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吕逸人隐居之地方,与尘俗世事隔绝。我专程来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
来访未遇主人,参观主人的住地环境何必询问主人。
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内一样,东邻流动的水流入西边邻居。
主人在这里著书立说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经很老了,树的表皮都像龙鳞一样。
注释
裴迪,王维诗友,早年同居终南山,后常伴王维隐居辋川,游览赋诗,琴樽相乐。新昌里,即新昌坊,在长安朱雀街东自北数第八坊(见《长安志》)。吕逸人:不详何人。逸人,古代称隐居之人。遇:会见。
桃源:即桃花源,此指吕逸人隐居之处。
一向:从过去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绝:断绝,隔绝。
风尘:指尘俗的世事。
柳市,汉长安地名。此亦借指吕逸人隐居之处。
隐沦:隐士,隐居之人。
题凡鸟:典出《世说新语·简傲》。作者在“题凡鸟”前加“不敢”,有两个意思:一是此次来访未遇主人;二是赞扬吕逸人家不俗气。
看竹:典出《晋书·王羲之传》。作者在此用典,也有两个意思:一是未见到主人;二是作者与主人不外,尽管主人不在家,仍可留下参观主人的住地环境。
何须:何必,哪里还用。
屋里:室内。
闭户:闭门,关门。
种松:栽种松树。
龙鳞:谓古松躯干如龙鳞。这里用它来形容老松树的表皮呈现出鳞的形状,很老了。

赏析

  王维和裴迪是知交,早年一同住在终南山,常相唱和,以后,两人又在辋川山庄“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新昌里在长安城内。吕逸人即吕姓隐士,事迹未详。这首诗极赞吕逸人闭户著书的隐居生活,显示了作者艳羡“绝风尘”的情怀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着一虚笔。于长安柳市之南寻访吕逸人,跟一实笔。一虚一实,既写出吕逸人长期“绝风尘”的超俗气节,又显示了作者倾慕向往的隐逸之思。

  “到门不敢题鸟,看竹何须问主人。”访人不遇,本有无限懊恼,然而诗人却不说,反而拉出历史故事来继续说明对吕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见其寻逸之心的诚笃真挚。“凡鸟”是“凤”字的分写。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这是嘲讽嵇喜是“凡鸟”。王维“到门不敢题凡鸟”,则是表示对吕逸人的尊敬。“看竹”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造其门观竹,“讽啸良久”。而此诗“何须问主人”是活用典故,表示即使没有遇见主人,看看他的幽雅居处,也会使人产生高山仰止之情。

  上一联借用典故,来表示对吕逸人的敬仰,是虚写。“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写吕逸人居所的环境,是实写。“城上”,一作“城外”。“青山如屋里”,生动地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示与尘市远离;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可以想见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绝妙境地。青山妩媚,流水多情。两句环境描写,一则照应开篇的绝风尘,二则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最后从正面写隐逸。吕逸人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长时间闭户著书,是真隐士而不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这就更为诗人所崇尚。松皮作龙鳞,标志手种松树已老,说明时间之长,显示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龙鳞”给“多岁月”作补充,并照应开头的“一向绝风尘”,全诗结构严谨完整。

  这首诗,句句流露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树,都为诗人所爱慕,充分表现了诗人归隐皈依的情思。描写中虚实结合,有上下句虚实相间的,也有上下联虚实相对的,笔姿灵活,变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滞,颇有情味。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祖席洛桥边,亲交共黯然。野晴山簇簇,霜晓菊鲜鲜。
书寄相思处,杯衔欲别前。淮阳知不薄,终愿早回船。
剑南归受贺,太学赋声雄。山路长江岸,朝阳十月中。
芽新抽雪茗,枝重集猿枫。卓氏琴台废,深芜想径通。
流澌腊月下河阳,草色新年发建章。秦地立春传太史,
汉宫题柱忆仙郎。归鸿欲度千门雪,侍女新添五夜香。
早晚荐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赋长杨。
诗人翻水尽,寂寞五侯烟。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列青天。记得平生谈笑,夹岸手栽杨柳,同泛夜深船。溪水还依旧,深浅半青竿。
小神仙,殷七七,许闲闲。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我厌嚣尘浊味,几欲凌云羽化,鸡犬不留残。俗事丹砂冷,且抱一枝安。
清润丰姿玉不瑕,篇章典重见词华。
韬钤小试诸侯幕,事业共称丞相家。
蓬阁昼长宜笑咏,山阴春早已莺花。
凤池自是风流在,行见金门帽带斜。
圣朝遂失诛元载,公议犹能去霍山。
落胆徒闻温御史,不知睿意在群奸。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
牛头向北,马头向南。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北负须弥,无息肩地。
释迦老子,不善用心,
掘窖埋人,无一个出头得,
只得短气。瑞岩一众,
善恶不思,机智俱泯。
青松白石,饱饭憨眠。
成龙升天,成蛇窜草,
一丝毫羁绊他不得。凤雏自有冲霄志,
肯学鹪鹩恋一枝。

狡窟空来四十年,沿江犹自少炊烟。茫茫旷土无人问,芦荻春深绿满川。

五杂俎,回文机。
往复来,锦梭飞。
不得已,独画眉。
翩翩双黄鹤,结巢相因依。
一为天风便,矫翮西北飞。
岁华及晼晚,霜露侵征衣。
此行亦良苦,千里以为期。
堂上玄发亲,荣禄当及兹。
人生会有役,不复情凄洏。
徘徊都门道,欲语行且迟。
念子抱孤桐,窈窕弦古词。
清商奋逸响,激烈有余悲。
不辞弹者劳,正恐知音稀。
知音何足贵,我顾不可追。

国赋虽千乘,身期未百年。箴图遗旧机,箫吹向新阡。

行哭追前日,超生定几天。寂寥原上树,薄晚起寒烟。

穷巷寂无邻,青灯共故人。
远声霜下磬,孤影客边身。
露冷蛩相吊,庭寒月自亲。
殷勤一瓢酒,更与话酸辛。

洞庭之山天下奇,冈峦百转盘青螭。金堂玉室白云锁,中有仙客来栖迟。

方睛秀骨郭文举,孤剑青鞋出岩户。朅来此地访禅翁,共扫松花谈太古。

拿云忽驾升天行,西归只履埋岩坰。声流影散遽如许,故山惟有松风清。

道师怀古兴不浅,堂宇横陈迎翠巘。悠悠遐想山阿人,水带云衣犹在眼。

凉飙五月吹浮埃,蕉旗竹?摇空阶。我来箕踞发长啸,月光飞射云楼开。

寸心浩荡逸天外,欲去复住聊徘徊。永怀西山五色药,服之羽化登蓬莱。

抄写犹前日,吟哦遂隔年。真成坠眢井,未易及深泉。

曷日仙能至,何时弹比圆。自非深致力,宁识贵吾贤。

谁将天上琅玕树,栽向连湾绿水湄。岁晚江空鸾凤远,白云幽石自相宜。

翻成缟带车迷路,卷上珠帘人倚楼。

西山爽气净嚣氛,中有高人玩白云。谢却浮情耽染翰,投来何物不超群。

芙蓉照水供毫色,雁字排空入篆文。咫尺秋风丛桂在,但从诗句觅慇勤。

西白名山处,那堪踏雪观。
四围银世界,一色玉峰峦。
夜色和天冷,清辉放月寒。
溪梅初一二,著意为渠看。

方池十亩尽荷花,胜赏应怜此地奢。岸影涨红疑烈火,水光回映想流霞。

清能拔俗因风远,色不因人带日斜。解道禅心无住著,轻芳送入野人家。

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身上艺能无不通,
就中草圣最天纵。有时兴酣发神机,抽毫点墨纵横挥。
风声吼烈随手起,龙蛇迸落空壁飞。连拂数行势不绝,
藤悬查蹙生奇节。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萦毫发。
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用阵图。狂来纸尽势不尽,
投笔抗声连叫呼。信知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
行路谈君口不容,满堂观者空绝倒。所恨时人多笑声,
唯知贱实翻贵名。观尔向来三五字,颠奇何谢张先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