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联,写闻柝见星之感。,“北城击柝”与“东方明星”,本不相属,但却有时问上的联系:“击柝”,是报更之声;“启明”,是报晓之象。“复欲罢”,言朝朝闻柝,今日之柝声又将停止,这就点明夜之已去,晓之将来。“亦不迟”,言启明现于拂晓之东方,亦与柝声同时隐没而不肯稍迟。此联感流光之易逝。
颔联,亦闻见而有感。“邻鸡野哭如昨日”,写闻时之感。既闻“邻鸡”,又闻“野哭”,人民苦难,尽在此声中。“野哭”是战争强加于人民的灾祸的反映,所谓“野哭初闻战”(《刈稻了咏怀》)。“如昨日”,足见日日如此,尤为惨痛。“物色生态能几时”,写见时之感。时值暮冬,见百物之零落,感人事之凋丧,所以发出“能几时”之叹。
此两联写晓景,点明题上“晓”字。
颈联,写题上的“发”字,也就是乘晓出发。“舟楫眇然自此去”,言乘舟而去。“去”上加“自此”,就含有一去不还之意;又加“眇然”二字,便笼上迷茫的气氛。“江湖远适无前期’’,言漂泊于江湖之止,不知何处是岸,何日底止。“江湖”之下,缀以“远适”与“无前期",把漂泊江湖的生活扩展到无限空间与无限时间。可见这一“发”字,不是正常出发,而是不得不发,至于发往何处,亦非计划中事。也就是从此一迷惘,发向另一迷惘。
末联,写题上“公安”,即离开公安漂泊他往。“出门转眄已陈迹”,杜公晚年,处境日趋穷困,时时好作回顾。他在《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中曾说:“转眄拂宜都”,同时又说: “回首黎元病”。他之所以频频“转眄”‘与“回首”,是缅怀盛世、忧叹衰时的情态。“药饵捷吾随所之”,言老病漂泊的苦况,与《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绝笔诗中“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的境况已完全相同。“药饵扶吾”,是全赖药饵维持生命,这较“多病所须惟药物”(《江村》)的病情更为沉重。
此诗写漂泊公安时的心境,反照过去,预示未来,杜公晚景,于此写尽。
梦寝东南游,金山居第一。泊船瓜州口,风雨系黑日。
冒雨访老胡,翛然出萝荜。壁间十弟子,云是王维笔。
生者今何在,别有一丈室。相期同过之,佳思久披拂。
差池成独往,敢惮泥没膝。投鞭望横参,露重衣如湿。
方诸湛漏魄,指顾尽纤息。目眩神为清,壶冰荡肝膈。
亹亹相问劳,软语皆中律。颇怪不预知,有似惊暴客。
杈牙荐炉红,柔脆脩林茁。老泪感陆生,明盘皎霜橘。
木鱼动晓堂,永味固南毕。百年惊枯槁,平日胶在漆。
幅巾行此时,岁暮悲蟋蟀。
手种梧桐树,竹实何累累。绿叶间紫茎,玄露自垂饴。
不为游居念,但愿凤皇来。凤皇不相顾,但见乌鹊群,争栖一何喧。
逐令为伐倒此树,乌鹊惊飞向天悲。南山五文鸟,自称为凤皇。
听此梧桐竹实,千里飞相从。下睹荒畴何依,百鸟拱之,缭戾而徘徊。
乌鹊得志,凤皇畴归。终始失据,曷已心悲。
十五入深宫,盈盈百花中。芳年恒自惜,旖旎当春风。
深宫日如电,荏苒繁华变。二九已当头,君王难识面。
粉黛易相亲,谁为国色人。昭阳欢宴月,兼照翠眉颦。
长门人已老,难比羊车草。薄命不须嗟,客颜我偏好。
瑶台返速。弄人造物情何酷。一编零翠挑灯读。我本无愁,也替临风哭。
薄命小青伊又续。最怜才女偏无禄。画眉人解传珠玉。
俗粉庸脂,空老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