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感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从军疆场的壮志难酬令人怅惘,只能将对东南形势的忧虑情怀注满诗行。
赋诗抒怀和仗剑抗敌是我平生志愿,如今十五年过去,白白辜负了“狂士”声名。
注释
绝域:隔绝的地域,言其远。此指我国边疆。
惘(wǎng)然:失志的样子。指从军的愿望未能实现。
东南: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当时英、美、葡等国已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漳州(今属厦门)、宁波进行经济掠夺。
词笺(jiān):写诗词的纸,亦可作“诗词”看。笺,古代小幅而极精致的纸。
负:辜负。十五年:诗人于嘉庆十四年(1809)十八岁时成人立志,在北京与被目为“狂士”的著名诗人王昙订为忘年交,当时已在社会上小有名气,从那时到此时,前后正好十五年。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强烈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抒发了忧心国事,尤其是对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列强侵凌的深重忧患,表达了不畏宵小之徒的嘲笑,愿以文才武略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两句,感慨立功边塞之志不能如愿,只得借诗把闲散于东南的满腔幽恨抒发出来。由“绝域从军”即一向关注的西北边疆局势遥遥说起,实指那种“气寒西北何人剑”的经世雄心,可是现实中哪里能寻得这样一个舞台。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甚事”(《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如今不也还是落得“幽恨满词笺”的结局么?那么所谓“幽恨”又何指?诗人尝自陈:“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或者大展雄才,或者远避尘嚣,这是他平生心事之不可割分的两个层面。于是有下文“负尽狂名”的情极之语,郁勃苍凉,令人耸然动容。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在《己亥杂诗》中曾有“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的愤慨,正可作这两句的注脚。立志革新的诗人,本想以“剑”与“箫”这一武一文来实现改革社会的愿望,而今写了一些满纸幽恨的词章,丝毫无助于补偏救弊,岂不是徒具狂名!

  全诗意境雄浑,感情奔放,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公元1823年(道光三年),作者三十二岁。面对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国势,龚自珍忧心如焚。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才武略为国出力。然而,这一年春他第四次参加会试落第,连续的失败使他痛感报国无门便写了这首诗抒发报国志向。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猜你喜欢

归去来兮,归自南荒,又安归?鸿乘时而往来,曾奚喜而奚悲。

曩所恶之莫逃,今虽欢其足追!蹈天运之自然,意造物而良非。

盖有口之必食,亦无形而莫衣。苟所赖之无几,则虽丧其亦微。

吾驾非良,吾行弗奔。心游无垠,足不及门。视之若穷,挹焉则存。

俯仰衡茅,亦有一樽。既饭稻与食肉,抚簟瓢而愧颜。

感乌鹊之夜飞,树三绕而未安。有父兄之遗书,命却扫而闭关。

知物化之如幻,盖舍物而内观。气有习而未忘,痛斯人之不还。

将筑室乎西廛,堂已具而无桓。归去来兮,世无斯人谁与游?

龟自闭于床下,息眇绵乎无求。阅岁月而不移,或有为予深忧。

解刀剑以买牛,拔萧艾以为畴。蓬累而行,捐车舍舟。

独栖栖于图史,或以佞而疑丘。散众说之纠纷,忽冰溃而川流。

曰吾与子二人,取已多其罢休。已矣乎,斯人不朽惟知时,时不我知谁为留?

岁云往矣今何之?天地不吾欺,形影尚可期。相冬廪之亿秭,知春垄之耘耔。

视白首之章,信稚子之书诗。若妍丑之已然,岂复临镜而自疑。

半世儒冠不负予,清时甘分作樵渔。买牛已卖腰间剑,换米从招架上书。

美政共推已守令,侨居浑胜旧乡闾。相从六七青衿子,时咏春风学舞雩。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
监里鬓毛衰飒尽,日边京国信音稀。
虱蝉历历和枝响,雨燕差差掠地飞。
系滞不如商岭叶,解随流水向东归。
俗士得失重,舍龟观朵颐。
六经成市道,驵侩以为师。
吾学淡如水,载行欲安之。
惟有无心子,白云相与期。

我生自幼识艰难,枕席虽温敢自安。安得衾裯无限数,普令天下不忧寒。

曾下元方拜,余先识阿群。辖投怀畅饮,扫榻忆论文。

谊以忘年写,情缘世好殷。佯狂偏爱我,老病却忧君。

一别经芳岁,相思隔暮云。素书犹问候,凶讯忽惊闻。

太息仪型远,谁知著作勤。词章吾友绍,德行里人尊。

印岫舒霞绮,房溪漾縠纹。回瞻游宴处,长怆死生分。

礼欠灵软送,神驰宿草坟。写哀诗满幅,寄侑纸钱焚。

胡女倚芳年,青春最可怜。
纤腰初学柳,媚脸乍窥莲。
留客贻龙镜,当垆拂凤弦。
堪持对明月,三五正婵娟。

手种五色蕉,意待听秋雨。南风扇旱日,破叶萎不举。

霶?未终夕,绿润遽如许。秋色入书帏,已觉青鸾舞。

晓径沾衣湿,登台试屐危。乾坤增壮观,江海得深期。

历乱瑶华吐,纷披玉树枝。精微谁与并?顾陆颇相宜。

联桂坊前君故里,匆匆车过不曾知。逢人相问凭相谢,正是南关大雪时。

琳宫倚虚碧,瑶海含清辉。翩翩花鸟使,日暮云中归。

弱水隔玄圃,三山横翠微。明月为我佩,丹霞为我衣。

天颜觐咫尺,晃朗朝金扉。

王孙爱画心独苦,下笔天机妙今古。
凉风萧萧凉日落,蹇驴载我出林莽。
黄叶打头秋满身,青山对面如故人。
不须觅句灞桥雪,何用旅食京华春。
忆昔玉堂供奉日,一二词臣同夜直。
青绫被冷露华浓,金莲烛残河汉没。
鸡栖树底声喔喔,鹤立螭坳望珠箔。
凫緌散乱不成双,归老林泉有余乐。
临风掩卷老泪落,此画此人那可作。
华屋春将尽,纱窗日易昏。
不知多少恨,相见与君言。

花敛容,柳刷翠。扇薄欲裁纨,佩香思剪蕙。桐英寂寂沉寒波,粉绿猗猗日影多。

六街烟花净如扫,千年古血生青草。

懒将冰萼试红妆,也不随宜传{左虫右葛}黄。
当日琼林消息断,绿衣犹带旧时香。
昭潭深无底,橘洲浅而浮。本欲凌波去,翻为目成留。
愿君稍弭楫,无令贱妾羞。
二八相招携,采菱渡前溪。弱腕随桡起,纤腰向舸低。
自解看花笑,憎闻染竹啼。

舟中不记春将暮,忽见风中有飞絮。巧能投隙入青帘,媚欲依人沾白纻。

漫空舞雪真颠彺,天地明远春茫茫。琼楼玉宇最高处,因风作态随飘扬。

毡铺球转俱无益,雀啄鱼吹供戏剧。儿童欲捉到手难,始终凭藉东风力。

柳花飞尽春江头,春光欲去不可留。污池但有青萍合,烟景凄迷柳线柔。

莫分彼我,彼我无殊。困鱼止泺,病鸟栖芦。逡巡不进泥中履,争得先生一卷书。

鹤发仙人年德尊,大贤之后更多闻。
风流异日窥前辈,议论班班总不群。

雷江。瘴乡。到日官梅放。讼庭无事昼帘张。沉水烟初飏。

醒酒茴香。消食槟榔。缓平湖菱芡想。琴堂。笛床。咏不了,蛮花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