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湖山秋尽作幽期,未觉浮舟菡萏衰。怯酒自怜多病后,强歌还忆少年时。
平芜半绿烟犹接,好菊微黄雨更宜。单父层台在何许,一樽怀古少陵诗。
并湖数亩新疏辟,便有鱼儿作队行。我亦随流浮小艇,晚凉细看縠纹生。
如此头颅唤奈何,蚕丝到老已无多。聊同蚓吹重泉出,敢许蛙鸣两部歌。
自笑桑田容我适,无端铁砚课孙磨。诗书且领清閒福,日月凭他似掷梭。
与子别几辰,经涂不盈旬。弗睹朱颜改,徒想平生人。
宁知安歌日,非君撤瑟晨。已矣余何叹,辍舂哀国均。
亭亭翠柏倚朱栏,云母窗扉逼暮寒。玉德殿前红杏树,数花犹作去年看。
淡云微雨朝鲜使,去鸟归渔交趾才。我是中朝旧供奉,江湖白发首重回。
左徒风节千秋重,湘山峭焉高咏。玉琢精神,兰熏气质,众醉中闲独醒。
丹心自靖,与殷代三仁,后先辉映。若问同时,祗应邹峄可相并。
离骚衣被万古,视风诗小雅,应许骖靳。香草儿时,鸿裁旷代,妙契偏从孤冷。
清芬荐茗,岩洁泉甘,定符贞性。更展遗篇,绿窗娱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