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山河是如此的雄伟壮丽,露珠点点,微风轻拂,顿感微微寒意。托人传话给月亮,能否借我镜子让我看清这月下美景。那深谷中的鱼龙凄戚长鸣久久不绝,倒映在水面上的星辰也随着微波摇动,海面上水雾弥漫黑夜漫长。远远望去,月光下那紫金山上的建筑犹如银阙晶宫。
以飞霞为玉佩,头戴高冠,遗世独立俯视这人间大地。月光如冰雪般洁白,照耀的大地明亮透澈,那万里之外的景物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回首遥望那海上三神山,仿佛群仙都在对我笑,邀我与他们同游。乘着那鸾鸟驾驶由凤羽为车盖的马车,挥挥手扬长而去。
注释
江山:借指国家的疆土、政权。
自雄:自豪;自以为了不起。
风露:风和露。
高寒:指月光;月亮。
寄声:托人传话。
月姊:原指传说中的月中仙子、月宫、嫦娥,借指月亮。
玉鉴:镜的美称。
中看:好看;顺眼。
幽壑:深谷;深渊。
鱼龙: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
悲啸:凄戚长鸣。
倒影:物体倒映于水中。
星辰:指列星。
摇动:摇摆,晃动。
海气: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雾气。
夜漫漫:黑夜漫长。比喻苦难岁月。
白银:即银。金属的一种。古代也用作通货。
紫金山:山名。一称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市区东。
独立:孤立无所依傍。
霞佩:亦作“霞佩”。仙女的饰物。借指仙女。
切云冠:高冠名。
眇(miǎo)视:仔细观看。
毫端: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
回首:回头;回头看。
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闻道:听说。
挥手:挥动手臂。表示告别。
从此:从此时或此地起。
翳(yì)凤:本谓以凤羽为车盖,后用为乘凤之意。
骖(cān)鸾:谓仙人驾驭鸾鸟云游。

赏析一

  金山在江苏镇江。宋时原本矗立在长江之中,后经泥沙冲合,遂与南岸毗连。山上之金山寺为著名古刹。作者在乾道三年(1167)三月中旬,舟过金山,登临山寺,夜观月色,江水平静,月色皎洁,如同白昼,此情此景,诗人心中生起无限的遐想和情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篇。

  词的上阕描写雄丽的长江夜景。“江山自雄丽”二句,既写出江山雄伟、壮阔的气势,又点明夜间登临时的风露与春寒的感觉。“寄声月姊”二句,运笔不凡。“玉鉴”,指玉镜。词人置身于雄丽金山之中,驰骋着奇幻的想象:他对月倾吐心声;欲借用她那珍贵的玉镜来了望这美妙的景色。“幽壑鱼龙”三句,承上意而具体描绘登山寺所见的各种景象。也许是借助着宝镜的神威吧,词人的视角不仅能看到天上的无数星辰倒影在浩渺的江面上,随着微波摇动,山下的烟雾,一片迷漫,而且还能窥视躲藏在深水沟壑里的鱼龙在张口悲啸。晋书其意。“涌起”二句,由大江转写山景。“白银阙”借指金山寺。《史记·封禅书》说海山三神山“黄金银为宫阙”,《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引作“黄金白银为阙”。苏轼游庐山作《开先漱玉亭》诗云:“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写金山上开先禅院等建筑物在月下的奇妙景象有如仙山上的银阙晶宫,可以参读。“危驻”犹高驻,紫金山指金山。山在江中,寺在山上,亦如水中涌起。

  下阕接前结山上意指,写词人在山头观月的遐想,由自然景象的描写转而抒发富有浪漫气息的感情。“表独立”三句,既是作者对自己的一幅素描画像,又是词人心胸的袒露。“表独立”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句意,表现出词人屹然独立在金山之巅的潇洒出尘的神态。“飞霞佩”,韩愈《调张籍》:“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这是在服饰上来描绘。

  “切云”,古代一种高冠的名称。《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漱冰濯雪”二句,承上进一层抒写自然外景沁入词人内心的感受。作者完全沉浸在如冰雪一样的月光里。感到整个世界是那么广阔洁净,又是那么深高幽远,似乎在万里之外的细微景物也能看得清楚。

  “回首三山何处”三句,由上面不同凡俗的气象转而,引出古代传说中的三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但这里不是李清照《渔家傲》词中“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意象,而是把内心浓郁的感情移进虚拟的物象中,转化成心灵的情致创造出另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词人说:听说神山上的群仙,一个个都在向我打招呼满面笑容地邀我去邀游那缥缈虚幻的世界。

  最后二句分别化用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和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的诗意。借写由不暇骖转化为骖鸾腾飞,登仙而去了。“翳凤”,以凤羽作华盖。“骖鸾”,用鸾鸟来驾车。词中结尾的虚拟与首起的实景,首尾照应,构成一个虚实相合、情景交融的整体。

  陈应行在《于湖先生雅词序》中说:张孝祥“所作长短句凡数百篇,读之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予虽不及识荆,然其潇洒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迈往凌云之气,犹可以想见也。”所谓“非烟火食人辞语”,大体都指这一类词作。但是这首词的艺术构思,独具一格。词人面对如此雄丽的江山、洁白的月色,心物感应由外在的直觉,渐渐地发展到内心的感受,相互渗透,从而创造出一种更为浪漫的飘然欲仙的艺术境界,显示出作者的奇特才气和旷达的心胸。

创作背景

  此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7年(宋孝宗乾道三年)三月中旬,舟过金山时所作。当时张孝祥舟过金山,登临山寺,夜观月色,江水平静,月色皎洁,如同白昼,此情此景,触发起他心中的遐想和情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二

  镇江金山寺是闻名的古刹,唐宋以来吟咏者甚多。北宋梅尧臣的《金山寺》诗:“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绝妙地勾划出宋时金山矗立长江中的雄姿。苏轼在《游金山寺》诗中更以矫健的笔力,描绘江心空旷幽优的晚景。而张孝祥这首词则注入更多超尘的艺术幻觉。

  词的上片描写秋夜壮丽的长江,星空倒映,随波摇动,呈现出一种奇幻的自然景象。起二句直写秋夜江中金山的雄丽,落笔不同凡响。“寄声”二句,更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客观物体以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玉鉴”,即玉镜。“幽壑”三句承上抒写月光映照下所见江面的奇特景色,天上的星星、月亮,倒影水中,随波浮现出形态各异的图象,透过弥漫江面的无边无际的夜雾,仿佛听到潜藏在深水中鱼龙呼啸哀号的声音。“涌起”二句是从上文“倒影星辰”而来。“白银阙”,指月宫。苏轼《开元漱玉亭》诗:“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这里是形容江上涌现的滚滚白浪,在月光下好象一座座仙宫。“紫金山”,此指镇江金山。这种高驻金山的奇景,给人一种似乎写真又是虚幻的艺术感受。

  换头着重抒写作者沉浸美景而飘然出尘的思绪。表,特。这是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的词句。佩,同佩,是佩带的玉饰。切云是一种高冠名。屈原《涉江》:“冠切云之崔嵬”。如果说这三句是外在的描述,那么“漱冰”二句则揭示内心的感受。词人浸沉在如同冰雪那样洁白的月光里,他的目力仿佛能透视万里之外的细微景物。“回首”以下五句,宕开笔力,飘然欲仙。“三山”,我国古代传说海上有三座神山,即方丈、蓬莱、瀛洲。前人将三山融入诗词境界中的并不少见,然而像这首词中所具有的幻觉意识并不多。词人超越常态的构想,充满浪漫色彩。似乎神仙在向他微笑,要他与之同往。结末二句展现乘坐凤羽做的华盖,用鸾鸟来驾车的情景,更富有游仙的意趣。

  此词上片描写雄丽的长江夜景,表现了月下江面的奇幻景色,结拍转写山景;下片接前结山上意脉,写词人在山头观月的遐想,由自然景象的描写转而抒发富有浪漫气息的感情,表现一种游仙的意趣。全词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虚实结合,相辅相成,创造出一种浪漫的艺术境界,显示出作者的奇特才气和旷达心胸。

  陈彦行在《于湖先生雅词序》中说,读张孝祥词作“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予虽不及识荆,然其潇散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迈往凌云之气,犹可想见也。”在这首词中所抒写的潇散出尘、飘然欲仙的情思,不仅显示出作者开阔的心胸和奇特的英气,而且生动地反映了他的词作个性和风貌。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猜你喜欢
借问堤上柳,青青为谁春。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
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蔷薇结旧蔓,夭桃种新红。
伤根桃不死,著架蔓依丛。
要以玩芳物,亦宁负春风。
谁念太行下,移谷学愚公。

澄江色似碧醍醐,万顷烟波际绿芜。只少楼台相掩映,天然图画胜西湖。

有凤衔灵文,栖栖北海湄。临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

飞如摛群星,击若朝霞披。翱翔千仞冈,亦集梧桐枝。

一鸣叶清庙,再鸣中咸池。凄风振大野,青云顾我悲。

世无伶伦耳,谁为度参差。回首顾丹穴,摧藏不可持。

将止帝东园,恐令鶗鴂知。阿閤在万里,哀号乃见疑。

啁啾榆枋间,燕雀相追随。清光蔽白日,何当复来仪。

发舟自东川,行行渺西鹜。返照变湖色,四浸映浮树。

轻风汎广水,低昂浪相互。亦复浸雨零,顷耳遂澄霁。

延杯引丛语,殊莫省修路。遥睇君子居,聊赋停云句。

欲撷汀洲芳,怅然无所遇。

弘略济忠厚,智亦当世务。片辞释国嫌,至谊蔼如故。

相阶属甫陟,奉引蹶而步。何足以蹇人,造物偶其数。

天下多忌讳,首尾一身畏。民人多技巧,奢淫终日炒。

利器转相誇,国家同怨嗟。禁之以法令,盗贼持柯柄。

使我介然知,所戒惟施为。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好之在下,犹不可胜。

好之自我,民胡不应。必也其圣,无欲乃净。生之畜之,万物所命。

塞之闭之,光而不映。修之于身,天下以定。比于赤子,以柔握劲。

至精至和,卒如本性。是谓玄同,亲疏孰竞。闷闷醇醇,不可歌咏。

吾将从其后,与民相左右。根长而蒂久,能取复能守。

嗟兹家国母,是曰乾坤友。

散圣安禅,乌衣白袷,淡宕风流如许。酒旗戏鼓人间世,博得萧然驴背,须眉尘土。

凌轹词坛三十载,写六代兴亡无数。翻墨沈、历落嵚崎,看海奔鲸怒。

谁拂生绡作照,维摩清冷,坐对散花天女。三叠霓裳,一声河满,曲项琵琶金缕。

问英雄红粉,可到相逢断肠处。想歌阑、深卮微劝,银甲春寒,水沉香慢炷。

忠愤忧时切,风云得路先。官箴循吏传,家法棣华篇。

灭虏兵方急,优贤席屡前。如何天不憖,高冢卧苍烟。

檀州军败泲南陷,铁骑西山逼云栈。九门辛苦坐公卿,按兵不动有高监。

玉堂美人胡不平,上书北阙苦论兵。参军新命一朝下,单骑夜出长安城。

是时主将卢司马,独将西兵兵力寡。不教国士死黄沙,别遣参军向城下。

参军不行司马嗔,参军既行军伍陈。北向再拜谢至尊,曰臣象升死国恩。

鼓声阗阗军出垒,司马一呼创者起。三万边兵夜合围,孤军虽胜终斗死。

朝廷颇轻死事功,翻疑讼疏多雷同。司马几受斫棺惨,参军一官成转蓬。

呜呼权臣报复有如此,疆埸谁肯摅孤忠。

双流移棹促,篷底乱山斜。细雨红蕉叶,轻风白葛花。

客行滩路惯,愁对楚江赊。闻道青原近,无由访鹿车。

我不知暑退,但觉衣汗乾。颇怪庭中天,湛然青已宽。

有物叫草根,啾啾自相喧。问知已新秋,大火流金天。

九土变寒暑,正尔事亦繁。静观付一笑,吾事宁相关。

但无筋力健,悠然佳意还。喧喧憎邻里,砧杵乱人眠。

忆帅秦亭二纪馀,当时宾幕盛芙蕖。椎牛共乐毬场宴,倚马常资记室书。

台席久从还绶退,月卿犹滞剖符居。樽前想解留连意,一笑难逢易掺袪。

记得雪晴湖上见,三花两蕊半含春。祗今满树纷如雪,总道徐卿写得真。

如姬寝卧内,班姬坐同车。洪波陪饮帐,林光宴秦馀。

岁暮寒飙及,秋水落芙蕖。子瑕矫后驾,安陵泣前鱼。

贱妾终已矣,君子定焉如。

风起六花飞满檐,倚楼延认远山尖。白生虚室灵襟静,清逼疏梅道气添。

羽驾晓临瑶岛路,犀尘寒隔水晶檐。梁园赋好人争写,健笔凌云信手拈。

一冬风雪出村稀,忽见梅花映酒旗。行过江桥屡回首,无人寄与绍隆师。

座间无客懒衔杯,曳杖阶前自往回。星拱素娥当碧落,叶随青女下苍苔。

愁如篱菊迎秋发,心似炉香傍夜灰。赖有老庄常作伴,一回相对一悠哉。

峭壁插云根,乾坤妙景存。孤松空翠滴,春涧落红喧。

寺古鹤巢树,山深虎守门。时闻长啸起,圆月逗前村。

攀条老泪坠天涯,怅望云端白鹿车。山好几疑身入画,日斜遥指店为家。

缘村桐树垂黄实,绕涧藤梢落紫花。地僻莫嫌迎送少,眼前风景不须赊。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