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松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妇女。一天晚上李白借宿在她家,受到主人诚挚的款待。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当时的心情。
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诗人寂寞的情怀。这偏僻的山村里没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欢乐的事情,他所接触的都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这就是三四句所写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秋作,是秋天的劳作。“田家秋作苦”的“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心中的悲苦。秋收季节,本来应该是欢乐的,可是在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农民竟没有一点欢笑。农民白天收割,晚上舂米,邻家妇女舂米的声音,从墙外传来,一声一声,显得十分凄凉。这个“寒”字,十分耐人寻味。它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
五六句写到主人荀媪:“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脚跟上,上半身挺直,叫跪坐。因为李白吃饭时是跪坐在那里,所以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姓荀的女主人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月光明素盘”,是对荀媪手中盛饭的盘子突出地加以描写。盘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光的照射下,这盘菰米饭就像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在那样艰苦的山村里,主人端出这盘雕胡饭,诗人被深深地感动了,最后两句说:“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漂母”用西汉淮阴侯韩信的典故。这里的漂母指荀媪。荀媪这样诚恳地款待李白,使他很过意不去,又无法报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李白再三地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享用她的这一顿美餐。
李白的性格本来是很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桀骜不驯。可是,对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却是如此谦恭,如此诚挚,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可贵品质。
李白的诗以豪迈飘逸著称,但这首诗却没有一点纵放。风格极为朴素自然。诗人用平铺直叙的写法,像在叙述他夜宿山村的过程,谈他的亲切感受,语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是李白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白月明明,青火荧荧,忧来无方。有败砖碎甓,当年碧瓦,残煤冷烛,昔日红墙。
铜沓椒图,绮钱交网,赢得行人叹一场。辘轳畔,凭凤箫吹透,几阵新凉。
无端一梦荒唐。梦应教邹枚缀末行。似朦胧帘外,宫娥阿监,依稀殿上,玉几金床。
忽听鸡鸣,旋催马首,淇水东流划太行。回头望,见驿楼飘渺,苑榭微茫。
片心长是乐清虚,一到莲花喜有馀。柳倚古溪风不断,路迷芳草客来疏。
樽无美酒难浮蚁,手有文竿未食鱼。细草晚天时跃马,红尘无复上衣裾。
燕城客舍经春草,落花如雪閒不扫。故人忽作夜郎行,离心沟水长安道。
与君追逐竞高踪,翩翩矫若双飞龙。春风共载承明笔,晓月同趋长乐钟。
嗟君风度何磊磊,夙昔大名满东海。千言倚马疾如飞,赋成四座腾光彩。
一列金闺法从班,朝朝鸣玉侍天颜。牵裾折槛偶然事,谏草琅琅动九关。
夜郎越巂天南土,万里夷荒开幕府。倚剑秋回七泽云,挂帆夜渡三湘雨。
天书远向百蛮开,辫发番君夹道来。啸咤风雷震山岳,白日罔两何有哉。
金杯红烛月鸣杵,酌酒与君对君语。区区离合安足陈,怀抱平生吾与汝。
春晴日观转愁予,十二河山锦不如。莫诧故林偏得到,吾将走马深嵓居。
北户群山表,南云九域西。君今行欲遍,此意别都迷。
妙句人谁识,前年手自题。绝崖钩象译,悬径摘乌栖。
炎隩通冠冕,边陲重璧圭。礼新尊玺节,名故籍金闺。
劳有恩言切,归无宠数跻。宸心端外见,庙谊肯中稽。
望誉腾青琐,辉光拂紫泥。旌麾深假借,民社载扶携。
猛气排苍鹄,幽思启碧鸡。动应多惬会,行岂强扳提。
皂盖喧童稚,黄堂拜耄倪。天机驯虎兕,帝力及凫鹥。
越厉冬深少,闽烟晚向凄。野人封水竹,郡吏接山溪。
汊碧荷香弱,坡红木实齐。九秋鹏鹗翮,万里骕骦蹄。
导从罗弓矢,登临按鼓鼙。少须《青玉案》,与报《白铜鞮》。
忠信先蛮貊,文章协壁奎。孰云当近服,不遂慰烝黎。
执手关河早,论交岁月暌。物华盈眼乱,春色傍人低。
谢豹空洲隐,王鸠远树啼。国容方整整,旅病转悽悽。
谬忝词垣密,微能官秩卑。从班窥遂霸,浪漫笑山嵇。
何日同樽酒,因风独杖藜。延平宝剑气,旦旦候虹霓。
负笈留三岛,垂纶爱五湖。巫山别神女,东海得麻姑。
春草难忘汝,樱花合笑吾。锦江归不得,只是畏城狐。
一曲笙簧临碧树。闲却了蝉无数。当时应悔,送得春归去。
一声声,还疑被、落花误。怎唤得春回,迷旧路。且复约春心,傍秋住。
弱柳侵帘,袅袅寻飞絮。问画梁间,参差羽。紫霄寒起,可传得、侬幽素。
万种深情,凄凉调,不成诉。曾共玉楼人,移雁柱。弹遍十三弦,泪如雨。
五十年前翰墨林,风流销歇忆人琴。井梧瑟瑟催秋老,池草萋萋积水深。
早诵清芬争继志,难寻旧雨暗惊心。荒亭岑寂私惆怅,野鸟无情送好音。
我过堂前,一翁危坐,凛若明神。看头颅如雪,居若总角;
丰容柔娈,未琢天真。俄报一翁堂下至,俨肃肃,峨冠博带身。
群相羡,是先朝故老,当代完人。
溯源厥惟曰孝,孝子后更有忠臣。叹发肤顶踵,皆君之赐:全归全受,且慰吾亲。
国破君亡何所有?留一发,聊将挽万钧。那知后日,祠坛配祀,俎豆莘莘。

