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园萃芳亭与沈中白丘月渚同赋 其二

哨声红雀语黄莺,知我名园赏杂英。远客应添今夕梦,海棠红湿锦官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猜你喜欢
巧匠斫山骨,刳中事煎烹。 ——刘师服
直柄未当权,塞口且吞声。 ——侯喜
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 ——轩辕弥明
外苞干藓文,中有暗浪惊。 ——刘师服
在冷足自安,遭焚意弥贞。 ——侯喜
谬当鼎鼐间,妄使水火争。 ——轩辕弥明
大似烈士胆,圆如战马缨。 ——刘师服
上比香炉尖,下与镜面平。 ——侯喜
秋瓜未落蒂,冻芋强抽萌。 ——轩辕弥明
一块元气闭,细泉幽窦倾。 ——刘师服
不值输写处,焉知怀抱清。 ——侯喜
方当洪炉然,益见小器盈。 ——轩辕弥明
睆睆无刃迹,团团类天成。 ——刘师服
遥疑龟负图,出曝晓正晴。 ——侯喜
旁有双耳穿,上有孤髻撑。或讶短尾铫,又似无足铛。 ——刘师服
可惜寒食球,掷此傍路坑。 ——侯喜
何当出灰灺,无计离瓶罂。 ——轩辕弥明
陋质荷斟酌,狭中愧提擎。 ——刘师服
岂能煮仙药,但未污羊羹。 ——侯喜
形模妇女笑,度量儿童轻。 ——轩辕弥明
徒示坚重性,不过升合盛。 ——刘师服
傍似废毂仰,侧见折轴横。 ——侯喜
时于蚯蚓窍,微作苍蝇鸣。 ——轩辕弥明
以兹翻溢愆,实负任使诚。 ——刘师服
常居顾盼地,敢有漏泄情。 ——侯喜
宁依暖爇弊,不与寒凉并。 ——轩辕弥明
区区徒自效,琐琐不足呈。 ——侯喜
回旋但兀兀,开阖惟铿铿。 ——刘师服
全胜瑚琏贵,空有口传名。岂比俎豆古,不为手所撜。 ——轩辕弥明
磨砻去圭角,浸润著光精。愿君莫嘲诮, 此物方施行。 ——轩辕弥明
莫辞东路远,此别岂闲行。职处中军要,官兼上佐荣。
野亭枫叶暗,秋水藕花明。拜省期将近,孤舟促去程。

莫解丁香结,从教长苦辛。却因千种恨,别作一家春。

报道君乘六月潮,在齐端可比闻韶。
探汤剧暑不易度,应喜南云瞻玉霄。

山到青城险复奇,地平孤起压坤维。直通一径岧峣上,俯觉千山迤逦卑。

为访隐贤题古壁,因观幽境过荒祠。白云深处逢岩老,醉酌松醪满鬓丝。

孤标不肯结春缘,细雨黄昏腊正残。
望断落花流水远,枝枝点点是微酸。

几回客舍共衔卮,便是天涯作别时。明月渐生沧海上,西风何处寄相思。

二鸟宁容一处囚,能鸣何似不鸣休。来今往古无穷事,剩水残山总是愁。

欲识碧云须丽句,拟裁白雪欠名讴。强颜未得投簪去,一濯尘缨万古流。

薄宧无能愧有家,霜风惊悴合欢花。海图犹念缝雏褐,乡路空期挽鹿车。

心绪每劳愁客计,鬓丝曾不待年华。渐生知识儿曹剧,谁共寒灯笑语夸。

波痕新绿草新青,有约寻芳芳不晴。
莎径泥深双燕湿,柳桥烟淡一莺鸣。
山围故苑春常锁,泉落低畦暖未耕。
十载旧踪时入梦,画船多处看倾城。

徽仪殿里不通风,火者添香殿阁中。榻上重重铺设好,君王今夜定移宫。

怜尔公车待诏行,乘流载笔向西京。不愁文字惊人眼,祇恐风霜拥客旌。

鹏鹗半垂金埒柳,骅骝轻踏玉河菁。白头送汝应长念,翘首云霄无限情。

正花深绣阁,带拂流酥,暖帘初试。窈窕笙歌,拥新鲜珠翠。艳菊留金,早梅催粉,趁得瑶池会。画馆凝香,仙家正住,芙蓉城里。
裼寝开祥,玉枝祝寿,列院欢娱,满堂佳端。福寿双星,现碧霄云际。京兆时妆,如皋乐事,占世间荣贵。象服鱼轩,疏封大国,齐眉千岁。
化工施巧在秋葩,琢就圆模莹可嘉。
著底香心真蜡色,似留赏客欲分茶。
老来楷法不如初,试向间齐习草书。
落笔何曾见飞动,雕章早已过吹嘘。
伯英比圣功难到,怀素称狂力有馀。
若谓伊余堪继踵,祇应缘木可求鱼。

向蒲帆、吟残一卷,夕阳肯放西去。乌衣当日风流甚,翡翠笔床矜许。

歌白纻。有秋水、閒情更唱梨庄暮。输他缕缕。是嚼蕊吹香,梅边酒醒,人在绣帘语。

碧桃下,门掩烟波别墅。小楼常对红雨。分曹隔坐屏山底,非雪非花新句。

渔笛谱。试付与、尊前髣髴蘋洲住。青山无数。认纸上霞飞,江间墨渍,两两伴愁处。

鹿苑江南寺,龙沙城北游。脩椽云自宿,返照雨还收。

禅麈寻支遁,棋枰对弈秋。还家真复乐,何必远封侯。

山静斜阳冷,松寒欲化龙。洪涛时在耳,零落几声钟。

绝巘匿精庐,苍烟路孤迥。
草秀仙翁园,春风坼幽茗。
野僧四五人,脑绀瞳子炯。
携壶汲飞瀑,呼我烹石鼎。
风涛泻江滩,松籁起林领。
七椀鏖郝源,一水斗双井。
我虽冠屦缚,心乐只园静。
濯足卧禅扃,幽梦堕蒙顶。
捏双源,衣露肘。
谓悟明星,有甚分虹。
本为修行利济人,谁知变作不唧{左口右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