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化度寺作

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水池上的朵朵红莲,陪伴我独倚栏杆。在附近栖息的乌鸦,都带着夕阳飞还。刚刚过去一阵阴云急雨,萧疏的梧桐又飘落几个叶片。明月已露出秋天的凉意,用来驱暑的宝扇开始置闲。
归乡的梦境总是短得可怜,碧水蓝天却宽阔无边,我凭倚小窗极目远眺,均匀处淡淡的秋山,也如同美人皱眉含着幽怨。飞往吴地的大雁啊,请你给我传达一下思归的心愿。阊门外杨柳荫下的几间小屋,惹得我梦绕魂牵,每时每刻都在思念。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据唐人诗句“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而取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贺铸词因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称《半死桐》。平韵,五十五字。上片七言四句,相当于一首七绝。下片换头两个三字句,如改为七言仄脚句,也是一首七绝。可见此调由一首七律演变而成。上片两个七字句,和换头两个三字句,前人用对偶的较多。
化度寺:化度寺在杭州西部江涨桥附近。《杭州府志》:“化度寺在仁和县北江涨桥,原名水云,宋治平二年改。”
红衣:莲花。
倚阑:凭靠在栏杆上。
殷云:浓云。
闲:闲置。
乡梦窄:思乡的梦太短。
愁黛:愁眉。
吴鸿:指苏州一带飞来的大雁。
阊(chāng)门:苏州西门。这里指作者姬妾所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词是吴文英又一首思念离人之作。“红衣”写眼前景物,兼指离人之衣;引起无限思念。“殷云”、“明月”对仗句写景清新明快,更蕴秋愁别意。下阕两层,一层写梦见恋人愁客;二层托梦吴鸿捎去消息。“吴鸿好为传归信”,其实是说消息再也不能送达,佳人早已故去。

  上片,“池上红衣伴倚栏,栖鸦常带夕阳还。”写作者在池边独倚栏干,作伴的只有像穿着红衣少女的莲花;在栏干边一直消磨到黄昏,看到的也只有背上带着夕阳馀晖的归鸦回来栖宿。这在化度寺午后到傍晚所见的景致,象两幅画,表达的是孤寂之情。“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浓云出现时,雨脚倾斜稀疏的桐叶继续飞落,有点萧索气象;但雨后气温降低,天色更清,明月出现在上空,凉气随之而生,宝扇可以不用,而又美得可受,凉得可爱。“度”字、“疏”字写秋雨与梧桐的形态,很妥贴:“生”字把“凉”归功于“月”,使月色倍觉宜人;这写寺中夜晚下雨与月明时情景的两句,又象两幅画。上两句不用对偶,这两句用对偶,笔调皆疏淡幽雅,引人入胜。

  化度寺临近水边,当时自杭州至苏州,大多是走水路。这样又为过渡到下片“乡梦窄,水天宽”埋下了伏笔。“窄”字写梦,也是文英匠心独运、喜欢运用的字。“窄”表短促,与水天“宽”对照,以见天长、水远而梦短的惆怅之情。心情全在感事感物的“宽”、“窄”中透露。“小窗愁黛淡秋山”,写倚窗看到的远山景致。这既是一幅画,也表惆怅之情。山是“秋山”,所以“黛”色浅淡;山本无“愁”但从愁人眼中看去,似乎其浅淡的暗绿色也带上了愁态。正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远山似眉,由景又联想到思念的人。这一句又暗用卓文君“眉际若望远山”的典故,由写景过渡到怀人。“吴鸿好为传归讯”,看到天上鸿雁,多么盼望它是从作者长久居住并且当作家乡的“吴”地飞来的啊;离家已久,怀人情切,因而盼望它能代传“归讯”。这简直就是直接的呼告之辞,而实际上只是心中的盘算而已。“归讯”传到哪里呢?“杨柳阊门屋数间”,是苏州城西阊门外,秋柳萧疏、几间平屋的地方。环境虽极平凡,却富有高雅的画意,这便是作者感情眷念之所在,更像一幅出自名家高手的水墨画,寥寥数笔,寓情于景,若用司空图《诗品》中的话来形容,不是近于“绿林野屋,落日气清”,或“玉壶买春,赏雨茅屋”,而是近于化境的“神出古异,淡不可收”了。

  这首词的写作地点在化度寺,景物描写则兼及苏州;写作季节在初秋,时间则既有黄昏和夜晚,也有白天。全词以写景为主,时事情都在六幅秀淡雅致的景物画中表达出来。时间不限一日,画面亦分属两地,最后一幅画笔最淡,但却最传神,因而也适合了更深远的情味。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思乡悲秋感怀之词。词人寓居杭州西部江涨桥附近的化度寺时,见秋景变化而心生感触,思念远在苏州的家人,因此写下这一首词,抒发了怅惘之情,被思念之人当为他的苏州姬妾。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你喜欢
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沉隐侯。化得邦人解吟咏,
如今县令亦风流。新开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
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

寒食不多时。燕燕才归。杏花零落水痕肥。浅碧分山初过雨,一霎晴晖。
闲折小桃枝。蝶也相随。晚妆不合整蛾眉。蓦忽思量张敞画,又被愁知。
古墓芙蓉塔,神铭松柏烟。鸾沉仙镜底,花没梵轮前。
铢衣千古佛,宝月两重圆。隐隐香台夜,钟声彻九天。

游遍名山未肯休,征车已发尚回眸。高峰亦似多情思,百里依然一探头。

君言对月宜临水,无水真成负此楼。鸥榭濠堂无见处,还如落月在心头。

一枝红艳最分明,百朵飞华欲共荣。种自峨眉传远色,光迎羯鼓动春情。

嗟君有赋峨何在,念尔为玄草未成。且向芳菲同一醉,名花笔下易流声。

雨渍身如漆,苔侵面若蓝。
问时都不语,应是忆扶南。

一夜寒声梦不成,读书灯暗雪窗明。起来待唱巴人曲,閒得阳春第一声。

惆怅高堂罢綵衣,空山回首断云飞。梧桐井径秋风老,脩竹园林夕露微。

紫气天边鸾下疾,白杨陇上鹤归迟。柏台有子情何似,厌听庭乌叫落晖。

无聊私咏隔天涯,不道吟哦到齿牙。江令诗才犹剩锦,卫娘书格是簪花。

长将睡压诗浓染,怕被娘窥独半遮。想得笑和桃叶语,羡伊根蒂属王家。

闻道居绵竹,看来幻落花。团团轮北斗,处处种西瓜。

遍地皆祗树,何方不落伽。

燕南赵北困风埃,投宿云居眼暂开。明日都门选官路,逢人羞道见山来。

皇天啬甘泽,为农生理休。
哀哉桑麻瘁,得意蓬蒿稠。
一夜溜檐雨,晓屋喧鸣鸠。
惊涛意空壑,秀色溢平畴。
田舍无宿储,及此宽百忧。
陌上谁家郎,惟恐阻春游。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欲雨不雨天,有影无影树。白云从空来,遮断出山路。

危梁上下庆云端,禅刹翚飞插翠峦。
华藏贝多缄秘典,香厨莆塞供珍餐。
回廊跨壑千重峻,悬溜当空六月寒。
盘礴迥知灵秀境,极高方见地形宽。

记得儿时闺阁,亲剪虎符贴著。佳节徒然增感触,不减江潭放逐。

弃妇孤臣同一哭,命有彩丝难续。

官廉徭省雨风调,一钓为生也自饶。欸乃归来汀月白,高歌几曲庆清朝。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曰:“此何来?”使者曰:“官府所有。”母封酢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