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愚溪三首

故人柳子厚之谪永州,得胜地,结茅树蔬,为沼沚,为台榭,目曰愚溪。柳子没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无复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隔帘唯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草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
唯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寞出樵车。

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纵有邻人解吹笛,山阳旧侣更谁过?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的老朋友柳宗元谪居永州,得了一块好地方,在那里建造房屋,种植蔬菜,筑造了池塘小洲,建起了亭台楼榭,命名为愚溪。柳子死后三年,有一个僧人云游零陵,告诉我说:“愚溪再也不像从前的样子了。”一听到僧人这话,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悲痛,就把听到的情况写成七言诗,以表哀悼。溪水悠悠地流着,春天自然来了,草堂已经没有主人,燕子还是飞回。
隔着帘子,只看到庭中长满野草,那一树山榴花,依旧烂熳地盛开。草圣似的几行草书还留在断墙残壁上,当年手植的千株柑树已经属于邻家。
只看见里门上仍是当年那块通德匾,但是只有柴车寂寞地出入在斜阳下。当年的柴门和竹篱还依依存在,野草和青苔却一天天增多。
现在纵使邻居有人懂得吹笛,但老朋友谁能在从这里经过?
注释
愚溪:原名冉溪,柳宗元谪居永州(治今湖南零陵)时更名为“愚溪”。
柳子厚:即柳宗元,子厚是柳宗元的字。谪:指官吏降级,调往边远地方。
结茅树蔬:建造茅屋,种植蔬菜。
为:筑造。沼:小池塘。沚(zhǐ):水中的小洲。
目曰愚溪:取名叫愚溪。
无复曩(nǎng)时:不如过去。曩,从前的,过去的。
胜(shēng):禁得起。
恨:憾。这里指伤悼之意。
悠悠:悠闲自在。
草堂无主:指柳宗元已去世。
中庭:庭中。
山榴:山石榴,又名杜鹃花、映山红。
草圣:东汉张芝善草书,人称”草圣“。此处指柳宗元的墨迹,柳宗元是书法家,善章草。
木奴:柑橘树的别称。
里门通德榜:东汉孔融为北海相,十分敬仰郑玄,命高密县为他专门设郑公乡,并将里巷的大门修得很高,使得较高的车马也能通过,号为通德门。此喻指柳宗元故居里门。
樵车:柴车。
山阳:汉代县名,在今太行山之南。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即在此地。

赏析

  诗前小序,一是概括了柳宗元居愚溪的情况,点出“结第树蔬,为沼沚,为台榭”的特征,与八愚胜景相吻合;二是说明写诗的原因,听说愚溪草堂已不像过去的样子,故“悲不能自胜”,写诗以寄恨。

  第一首诗从愚溪、草堂下笔,溪水悠悠,芳草萋萋,春来燕回,主人已去,引起无限伤感。满树鲜艳的山榴花开得正旺,对柳宗元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首诗先写柳宗元的遗书、遗物,睹物思人,使人回想柳宗元的生平。接着笔锋一转,由物及人,借孔融表彰郑玄立通德门之事,赞扬柳宗元的学问、德行。结尾以夕阳之下寂寞过往的樵车,来反衬草堂的凄凉,不平之气隐含其中。

  第三首写草堂风光,柳树团团,竹林青翠,而草堂的野草青苔因主人离去而日渐增多,显得更为荒凉。后面用典,借西晋正始年间(240~249)向秀与嵇康的交情来抒发心中的怅恨,指出:即使邻人善于吹笛,又有谁能够经过愚溪草堂,像向秀那样感笛声而写出新的《思旧赋》呢?

  这三首诗都着眼于一个“伤”字,哀伤住过愚溪的挚友旧侣。诗中所咏景物多是与柳宗元有关的旧物,其最明显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情从景出,风格显得极为蕴藉缠绵深厚。

创作背景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先住在城南龙兴寺,后在河西愚溪旁筑草堂为家。愚溪原名冉溪,又称染溪,柳宗元仿愚公谷之名,改溪名为愚溪。随着时光的流逝,柳宗元去世,他所建置的愚溪景物已不是过去那个样子了。刘禹锡听到这些消息,悲伤不已,于是写下这三首诗来派遣心中的悲伤。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
荣启先生挟琴去,厌寻灵胜忆岩栖。
白猿垂树窗边月,红鲤惊钩竹外溪。
惯采药苗供野馔,曾书蕉叶寄新题。
古贤犹怆河梁别,未可匆匆便解携。
危言危行是男儿,倚伏相牵岂足悲。
莫向汀洲时独立,悠悠斜日照江蓠。
常爱仙都山,奇峰千仞悬。迢迢一何迥,不与众山连。
忽逢海峤石,稍慰平生忆。何以慰我心,亭亭孤且直。
依风急雨垫秋清,疏数无时总有声。
最是可怜云裹月,几番阴翳几番明。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
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
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
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
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
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
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
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
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
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
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
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
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

邻儿半夜哭,或言忆前生。前生何所忆,或者变文名。

我有一箧书,属草殊未成。涂乙迨一纪,甘苦万千并。

百忧消中夜,何如坐经营。剪烛蹶然起,婢笑妻复嗔。

万一明朝死,堕地泪纵横。

风吹榆柳作寒声,直北龙沙一望平。云压旌旗飞暮雪,将军坐啸受降城。

腊残朝夕是新春,秀入溪山碧万寻。白发亲逢蓬矢庆,綵衣人奉玉杯深。

风回庭砌弦簧脆,日上帘旌插珥森。敢谓小官无足慰,尽欢菽水亦甘任。

世人个个便宜爱,争要便宜。半使心机。赢得便宣却是亏。少人知。劝他好把便宜舍,建德施为。非是遇痴。暗积洪禧达紫微。做仙归。

明诏初登士,贤良起朔南。太丘虽楚士,厥贡逐吴柑。

昆玉连城重,骊珠赤手探。桂扳仙窟一,浪击禹门三。

突阵神初王,冲围战始酣。摛文陈礼乐,射策黜奸贪。

归日逢重九,高朋喜盍簪。黄花映朱寔,紫蟹间银蚶。

酒泻杯中绿,风生席上谈。明年京国路,春水染袍蓝。

廿四岩前客,能忘贺监居。乖龙嗔草檄,古象泣遗书。

把袂风尘表,近公冰雪如。时来青琐闼,晚节要蘧庐。

蟋蟀一何多,晓夜鸣不已。
居然声相应,各为气所使。
零露聊饱蝉,落叶才庇螘。
秋风满庭砌,安能久居此。
愁声不欲听,我听差可喜。
平生胜负心,一笑付童子。
相逢喜见白头新,头白相逢有几人。
湖海年来旧知识,半随流水半随尘。

眉影控帘钉。花补苔痕。满身香雾嫩寒侵。怨入杜鹃声里血,独自愁吟。

玉笛咽离情。草长红心。月钩空钓美人魂。怜尔为花犹薄命,何况侬今。

被郊芳草正萋萋,斗酒双柑到处携。二曲乱嘶红叱拨,九衢争唱白铜鍉。

载酒芳亭兴不厌,西山爽气透层檐。花林翠色春过少,石溜狂流雨后添。

弄水閒鸥争作队,哺雏归燕故冲帘。探奇选胜寻常事,斗际何劳太史占。

宝刀陇上日初沉,壁观峰前云正深。
四十八声清夜发,教人失却少年心。

大火倏西流,樵岩风力紧。林空蟋蟀喧,霜高百紧陨。

寒泉冽清涧,禾黍被秋畛。游人恋深栖,历览胜颇尽。

冉冉孤云飞,悠悠凡虑轸。坐久月临关,夜静松飙隐。

居人惜流光,相期保玄鬓。

雨后蕉旗乍展。春水半篙未满。偏是蒋山陵外树,憎杀子规啼遍。

上巳不曾过,却早冶游情倦。

花下别筵才散。襟上离痕又染。一片布帆风里矗,谁说剪江非险。

把酒算归期,柳浪莺声正软。

云门孤竹,苍璧黄琮。既祀天地,克配祖宗。
虔修盛礼,仰答玄功。神归碧落,神降无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