帝者师,敢请罢辟谷。
鲁公从周公,荣哉佩联玉。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五子中原得,千秋仅一麾。壮心何遽折,吾道益堪悲。

大海东南去,天风日夜吹。独留龙剑在,紫气斗间垂。

农家秋物成,腰镰刈新谷。得食鸡豚肥,饱霜梨栗熟。

牧童唱田歌,孺子宰社肉。野老醉亦讴,爱此羲皇俗。

未可充三棒,惟堪轸七弦。尽持挝孟德,莫去恼师延。

合并支苛雾,商量摆酷烟。长腰去鹄卵,大茧八蚕缠。

翠叶遮难满,黄臕映自妍。远藤香结字,近水脆生涎。

内履愁无地,悬匏苦在天。同心思苏小,匹骑走杨坚。

国岂无去士,军元有两甄。邵平闻恨晚,武瞾摘还怜。

虾蟹睛丫海,麖麋角聚颠。行排鸿入汉,齿露象埋田。

夜夏啼周日,麒麟哭鲁年。投梭贤母误,避杖走儿獧。

钩吻黄精贼,蟛蜞紫甲权。出蓝书未熟,本草注徒笺。

庆吊俱迂尔,蓍龟亦莽然。下帘翁巳矣,谁为跌三钱。

马上春如梦,空嗟岁月长。天涯无限路,芳草自斜阳。

性命阴阳如可论,心脾肾肺刀圭。更兼南北与东西。甲庚丁与癸,雀武虎龙齐。子午冲和连卯酉,春冬秋夏相携。白赤黑吐虹霓。坎离并震兑,水火木金跻。

肩舆出里门,一望皆稻畦。仲夏刈穫了,数处亦既犁。

濛濛丘中麻,其下有横溪。我寻溪路边,惝恍南北迷。

霖潦断行径,荒莽与人齐。天晴涨虽缩,沙岸犹积泥。

前村围修竹,日午闻鸣鸡。役夫皆已休,而我独栖栖。

远赴田叟期,触热更向西。

万物自全璧,蒙庄安可刘。
月高松影细,风急雁行低。
谁把丹青入,难将竹帛题。
寒山应笑我,携手职云泥。
雁门泉水热於汤,清净源从古道场。
应笑骊山山下水,至今犹带粉脂香。

南州高士秪徐君,野鹤昂然自不群。心似寒潭冰下水,身如秋岭雨馀云。

艺兰何待樵青斧,酾酒难寻李白坟。为问别来能几日,城中消息了无闻。

壮哉射虎将军孙,惜哉扼虎边军魂。旌旗半捲日光薄,风吹野水秋无言。

生降孰与死战乐,天子未负将军恩。阵前八骏血为泪,仰面不见咸阳门。

祁连山头堆苜蓿,将军多马今何赎。

无目仙人揣骨头,暗中摸索认王侯。价高毕竟无人买,冷却勾栏懡㦬休。

山围长郭水临门,想见当时胜事繁。草木枯荣归晓露,市朝迁变问高原。

几年已泄夫差恨,终古难招伍相魂。顾我閒游云水伴,短筇何事立黄昏。

霜月满楼人独倚,商声寂历撩人耳。谁家玉笛来清夜,海思云情一时起。

忆昔曾登冀北台,萧飒天风海上来。胡沙万里黄云冷,边风四起鸿雁哀。

几度行人折杨柳,几处春声起落梅。庾信楼中曾作赋,郭隗台前空暮埃。

朅来归卧溪边石,萍踪回首云泥隔。卜居空愧杜陵人,草玄谁过杨雄宅。

千山飞雪岁将阑,万木含风气萧索。郢曲遥传寡和篇,相逢况是知音客。

此夜关山月正明,此时闻笛不胜情。砧杵千家捣寒素,玉宇无尘促漏声。

谁为此曲堪凄切,无乃气出与精列。调急能令山鬼愁,韵转忽惊山石裂。

徘徊曲几几相思,搔首乾坤感鬓丝。摇落九歌悲宋玉,凄凉三弄忆桓伊。

今古豪华多迫蹙,劝君且尽杯中醁。何时横笛溯天风,醉卧潇湘烟雨渌。

昨日春园饮,今朝倒接z5.谁人扶上马,不省下楼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