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岁暮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背倚着高山离群而居,蓦然发现已是一年将尽。
旷野传来樵夫的歌声,烧山的灰烬飘落在空庭。
纷乱的世事已经渐渐远去,悠然的心境也随岁末而流逝。
默默无语也不知因为什么,空留下今天与昨天的无限叹息。
注释
岁暮:晚冬。郊:城郊,当时柳宗元住在愚溪,属城郊。
屏居:隐居
 山郭:山峦。
离索:隐居
迥:远。
心赏:有契于心,悠然自得。薄:迫近。
谅:料想。

赏析

  柳宗元贬居永州时,寄住在永州城南潇水东岸的龙兴寺。元和五年,搬迁至潇水西岸愚溪侧畔,并在此构筑家园,过着“甘终为永州民”的定居生活。当时,古城在潇水东岸,潇水以西的愚溪自然称为“郊”。在此“郊居”的五年时间,诗人写作了大量的山水诗。《郊居岁暮》就是其中一首,写于元和十年冬。

  这首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诗的首联和颔联,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作者还用极富岭南色彩的景物勾画了一幅岭南所特有的风情画。永州属古楚地,也被称为“南蛮之乡”。这里缺乏开发,民风淳朴。宗元所居之地,背倚山峦,面临溪水,乔榛遍野,“蝮虺”出没,与诗人任职京师时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繁荣都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的颔联以“野”字极为精炼地概括出“郊居”之地的景物特色。山峦连绵、溪水淙淙是“野”,人烟稀少、南蛮风气是“野”,樵夫担柴、唱歌抒怀是“野”,烧榛种田、庭院空寂是“野”。在诗人的笔下,“野”味十足,“野”趣横生。诗人囚居永州已近十年,仿佛已读懂了背负的“山郭”,烧荒残留的余木,踏歌归来的樵夫,离群索居的自己。在这幅极富“野”味的画面中,不仅有冷峻峭拔的景物,还有热情淳厚的樵夫,更有空坐庭院的诗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人。人、诗、画共为一体,景、人、情浑然天成。

  诗的后四句在前四句写景的基础上抒发诗人既悠然自得又感物伤怀的矛盾心绪。诗的颈联阐明了摆脱现实、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就这两句而言,前句是因,后句是果。既然贬居远地,远离世上的纷争,且近年关,又自然放开胸怀寄情于山水。但现实却使诗人不能回避,悠悠往事又忆上心头。其中苦味,常人很难明白。所以,诗人在尾联中抒发了自己想“为”却不能“为”,一切都成“今与昨”的忧怨感愤。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属柳宗元贬永末期的作品。这时的柳宗元,怨忧穷戚,失望至极,心中苦味无以倾诉,只有写作诗文抒发怨怒、愁苦的情怀。这首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表现了这种苦味:诗的前两句以“屏居”始、以“离索”终,囚居之苦跃然纸上;樵夫能悠然唱歌,轻松愉悦,而诗人却只能“默默”细想、苦苦思索,这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人不能“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之苦得以尽情倾吐;年关已近,贬居近十年,自己已近“迟暮”,但“例召”却杳无音讯,空怀大志而不能施展之苦呼之欲出;背山面水,幽静怡人,本应怡然自得,而诗人却如负重荷,惊魂落魄,压抑之苦不言自明。

  全诗围绕“野”字描摹物象,抒发了诗人“徒成今与昨”的忧愁感伤情怀。诗人在描摹物象时强作欢颜,以为如此就可摆脱现实的烦忧,愈是这样,诗人就愈痛苦,诗中透出的苦味就越浓烈。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猜你喜欢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浮云{左禾右罢}稏卷晴畴,一目天隅尽好秋。
路有醉人挑襏襫,边无嘶马趁兜鍪。
开张叶气凭弧矢,收拾丰年报冕旒。
小小经纶已如此,不应留滞古梁州。
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
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惨淡秋缸花易射。苦风入,从窗罅。悄难睡、无人棋共下。

一点雨、芭蕉打。两点雨、芭蕉打。

绕齐寒螀啼未罢。各自诉、断肠话。笑孤客、兰房长守寡。

一点泪、胭脂洒。两点泪、胭脂洒。

从兄喜我至,酌我茅堂中。开门临大河,藻气浮曈昽。

诸郎昔襁褓,丱角今成童。绕膝承行杯,颇解礼数恭。

嘅然吾族微,后起谁亢宗?罪我无一成,颓废将为翁。

今日天气佳,拂面多南风。南山落秋翠,照袂光瀜瀜。

陶然得微醉,聊以怡我衷。

梅径端宜玉骨斜,亭亭扶住亚枝花。从知一往清寒夜,冷落仙人萼绿华。

溽暑迎秋尽,凉飔逗晓回。
起蘋初淅沥,猎桂更徘徊。
欲引长烟素,微飘画烛煤。
坠桐侵玉井,拂柳度章台。
已觉云翘动,还惊月幌开。
鲛帘移乱影,瑶瑟泛余哀。
扇掩藏鸾羽,荷倾侧露杯。
正当河正界,不待雨东来。
自好抟垂翼,宁劳起死灰。
楚宫谁第赋,宋玉最多才。

旅食寄天涯,愁如桂玉何。莫忘生处乐,听取扊扅歌。

汉运兴黄祚,真人御赤龙。将军雄武略,槐里建侯封。

奕世功何厚,诸孙秀所钟。冥鸿翔大海,秋隼立高峰。

佐郡劳三载,承恩入九重。临风何所赠,江上采芙蓉。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唯馀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沈沈广殿磨遑安,玉食丁宁减太官。
野宿貔貅三万灶,重裘应轸铁衣寒。
武侯落落旧规摹,千载谁能发壮图。
抚定南方谁后顾,感通北面自前孚。
但于号令教心服,自是欢忻听指呼。
群策不遗光竹帛,方知儒术本非迂。

天地尘沙里,春风势太雄。行人似新妇,终日闭车中。

水中铅,火里铅,水火二铅同一原,不知咫尺是神仙。

敬将朱砂酒醋煎,千千万万化为烟。假如伏火只成顽,欲得人间作地仙。

炼取五行四象全,阴功济世真上天。

名山名刹大佳处,绀殿翠宇开云霞。
陸羽廼事已千载,九龙诸峰元一家。
雨前茶有如此水,月里树岂寻常花。
奇奇怪怪心语口,无根拄杖任横斜。

凡事传信休传疑,请各试观十字碑。有吴君子延陵垂,人虽往矣墓在斯。

篆法敦古书者谁,天遗一老何能辞。翱翔鸾凤蟠蛟螭,夕阳丰草蹲熊罴。

想见大笔濡淋漓,游夏袖手从旁窥。南游不到非支离,铭幽刻石远致之。

帖小碑大临摩歧,君子季子无殊规。阳冰变化碑所基,欧阳集古湖游移。

圣贤欣合沦肝脾,泰伯至德人不知。幽光阐发惟宣尼,季札一脉非旁枝。

让乃家法孙能为,祸福得失天维持。一毫计较公变私,论人成败圣所嗤。

呜呼两字潜含悲,赞叹欲绝猜缁帷。蔡邕文学乡里儿,石经且许金门施。

石鼓剥落斜复欹,昌黎尚惜空弃遗。先圣手泽何瑰奇,书以人重观忘疲。

安得颁为天下师,羹墙如见当临池。我欲言之分渐卑,天风飒飒碑前吹。

草草征夫往月归,今来墓下一沾衣。
百年土穴何须共,三载秋坟且汝违。
树木有生还自长,草根无泪不能肥。
泱泱河水东城暮,伫与何人守落晖?

十五吴娃惯弄潮,隔花回首向郎招。来时不用撑船访,门对垂杨靠水桥。

蓝若延佳赏,蕙肴留好宾。共听联袂曲,不见折香人。

僧扫苔间坐,云生头上巾。石床浑失寐,清照一吟身。

词笔淩云正后生,安贫守道住神京。
昔年南国无虚誉,今日终朝有令名。
杨柳岸边挥袂去,木兰舟里载书行。
琴堂莫作多时计,碧落方开万里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